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校园绿化植物配置

2009-02-21 08:49刘柏炎傅雨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要求原则

刘柏炎 傅雨露

摘要中小学校园建设已成为评价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小学校园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了探讨,以供各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和校园绿化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要求

中图分类号S7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090-01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创造了环境,而环境又改变了人。实践证明,融生态美、艺术美、科学美和社会内容美于一体的校园绿化环境,对师生具有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师生对学校产生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师生奋发向上、孜孜求学、爱国爱校的精神,引导师生的思想行为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同时又约束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倾向,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当前,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极为重视,大幅增加投入,加强学校建设。在学校的改建、扩建、迁建和新建中,校园绿化普遍得到重视。但也有部分学校,由于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导致绿化景观质量较差,未能真正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笔者现就中小学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谈谈看法,仅作探讨。

1中小学校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科学规划原则。要创造一个高品位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和资金的保证,关键还要有科学的规划。尤其是在新建、扩建校园中,校园绿化不可能达到“一步成林”的效果,因而在植物配置中更应注重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避免今后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2)绿色生态原则。校园是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其绿化应考虑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气候适宜、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绿色植物不仅能平抑气温,保持空气湿度,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校园内的小气候,而且能阻隔噪音,安定情绪,改善视力,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因此,在校园绿化景观的设计中,应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并坚持用生态学的观点营造植物景观,形成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

(3)适地适树原则。要根据校园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的理化特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树木和花卉进行绿化。因而校园绿化应多采用乡土树种和本地花卉,以提高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取得较理想的绿化效果。

(4) 安全原则。校园安全重于一切。校园内不宜种植多飞毛、多刺、有异味、有毒或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花草树木,如夹竹桃、凌霄、野漆、凤尾兰、黄蝉、络石、醉鱼草、莽草等,它们的花或叶或汁液有毒;又如枸骨、枸桔、花椒、皂荚、十大功劳、板栗、剑麻等,它们的植株或果实多刺。

(5) 美学原则。学校是传播知识、陶冶情操的地方,校园绿化应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可利用丰富的植物,尤其是与中国的诗、书、画等文化形式紧密相连的植物,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梅、兰、竹、菊”四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以及沉淀了深厚文化内涵的树种,如桂花、海棠、玉兰、石榴、迎春等,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品,陶冶学生的性情。另一方面在绿地内设置形状各异,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园林示牌,介绍植物知识,使学生认知自然,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普氛围。

2校园内各区域植物配置的要求

(1) 学校出入口。学校的出入口应是校园绿化的重点,在主道两侧种植绿篱、花灌木及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如海桐、小叶女贞、黄杨、瓜子黄杨、珊瑚树、桂花、石楠、柠檬桉等,使入口主道四季常青;可以开花美丽的乔木间植以常绿灌木。学校大门的绿化要与大门的建筑形式相协调,要多使用常绿花灌木,形成活泼而开朗的门景,大门两侧的花墙,可用不带刺的藤本花木,如紫藤、扶芳藤、金银花、爬山虎、木通、大血藤、葛藤、南蛇藤、常春藤等进行配置;大门外面的绿化应与街景相协调,但又要有学校的特色。大门内可设小型广场,铺设草坪点缀花坛、雕塑、喷泉等。

(2) 主体建筑。主体建筑用地(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的绿化,主要是为了在教学用房周围形成一个安静、清洁、卫生的环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因而在进行校园建筑用房四周的绿化时必须考虑室内的采光和通风问题。在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图书阅览室的南面及北面只能种些小灌木,如小叶黄场、小叶红波、四季青等,并且要定时修剪,使其高度不超过一楼窗户的下沿。离开建筑物8m之外方可栽种少量常绿大乔木如马尾松、香樟、桂花、白玉兰等,且每2株间的距离也不能少于5m,以防止树木枝叶繁茂时遮住室内的光线。在教学用房的东西两面除进出口之外,离墙5m左右可种植高耸的常绿速生乔木以防日晒。同时,为增加绿化的美感,丰富校园的景色,在建筑物正面的门前可铺设广场,两侧可设置花坛、花境,摆放盆景或孤植、对植含笑、银杏、合欢、雪松等较名贵的树种。花坛的造型应秀丽活泼,色调鲜艳多彩,给人以舒适欢快、欣欣向荣的感觉,花坛四周可用花卉材料作边饰或用砖砌和铁制矮栏作边饰,以突出花坛的轮廓,既增添美观又起到保护作用。花境中的植物应以多年生的花卉为主,布置时应考虑高低参差、疏密断续、季相交替,要一年四季都能有花,各种花卉配置应粗放有序,花开成丛,要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色彩的协调。

(下转第94页)

(上接第90页)

(3)主干道路。主干道路两侧可选用香樟、乌桕、广玉兰、国槐、香椿、榔榆、鹅掌楸、梧桐、垂柳、龙柏、柳杉、樱花、圆柏等树种作为行道树,在其下还可种植绿篱及花灌木或设置花境。

(4)体育运动场。体育运动场是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学生在进行室外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从而影响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或阅览室其他师生的教学、实验或阅览。因而运动场地周围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或阻隔噪音的干扰。由于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因此为了避免噪音干扰,在体育运动场和教学用房之间除留出学生出入的适当地方外,其余地方都应群植高大的常绿庇荫乔木,尽量少种灌木。同时,为了减少粉尘污染,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足球场铺设耐践踏的草坪,如结缕草、狗牙根、天鹅绒等。

(5)室外休憩读书区。结合校园的地形地貌,在非建筑用地面积稍大的地方开辟形式多样的小游园,为学生提供休憩、晨读、交流的小尺度空间。三面可用常绿灌木相围,以落叶大乔木遮荫,以免相互干扰。地面用草坪铺装,设置桌、椅、凳。为增加立体感和美感,还应与少量山石小品构成园景或设置花廊,选择紫藤、葡萄、金银花、木通、铁线莲等作为栽种植物,让这些攀援的蔓生植物爬满廊架,花廊可遮荫、休息,赏花观景,装点校园景色。

(6)自然科学园。应依据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规划布置,分别栽种与教材联系较密切的植物。各园地之间应留出道路便于区分和学生出入。各个园地两侧及整个园地四周可种植小灌木作为绿篱,以增加美感。

3参考文献

[1] 张吉娣.谈中小学校园绿化[J].江苏绿化,2001(5):26.

[2] 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 陈子牛,周建洪.对中小学校园绿化的探讨[J].林业建设,2000(2):26-30.

[4] 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 黄东兵.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要求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