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及发展战略初探

2009-02-16 04:57王占祥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化

王占祥 邢 星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工业化过程是动态、渐进的,可以按人均国民收入、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霍夫曼比例等标准再分成若干阶段。本文考虑到东北地区工业化的特殊性以及东北经济发展的现时状况,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后得出:辽宁省处于工业化后期,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关键词:东北地区 工业化 发展阶段

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对于明确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和进程,把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着力点至关重要。从生产工具角度看,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逐步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过程。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工业化是资源配置的主要领域由农业转向工业的过程。从产出结构看,工业化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劳动生产率、国民经济结构、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渐发生变化的动态长期过程。

本世纪初,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以及我国理论界,基本上一致确认我国工业化发展已进入中级阶段,我国东部一些省份也相继做出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甚至是高级阶段的自我评价。如何正确判断东北地区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客观认识不同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是正确地选择今后一段时期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着力点,是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的前提。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或发展阶段有多种理论和指标,不同的学者由于依据的理论和标准不同,往往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我们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律还归纳了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人均GDP 水平的一般关系(见表1)。

(二)钱纳里规律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34个准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时间上看都会有序地经过六个阶段,从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的升级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来推动的(见表2)。因此一般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从时间上来考察,通常会有经过六个阶段的规律运动。

(三)霍夫曼系数

霍夫曼利用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即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进行,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不断下降。这个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称为“霍夫曼系数”。当霍夫曼系数在2.5-5.0之间时,表示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在1.0-2.5之间时,表示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在0.5-1.0之间时,表示处于工业化的第三阶段;在1.0以下时表示处于工业化的第四阶段。

(四)罗斯托理论

罗斯托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旧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使命一旦完成,就要发生主导产业的更替。旧主导产业的衰退和新主导产业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结构成长的不同阶段,罗斯托认定纺织工业是“起飞”阶段的古典式主导产业,钢铁、电力、煤炭、通用机械、化肥工业是成熟阶段的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是高额消费阶段的主导产业(见表3)。

(五)以消费结构为主要参照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其变化趋势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见表4)。

东北地区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判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如何判断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争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特别是工业比重偏高而服务业比重偏低,导致使用不同指标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在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分析与判断是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考察的,因而最终的结论差别不是很大。东北三省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从人均指标来看,东北三省都处于全国的中上游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重工业所占比重明显偏大。本文参照以上5 种判别标准分别对东北三省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参照配第—克拉克定律。根据东北三省2005年人均GDP,东北三省都处于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的阶段,其中辽宁省更接近于第四阶段,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更接近第三阶段(见表5)。根据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情况,可以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

参照钱纳里规律。按照2000年的标准,辽宁省已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后期,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

参照霍夫曼系数。由于我国的统计年鉴中没有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这两项,因此,以轻工业代替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重工业代替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计算霍夫曼系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的霍夫曼系数都远小于1,说明东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第四阶段。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在于:首先我国建国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方针,并且东北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其次,在国际通用产业部门划分中,采掘业被划入第一产业,而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中将采掘业列入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我国重工业产值比重。

参照罗斯托理论。2005年东北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5.4%,其中辽宁为52.9%,吉林为48.5%,黑龙江为32.6%。根据10%-20%的投资比例判断,东北三省都早已超越了经济起飞阶段。而根据罗斯托理论判断,中国早在1952年就进入了起飞阶段。

参照恩格尔系数。按照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东北三省都与1001-4000美元的GDP相对应,表明其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按照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辽宁省和吉林省与1000美元以下的人均GDP相对应,黑龙江省与1001-4000美元的GDP相对应,表明辽宁和吉林还处于工业化初期,而黑龙江已步入工业化中期(见表6)。

东北地区发展战略选择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建立现代工业体系。首先要解决工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依然存在高度趋同现象,直接导致许多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和生产力过剩的情况。其次要提高工业企业的深加工度,一个地区的产业链条是随加工程度的加深而延长的。

重振重化工业优势,实现“再工业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正处于由传统的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重型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作为东北的基础产业,无疑具有很大优势。

实现老工业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今后一段时期,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好、机械加工能力很强,其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人才优势。可以考虑以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确立新的主导产业部门,带动关联性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发展已有良好的基础,但服务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点,依托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尤其是鼓励外商投资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大连等城市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从而以服务业层次的提升有效带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城市化步伐,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环境。要迅速改变东北地区城市化数量水平较高质量水平不高、城市职能单一、布局不合理、集散功能弱的现状,建设一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体系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2)

2.陈敬辉.福建工业化的演进过程和阶段分析[J].发展研究,2004,(5)

3.吴林海,曹炳汝.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学海,2004,(2)

4.罗文.湖南工业结构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2)

5.刘幸.黑龙江省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及发展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3,(4)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化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