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栽培技术

2009-02-21 08:49鲍国琴冯乃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

鲍国琴 冯乃华

摘要介绍了无花果的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果、采收等内容,以期为无花果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无花果;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077-01

无花果是世界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之一,果实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无花果具有补气、健脾、润肠、止血、下乳等保健作用,可医治干咳、食欲不振、防癌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之功能。此外,无花果病虫害少,对土壤适应性广,栽培管理容易,叶大色绿,姿态优美,可作为绿化及庭院树种。无花果结果习性与柿、葡萄等类似,都在当年的新梢上结果。无花果的新梢几乎都可以成为结果母枝,但只有生长充实的枝条才是优良的结果母枝。无花果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能耐旱,怕水涝,喜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但对其他土壤适应性也较强,能在重灰质土、酸性红壤及冲积黏土里正常生长。现将无花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育苗

无花果一般用无性繁殖,可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扦插繁殖,无花果容易生根,扦插成活率高,采用硬枝扦插或绿枝扦插都容易成活。通常在秋季落叶后剪取组织充实的一年生枝条,剪成25cm左右,每50~100条捆成一扎,埋土越冬。第2年春再剪成10~20cm插入土中,留1~2个芽露出土面。扦插床以湿润肥沃为宜。在生长期间,也可用绿枝扦插,成活率也较高。

2果园建立

选择风小有水源、土层松厚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中性园地及交通方便的地区栽植。无花果栽植距离取决于品种、土壤、排水灌水条件以及整形修剪等。在栽培条件较好的地方,栽植距离一般5~7m或6~8m,树势旺、树冠大的品种,密度可适度减少;树势中等偏弱,栽植距离可为3~4m。无花果结果早,可进行计划密植,苗木定植可在晚秋或早春。但因无花果发根要求温度较高(9~10℃),所以春季栽植效果较好。在气候温暖地区的盐碱地栽培,在落叶后的秋季定植,根系生长良好。无花果忌地现象明显,一般不在当年刚废除的园中种植或改植。

3土肥水管理

3.1土壤改良

无花果根系浅,栽植密度大,深耕容易伤根过多,在土壤排水条件好的情况下,可进行部分土壤深耕,结合使用基肥,断根后促发新根生长。可采用培土、增厚土层的方法,把畦间道路上的土挖到畦面上,增加土层的厚度,这对恢复树势效果特别明显。无花果生长期对钙吸收量大,因而在果园施用基肥之前,可用石灰改土,增加土壤的钙含量,一般石灰用量为1 000kg/hm2;在酸性土壤中石灰用量相应增加,基肥用农家肥,以骨粉、菜籽饼等含钙物质为好。

3.2排水与灌水

无花果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多,不但叶片生长,而且地上、地下部生长都需要水,但土壤含水量不能过高,因而排水问题在无花果果园管理中显得非常重要。一般采用暗渠排水效果最佳。当地表水分过多,可采用明沟排水,而水稻田改造园可利用畦间通道排水。在夏季干旱季节,叶表面蒸发水分多,当土壤水分供不应求时,叶面无法补充水分,会产生旱害,新梢生长缓慢,甚至造成早期落叶,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树势衰弱。即使在保水力强、土层深厚的果园,处于高温干旱期,灌水也十分重要。沙质土壤的水稻田改造园,由于土层浅,灌水量不能太多,但灌水次数要增加,如有条件,在干旱季节5~7d灌1次水。灌溉方法主要取决于地面条件,可采用漫灌、沟灌,也可采用滴灌和低喷灌。在成熟期水分不能多,否则会降低含糖量,造成裂果。

