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

2009-02-13 05:32
学生天地·初中 2009年1期
关键词:玉米秆铁轨羊群

小 铁

这次回家,我看到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上又多了些沧桑的痕迹。看到我,父亲流露出无尽的喜悦。他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来“招待”他的儿子。突然,我心里一阵酸楚,平时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回家的次数真是太少了。

父亲小心地询问着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情况,我知道尽管有些东西他并不懂,但是,我还是很认真、很详细地说给他听。他不停地呵呵笑着,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啊!”从小到大,兄妹几个当中,我一直是父亲最放心且最骄傲的一个。

吃过晚饭,我和父亲坐在门前那条废弃了多年的铁轨上,愉快地唠着。父亲津津有味地给我讲述着村里发生的一些趣事。后来,他又说起了我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迹”。一下子,童年的一切又在眼前真真切切地浮现出来。

小时候的我,那真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一帮“坏”小子里,没人敢惹我,我还成了他们的小头头。当然,有时我也会带领他们去做一些让大人们头疼的事,比如上树掏鸟蛋摔折了小同伴的胳膊,在玉米地里“打游击”踩坏了农民伯伯的地,去坝上的蓄水池里学“狗刨”被水呛得差点丢了小命……总之,凡是力所能及的事几乎都做了,力不能及的事也都试过了。对于我的这些“壮举”,父亲总是最后的知情人。有时候,也有人告“黑状”给父亲,我就免不了挨一顿棍子。父亲最常说的话是带着大家不要干坏事、不要到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要欺负别人,偶尔也会说不要被别人欺负。

那时候,我只害怕父亲一个人。与其说怕,不如说是敬畏。母亲从我五岁时开始患病,勉强只能照顾自己,但是不能承受任何精神负担。四个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五岁,还有一个病妻,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而父亲瘦弱的肩上却稳稳地挑起了这个重担,我从来没从父亲的口里听见过一个“累”字。童年的回忆里也有酸涩,但是,一切都有父亲在,我仍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去享受童年的乐趣。

直到十一岁那年,有一天,一大早我就赶着家里的羊群到七八里地外的谷子地里驱麻雀。天黑之后,我赶着羊群回到家,家里来了好多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我把羊圈好,来到屋里。父亲很虚弱地躺在炕上,亲戚中的叔伯们全在屋里。他们告诉我:“你父亲病重!”这几个字犹如晴天霹雳。我顿时僵在那里,头脑一片空白。但是,我没有哭,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肩上沉沉的。

第二天,我赶着家里的驴车去磨面。上百斤的粮食,任我怎么努力也装不到车上。我浑身湿透了,脸上满是水,不知道那究竟是汗水还是泪水。当我想尽一切办法,把粮食弄到车上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现在是家里的男子汉!当我为家里磨来面时,父亲流泪了。这是我第一次见父亲哭。他说:“男儿不吃十年闲饭,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也许是父亲实在不忍心丢下我们,也许是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父亲的这一次生病,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

再后来,十四岁那年,父亲又一次病倒。父亲虽然很瘦弱,但是身体还算强健,他是让没日没夜的劳作给累垮了。大家都说,即使是块钢也会弯的,何况是人呢!那次正赶上秋收后的收尾工作。玉米已经全部收到家了,马上要浇冬水,但是玉米秆还在地里长着,必须把它们全都刨出来才能浇水。父亲躺在炕上,无奈地叹着气。我们当时上学每周是五天半。周五放学,我来到地边,咬咬牙告诉自己:必须用这仅有的一天半时间刨完这两亩二分地的全部玉米秆。我如期做完了。看着我两只手上满满的血泡,父亲的眼里又一次噙满泪水。可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我已经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和我一起干活的一位伯伯,也算是个庄稼好手,用了四天的时间才干完和我同样的活。

在我们那个有四五千户人家的村子里,我被称赞为最能干的孩子。

对于我的学习,记忆中父亲只在中考前对我说过一句话:“考上你轻松,考不上我轻松。”父亲的话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哲理,但是,这句话的含义我懂,所以,我跳出了农门。

上大学期间,我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卖过运动鞋、钢笔、家里的农产品等等,那仅仅是想为自己赚一点小钱,为父亲减轻一些负担。

现在想来,这些并不是痛苦的回忆,相反,我感激生活,感激父亲,他让我体会到了勤劳节俭的生活真谛,练就了我健康的体魄与经受挫折的勇气,而且给予了我很多最美好的品质:正直、善良、讲理、勇敢、承受、责任心……

转过头,看看身旁的父亲,他看上去是那样的单薄,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精神头。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我们的父子关系就如这脚下的两根铁轨一样相辅相成,永不改变,在时光隧道里留下深深的轨迹。

猜你喜欢
玉米秆铁轨羊群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城里的羊群
基于图像识别的田间玉米秆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玉米秆小制作
——时装模特
玉米秆书法赏析
玉米秆书法赏析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