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椒11号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

2009-02-21 08:49赵香梅申爱民刘冬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定植田间管理

赵香梅 申爱民 刘冬霞

摘要总结了郑椒11号辣椒的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期安排、培育壮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以期指导该品种在全国各地更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郑椒11号;春早熟栽培;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64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053-01

郑椒11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求选育出的一大果型黄皮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2008年12月30日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品种鉴定。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颜色亮丽、口感好等特点,适宜保护地春早熟栽培和露地栽培,亦可秋延后栽培。现已示范推广到河南、安徽、山东、陕西、河北等地,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郑椒11号辣椒采用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可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效益。在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地区,郑椒11号辣椒的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可比当地露地条件下提早40d左右,且产量可达75t/hm2左右。现将其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期安排

中原地区多在11~12月温室育苗,于3月中下旬,当大棚内10cm地温在12℃以上,并稳定1周左右时便可定植。其他地区参照当地播期。

2培育壮苗

壮苗的标准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叶片肥厚,已分杈,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株高20cm左右,12~14片真叶,茎短粗,并且大部分现花蕾。

2.1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选种、晒种,再用10%的磷酸三钠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附带的病毒或病菌。消毒后的种子在温水中再浸种8~12h,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捞出控去多余的水分,用湿布包起来,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2次,一般3~4d破嘴,经4~5d后出芽60%~70%时即可选晴暖天气的上午播种。

2.2床土配制及播种

育苗床土可用20%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田园土与40%的腐熟马粪、30%草炭和10%草木灰配制而成,过筛后铺在播种床或育苗盘内。在整理好的苗床或育苗盘内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立即播种。播种后覆0.5~1.0cm厚的细土,然后覆1层地膜,以利保温保墒。从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2℃,不能低于12℃。出齐苗后白天温度23~25℃,夜间16~18℃。播后至分苗一般不浇水。

2.3分苗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于分苗床、营养土方或营养钵中,苗距为8cm×8cm。营养土中腐熟鸡粪(或马粪)与田土的比例为2∶1,营养土中加入尿素300g/m3,过磷酸钙3kg/m3。分苗前3~4d,适当降温炼苗,以利缓苗。分苗前1d要向苗床喷水以利起苗,可选晴天上午分苗。分苗后2~3d内以保温保湿为主,缓苗后及时浇1次缓苗水,白天保持温度28℃左右,夜间18~20℃,7~8d即可缓苗。缓苗后逐渐降低床温,白天26℃左右,夜间16℃左右,以防幼苗徒长。苗期一般不追肥,可视苗情根外追0.2%磷酸二氢钾2~3次,不旱不浇水。

3定植

3.1整地做畦

在入秋前深翻土地任其曝晒和冰冻,充分晒土,杀死病菌,提高地温,春季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施腐熟的大粪和鸡粪混合肥75t/hm2,优质农家肥75~150t/hm2,饼肥1 500~3 000kg/hm2,过磷酸钙750~1 050kg/hm2,磷酸二铵750 kg/hm2,硫酸钾75kg/hm2。将肥料与田土充分混合后做畦,畦高10cm,畦宽1.0~1.2m,上覆地膜。有条件的可在膜下畦中央铺滴灌带,通过膜下灌水和采用滴灌系统,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

3.2炼苗与囤苗

幼苗在定植前10~15d要加强低温锻炼,最低夜温降至10℃左右,不高于15℃,以增加幼苗的抗寒性,为定植入棚做准备。定植前7d,苗床浇透水,按8cm×8cm切成土块,把苗起出,将带有土块的苗子重新排列于苗床中,适当加大苗距,以保持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土块间隙填细土,待土块四周长出新根后定植。

3.3定植

河南地区3月20日前后,当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2~15℃以上时可开始定植。先整平种植地块,按1.1m打线,然后起土做成垄高20~25cm,垄底宽40cm的小高垄,覆盖地膜。每垄栽2行,穴距30~35cm,每穴双株,一般栽5.1~6.0万穴/hm2。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定植,栽种后浇足定植水,并立即扣严棚膜,夜间加盖草苫,保持温度。

4定植后管理

4.1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5~7d内以保温为主,不放风或少放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8~20℃。5~7d缓苗后,适当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夜间15~18℃。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达到11℃以上,白天气温28℃左右时,开始逐渐通风。开花结果期白天保持25~28℃,夜间18~20℃,夜温不能低于15℃,以防因低温造成受精不良。河南地区,在5月中旬前后辣椒进入盛果期,如果棚温高、湿度大、光照差,则不利于开花坐果,易徒长,应注意通风降温。进入6月后,为防止高温危害,应及时拆去裙膜,仅保留顶膜,大棚四周日夜大通风。炎夏时节,在顶棚膜上加盖遮阳网,以遮阳、降温,最高气温可降低4~6℃。

4.2水肥管理

大棚春早熟栽培水分管理的原则是定植初期要勤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定植缓苗后应及时追施1次提苗肥,促进发棵。结果期要肥水勤攻以发挥高产潜力。门椒采收后,每次随水冲施尿素150~225kg/hm2,防止植株早衰。进入盛果期,施复合肥225~300kg/hm2,以后每隔10~15d追1次肥,复合肥和尿素交替使用。同时可结合喷药叶面喷施1%磷酸二氢钾2~3次,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浇水要防止大水漫灌,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以减轻病害的发生蔓延。

4.3植株调整

适时摘除门椒以下的所有侧枝、弱枝及老叶、黄叶、病叶,以避免植株本身营养的不必要损耗,还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用无公害生产标准要求,从种子消毒做起,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中后期主要防治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防治病害常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1.5%植病灵乳剂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和螨类等,可喷施20%杀灭菊酯1 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等,随发生随喷药防治。

6适时采收

门椒和对椒待果实达到商品成熟时,要及早采收上市,以利促进发棵。若采收过晚,植株以后开花质量降低,结实率下降。中后期果在果实充分膨大、果肉变硬、果皮发亮、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再摘,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7参考文献

[1] 马宾生,王立浩.我国北方地区辣椒日光温室育苗技术要点[J].辣椒杂志,2005(2):28-29.

[2] 杨凤梅,薛庆华.北方春季保护地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辣椒杂志,2007(4):23.

[3] 李志仪,虎治科,赵波.亨椒1号辣椒大棚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73.

[4] 刘辉,陈静.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 56.

[5] 翟洪民.棚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8(3):12-14.

猜你喜欢
定植田间管理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抢种暮春
试析大樱桃丰产园建园技术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