3.3施肥

无花果应注意肥料的种类及不同使用期的数量,主要包括基肥和追肥两大类。基肥1年施1次,要求在秋末冬初施用,一般果树所需50%的氮肥随基肥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肥效长,且有大量元素,也含有树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对果实品质的提高有利。无花果施基肥一般采用条沟施肥。条沟宽30cm,深30~50cm,把堆肥和其他肥料混合施,并结合石灰,留一部分基肥撒于地面,翻入浅层土壤。基肥的施用量根据树的生长年龄不同,施用量不同。幼树每株施氮50~70g、磷80~100g、钾40~60g,成年树施入氮90~120kg/hm2、磷120~150kg/hm2、钾60kg/hm2。如果树体生长势弱,可增加肥料,恢复树势。追肥次数应根据果树生长状况或生长发育期对肥料的需求而定,1年最多可达7~8次。无花果在果实发育期对氮肥、钾肥、钙肥的需量大,此时补充肥料应注意补充氮、钾、钙肥。追肥一般是在早春春梢旺盛生长前,春夏果及秋果果实迅速膨大期前为宜。在采收期间追肥易造成果实开裂,可用颗粒肥以减少裂果数量,或用0.5%~1.0%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根外追肥,以达到增大果实和减少裂果数量的作用。

4整形修剪

无花果发枝力弱,树冠骨干枝不多,一般以轻剪为主,对下垂枝、干枯枝、徒长枝加以疏除,对生长旺盛的枝条可采用夏季摘心、短截等措施,促进发生侧枝,及早形成树冠,扩大结果范围。无花果剪口愈合力弱,常在伤口附近出现干

(下转第79页)

(上接第77页)

枯枝,因而在修剪大枝时要注意留桩,并对伤口进行涂蜡、涂油灰等加以保护。无花果树形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

果习性、栽培方式和目的来选择,常用的树形有丛状形、杯状形、开心形、一字形和x形等。丛状形无主枝,树冠矮小,枝条丛生状,幼树的结果母枝都从基部发生,以代替或更新已经结果的老枝条。成年树应保持3~5根结果母枝,但结果母枝部位要低,以控制树高。该树形适合风大或保护地栽培,适用于发枝旺、枝量多、抗寒性弱、对光照要求不严的品种。开心形一般为3个主枝,幼树栽植后留0.4cm处定干,选3个健壮的新梢为主枝,然后按自然形修剪。该树形成型快,体积大,结果部位在离地面60~150cm范围内,树冠通风,光照条件好,适用夏秋果兼用类型的品种,但不抗风。一字形只有2个主枝,类似葡萄篱架,适用于保护地栽培。主干高40cm左右,主枝呈水平状态,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母枝,修剪时结果母枝上留1~2节反复回缩修剪,此树形结果母枝高度在同一平面,使下部光照差,下部成熟早的果实着实差。此树形适于较低节位开始结果的品种。

5保果

普通无花果类群落果方面原因较多,大体有4个方面:土壤比较干旱,不能为树体提供充足的水分,果实未熟失水干缩旱落;土壤积水过多,根系吸收困难,吸收受到抑制,引起生理干旱,落果和落叶;根部的根系受到害虫侵害,削弱根系吸收能力,引起生理落果;秋季气温下降,果实成熟推迟,引起生理落果。防止落果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土壤干旱要加强灌溉,积水过多要注意排水,有虫害要防治地下害虫。当因为气温下降引起落果时,可以喷生长激素防止落果,一般采用10mg/kg的2,4,5-T溶液在果实生长期喷,这不仅可以防止落果,还可以刺激单性结实和促进果实成熟,增加果实甜度,改善果实品质。

6采收

无花果采收期,同一树冠同一枝条上的果实成熟期也有差异。保护地栽培的无花果用乙烯利处理可提早成熟。无花果适于分期采收,当无花果充分成熟时,果顶的孔口渐渐裂开,果皮上网纹清晰可见,此时采收的果实风味最佳,宜于鲜食。但充分成熟的无花果不宜贮藏,易腐烂败坏,如需外运提前几天采收。无花果采收一般在干燥的晴天进行,用手摘,最好戴手套摘果,防止果实或枝叶上的白色乳汁使皮肤发痒、手指变黑。采收时手掌托果实,手指轻压果梗折断取下,用竹筛盛放,果柄向下并排于筛中,然后运往包装或加工场所。包装容器宜用容量为10~15kg的条筐或竹筐。

7参考文献

[1] 夏春森.果树保护地栽培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徐长宝.果树栽培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