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009-02-16 04:57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零售企业竞争力

赵 丽 付 华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零售及零售企业的定义出发,对国内学者关于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这些研究集中在六个角度:产业竞争力角度、企业能力角度、企业资源与能力结合的角度、商业流程角度、顾客需求与顾客价值角度、比较优势角度。

关键词:零售企业 竞争力 测量指标

零售是指将产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供其个人或家庭使用,从而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黄梓芝,1998)。零售企业是指将产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供其使用的一种商业企业,是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分销渠道的最终业务环节。零售企业从事的活动是把产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增加。具体包括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分装货物、保有存货和提供服务。零售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下游,专注于产品的渠道和服务,与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测量指标相比,不涉及生产环节。国内学者对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从以下六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从产业竞争力角度研究零售企业竞争力

一是以岳中刚(2005)为代表,借鉴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零售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将该指标体系运用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零售产业的评价与分析。二是以马惠(2006)为代表从产业竞争力理论角度把零售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四部分:产业规模指标、产业增长指标、产业效益指标和产业生态指标(见表2),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零售业的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从企业能力角度研究零售企业竞争力

张秋白(2001)认为构成零售企业竞争力的企业能力有五个方面:主营技术能力、流程控制能力、管理能力、营销服务能力、企业文化能力。王桂银(2007)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特点和构成,论述了零售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顾客占有能力、价值链整合能力、财务运作能力、营销技术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自有品牌能力 7 个方面。同时,基于容易量化的指标,论文选取了 4 个财务指标体系以反映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见表3);通过因子分析法,基于财务指标对我国30个上市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从企业资源与能力结合的角度研究零售企业竞争力

邵一鸣、钱敏(2003)提出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评价模型包含五部分:市场占有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见图1),但并未通过数据证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但并未给出详细的数据计算过程。

与之相似,刘晓斌(2005)从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等方面评价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外显竞争力如营销竞争力、品牌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内在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的改善能力,是指不断地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的能力,如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制度竞争力是指建立前两者能力的能力,如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见表4)。

祝波、吕文俊(2002)从企业的基本资源状况、经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文化亲和力等方面评价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并建立了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外在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和内在实质性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但这个指标体系并没有加以证明。文中虽然给出了模糊判断方法的理论模型,但没有数据计算过程。

从商业流程角度研究零售企业竞争力

在深入研究有关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张东风、杜纲( 2005)结合现代零售企业的特点,吸收了“供应链”和“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四流评价体系”, 从企业的价值流、服务流、零售物流、管理流方面评价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并依此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见表5)。然而,该指标体系没有加以证明,给出了层次分析法应用的步骤,并没有实例数据计算。

从顾客需求与顾客价值角度研究零售企业竞争力

谢守祥、沈正舜(2004)认为:满足顾客需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零售企业竞争力来源于对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创造过程。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邹鹏(2006)认为零售企业经营成功的标志是持续获得顾客的支持和认同,这就需要企业具有卓越的市场运作能力、规范的系统制度能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坚实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其中,市场运作能力是指零售企业在特定目标市场上,通过一系列外部活动提升产品/服务的市场价值,其核心是零售组合,具体包括店址、商品、服务、价格、沟通和购物环境。系统制度能力是决定零售企业业务能力和战略方向的关键,由企业组织文化、零售技术和管理手段组成。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转变为企业竞争力的孵化器,包括元素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在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建立无缝连接,提高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效率,增强竞争力。

卜繁茂(2006)认为零售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进行商品流通、以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价值链的构成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与生产企业不同,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服务特性。零售企业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服务而不是产品上,为顾客创造的价值也更多的表现在交付时间、便利性、信心、安全及价格上;知识性。零售企业的组织中隐含的知识性更强,对零售组织的学习性要求更高,所需的培育时间往往也更长;差异性。零售企业具有多样化业态,企业间的竞争力有较大差异,实际构建会更复杂。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营销体系、采购体系、配送体系、管理水平等方面,其构成要素有快速扩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销技术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品牌价值能力和人才聚集能力等。

从比较优势角度研究零售企业竞争力

杨扬(2005)从数量、规模、布局、业态等多方面对我国零售企业现状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分析了国内外零售企业发展总体状况;并在对中外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策略。Michael Levy和BartonAWeitz(2000)认为:对零售企业来说,建立长远的竞争优势取决于5个因素:顾客忠诚,商店选址,与供应商关系,信息管理与分销系统,低成本经营。这5个因素考虑周到就可以建立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能给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就是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获得顾客忠诚度的能力,与供应商深入合作的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发现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评价既要考虑企业的外部因素,如产业发展态势、宏观政策、竞争对手状况等,也要考虑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资源、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获利能力、服务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岳中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6(2)

2.马惠.河南零售业竞争力实证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3.张秋白.如何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猜你喜欢
零售企业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模式探究
日本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