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妒汤

2009-02-16 09:51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
中外书摘 2009年2期
关键词:王道士方子林黛玉

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

大观园里美女如云,时间长了,彼此之间难免生出相互攀比妒忌之心。而说到心眼儿小,大部分人第一个想起的多半就是多愁多病的“林妹妹”了。

且说一日宝玉从宝钗屋里出来来到黛玉处,黛玉就发难了:“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来了。……好没意思的话,你去不去关我什么事,我又没让你替我解闷,也许你从此以后不理我了呢……”

林妹妹的这般无理取闹似的妒忌,连深深眷恋她的宝哥哥都难免不堪其扰。其实,大观园里像这样的嫉妒,又何止出现在林黛玉一个人的身上呢?比如后来的夏金桂,深深以折磨香菱为乐。在《红楼梦》通行本第八十回里,宝玉陪着贾母去天齐庙烧香还愿,听说有一个人称“王一贴”的道士,专治疑难杂症,一帖下去,药到病除,很有些本事。一直以来就不忍夏金桂对香菱折磨,却又苦于无法插手的宝玉顾不得病急乱投医,赶紧让人把这个道士找了来。

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王一贴听说,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贴妒的膏药倒没贴过,倒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众所周知,所谓“妒忌”,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情感,什么药能治疗这看不清摸不着的心病呢?王道士偏偏说有,而且还打了保票,怎么看也是逗公子哥儿开心的胡说八道了。在小说中,这一回的回目就叫作“王道士胡诌妒妇方”,连作者都说他是“胡诌”,人们也只当是个笑谈罢了。但是,医学专家却认为,其实这里面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妨先看看王道士的“疗妒汤”里究竟都有些什么。

王一贴道:“这叫作‘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了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

原来这所谓的“疗妒药”,不过就是一碗水果汤而已。可是,恐怕连王道士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疗妒的功效还恰恰就在这些简单的水果冰糖里。

这里首先就要说到中医的一个观点了。中医认为,体质和身体健康状况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的性格、情绪等心理情感层面。反之,如果能将人体调整到一个较好的健康平衡状态,那么对于性格也就能起到一定的调整改善作用了。

虽然这药是宝玉给薛蟠所娶的夏金桂求的,但推而广之,如果这药管用的话,那对林黛玉也一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在中医看来,林黛玉的妒忌就是来源于身体原因的典型。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认为,根据书中描述,黛玉心细如发,多愁善感,有时候表现出来就是多疑虑善猜忌。这个情绪的变化实际上是跟她的身体状况有关的。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黛玉打小身体就不好,“会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吃药了”,书里形容林黛玉是“弱柳扶风”,身体瘦削,姿态娇弱,除此更是常常咳嗽,面上时有潮红,直至病重咯血。由此,很多医家都分析她应该是个肺结核患者,中医将这种状况看作是阴虚火旺的体质。通常,人若是阴虚则往往容易出现无名火、心烦等状况。

这样看来,林黛玉动不动就妒忌,看似性格不好小心眼,其实追根究底还是身体的问题。那么,王道士顺口玩笑诌出的那“甜丝丝”横竖“不伤人”的疗妒汤又如何能治好她这个毛病呢?

所谓“疗妒汤”,主料就是梨,而梨能滋阴养肺,正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所在之肺经,调理阴虚火旺之症。在辅料上,与家常见到的“秋梨汤”相比,王道士开出的方子只多出了一道陈皮。而这陈皮,恰恰是这红楼药膳的独到之处了。

梨虽然是好东西,可是如果长期食用的话,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多的“湿”,表现出来就是面容多油、晦暗无光泽,甚至眼圈发黑。而陈皮具有理气、健脾、去湿的功效,以陈皮反佐梨,就可以保证肌肤娇嫩而无助湿之虞了。

原来,疗妒汤不光能养阴润肺,还有养颜润肤之功。只可惜,人们都以为王道士真的只是信口胡诌而一笑了之,反倒没人验证过它的功效了。

猜你喜欢
王道士方子林黛玉
王道士的笑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雪打灯
何以归罪王道士?
健商
“贪心”的孩子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国之不幸,庶民何辜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