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2009-02-13 05:32王增龙
天津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乡镇基地劳动

王增龙

加强实践教育,讲求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是我们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靠方法和有效途径。我县实践教育仍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迈出了可喜一步。

一、举全县之力,建设县级教育基地

1985年以来,我们用了20多年时间,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在县城西2公里处,租地500多亩,建立了静海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每年安排10000多名学生到基地学习、军训、劳动、实践,赢得了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广泛支持。我们把基地分为学习参观、军事训练、实践教育、劳动生产、居住生活五大园区,建设了党史教育馆、国防教育馆、历史科学教育馆、静海县史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变化馆、教育史馆和家政室、陶艺馆、书画大厅、器具博览馆、实践长廊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由不愿意来变成不愿意走,家长们由不放心不支持变成既放心又支持。素质教育基地不再是单纯进行劳动教育的场所,而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在这里学生不仅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学习上的进步,还能培养劳动观点,掌握一两门劳动技术,这里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大阵地、大学校。

二、举乡镇之力,建设乡镇级教育基地

我们县有18个乡镇,所管学校120多所。我们开展社区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发挥乡镇优势,建设乡镇教育基地。一是建立学工基地。各个学校所在的乡镇村,都有一定数量、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我们主动和企业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掌握一两门技术,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这样的校企合作单位,我们已发展到300多家。二是建立学农基地。我们在学校所在地的乡镇村,和种田合作社、种田示范户、科技户、农业生产能手、生态农业户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学习、参观、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他们懂得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学到了农民的许多优秀品质、优良习惯,使广大青少年更加热爱家乡,更加热爱农民。三是建立学军基地。由学校所在地的军营、派出所、司法部门与学校共建。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军营、派出所、司法部门参观学习,进行纪律法制教育,并选聘公安司法部门的优秀干部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报告,增强了学生的法纪意识,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四是建立学科学基地。我们和县科委、农村科研所、科技队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定期到科研部门参观学习,聆听专家学者的科研报告,参观科研成果展,坚定了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五是建立社区服务基地。建立“共青团、红领巾一条街”,清扫马路,洗刷墙上污迹,定期组织学生到车站、商店、敬老院等公益单位和孤寡老人家里送温暖做好事,服务社会,服务弱势群体,经考验、得锻炼、长知识、增才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多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三、举学校之力,建立校级实践基地

学校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课堂,建立校级实践基地,是强化学生实践教育的最佳举措。

一是坚持学校“五化”建设。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学校建设全部达到“校舍楼房化,信息网络化,设备现代化,配备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只有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活泼成长创造最佳环境。

二是落实“五个起来”、“十有”建设和绿化标准。落实“五个起来”,就是灯要亮起来,路要硬起来,小品景点建起来,校园绿起来,学校美起来。学校“十有”建设:一有五旗五徽和祖国版图,二有国歌、国际歌宣传栏,三有校徽、校歌、校史、校风、校训,四有文化长廊,五有升旗台,六有读书亭、文化墙,七有园艺小品、景点,八有奇石、名石,九有名人伟人字画、格言,十有永久性标语口号。绿化标准:校外杨柳成行,校内冬青成方,绿地乔木连片,月季飘香。

三是大力推进“3258”工程的实施。我们讲的“3258”工程,“3”是指校校建设校史馆、图书馆、科学艺术馆;“2”是讲学校都要建设图书阅览大厅和音乐大厅;“5”是指学校里的学生社团,即诗刊社、记者社、科技社、书画社、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组织;“8”是指学校里的八个(种)文体队,即鼓乐队、腰鼓队、民乐队、军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田径队、各类球队。

县级、乡镇级、校级三级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活泼成长搭设了平台。我们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各级素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劳动训练、观光野营、开展活动,是使青少年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最有成效的途径。随着县、乡镇、校三级基地的加快建设,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效果显著,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我县的实践教育越办越好,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最为突出的有三大变化: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了,勤奋学习的劲头高涨了,法纪观念大大增强了。

总之,通过实践教育,事业发展了,质量提高了,管理效能加强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了,不仅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强县建设,而且为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起到了保证作用。

(责任编辑张嵘)

猜你喜欢
乡镇基地劳动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我的基地我的连
热爱劳动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