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09-02-21 08:49洪银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洪银银

摘要总结了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病毒病、番茄青枯病、番茄白绢病、脐腐病、日烧、畸形果、空洞果、裂果等病害,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番茄主要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33-02

番茄具有喜温、怕霜、喜光、怕热的习性,因而要求温暖少雨的气候条件及充足的光照,不耐霜冻;在过高温度、多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会生长不良,导致病害加重,产量降低。现将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番茄晚疫病

1.1发生特点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幼苗被害时,叶片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片枯死。幼茎出现水渍状缢缩,幼苗折倒并萎蔫。成株期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淡绿色,逐步变褐色。果实上病斑不规则,灰绿色,呈云纹状,出现硬斑,病果质地坚实,不软腐。番茄晚疫病由霉菌侵染所致。病菌只能侵害番茄和马铃薯。当温度在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产生大量孢子囊。因此,气温较低或忽高忽低,雨水多或早晚有雾、露水大时,以及栽种感病品种、氮肥过多、通风不良等易发病。

1.2防治措施

采用改进栽培技术、及时喷药防治等综合措施;一是选用耐病品种;二是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三是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田块,合理密植;四是加强病情调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并立即喷药封锁,对全田普遍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2番茄早疫病

2.1发生特点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初呈暗绿色病斑,水渍状,扩大后成近圆形,有同心轮纹。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该病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气温15℃左右、田间相对湿度在80%时即可发病。当气温达到20~25℃时,遇到多雾或连续阴雨天,田间相对湿度达70%时,病情发展迅速。

2.2防治措施

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二是与非茄果类蔬菜实行3~4年轮作;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高畦深沟栽培;四是发病前喷药预防,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根据病情和天气情况,每7d喷药1次,连续喷4~5次即可。

3番茄叶霉病

3.1发生特点

以叶片发病为主。叶片发病时,叶背初呈椭圆形淡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其后在病斑上产生灰紫色霉层。该病由黄枝孢菌侵染所致,仅危害番茄。在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和病斑的发展。因病菌由空气传播,且有较强的侵染力和致病力,发病后很难根除。

3.2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二是轮作;三是温室消毒,在植株定植前烟熏;四是注意通风,降低湿度,控制灌水;五是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锌6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3~4次。在喷药前可先摘除病叶深埋,以减少病菌传播。

4番茄病毒病

4.1发生特点

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常见的有花叶病、蕨叶病。花叶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X、Y病毒所侵染,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蕨叶病主要是由黄瓜花叶病毒所侵染,叶背的叶脉呈紫色,叶片变厚、变硬,严重时叶片呈线条状,植株变矮,叶片簇生。番茄病毒病是由植株病毒所引起的系统性侵染的病害。土壤和种子均可带毒,田间操作可人为接触传播,蚜虫的迁飞和为害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一般低温时,病毒病不表现症状或症状很轻,当气温达到20℃时,表现出症状,病情加重。

4.2防治措施

目前主要采用以栽种抗病品种、加强肥水栽培管理、防蚜治蚜避免传毒等综合防治措施。

5番茄青枯病

5.1发生特点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苗期不表现症状,坐果初期开始发病,最初病株中午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在气温高和土壤干燥时,2~3d后全株凋萎死亡,但植株仍保持青色。该病由假单胞杆菌侵染所致,属细菌性土传病害。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适宜微酸性土壤,当土壤含水量达到25%时,病菌开始侵入危害。

5.2防治措施

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行轮作,提高栽培技术,酸性土壤可在整地时撒入适量石灰。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灌,适当控制灌水。施肥时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用20%石灰水灌注消毒。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灌根。

6番茄白绢病

6.1 发生特点

植株茎基部初呈暗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其上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多为辐射状。植株下部叶发黄或萎蔫。后期病部可出现菜褐色菌核,潮湿时菌丝扩展到根部周围土壤中,在土表形成菌核。病茎基部腐烂,全株死亡。该病由白绢薄膜草菌侵染所致。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根部、茎基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病菌在高温高湿、通气良好的环境下发育良好,故疏砂壤土发病较重。

6.2防治措施

选用无病田块或与水稻轮作,深耕改良土壤。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病穴灌撒石灰。发病初期在植株基部和周围土表喷药,可用50%代森铵水剂800~1 000倍液,隔7d再喷1次,有一定的防效。

7脐腐病

7.1症状

又称顶腐病。在发病初期,果实顶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最大可达半个果实,病斑向里凹陷,多革质化。但遇雨或湿度较大时,则易引起病菌寄生而腐烂。脐腐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钙的不足而引起的。在氮肥过多、钙不足的情况下最易发生。

7.2防治措施

一是对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至少保持pH值在5.5以上;二是施肥时应适当控制铵态氮的用量;三是尽量避免土壤水分的激烈变化及温度过高;四是可以喷施0.5%~1.0%的氯化钙溶液。

8日烧

8.1症状

也称“日灼”。在高温季节,由于强光的直射,果肩部分温度上升,在高温下部分组织烫伤枯死,呈黄褐色,干缩变硬,略凹陷。

8.2防治措施

一是适当密植;二是摘心时,在果穗上部留2~3片叶,防止后期果实受日灼;三是在绑蔓时将果穗配置在架内叶荫处;四是适当增施有机肥及钾肥,以提高其抗性。

9畸形果

9.1产生原因

番茄在低温、氮肥过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易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植株老化,营养物质形成少,特别是在低温、日照不足的条件下,易形成顶尖的畸形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当或水、肥跟不上也会增加畸形果的产生。

9.2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花期管理,尤其是在第1穗花的花芽分化前后要避免连续遇到10℃以下的低温;二是苗期营养要素要适当配合,防止氮肥过多;三是注意选用不容易发生畸形果的品种;四是掌握好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10空洞果

10.1产生原因

主要是在分化过程中因高温、低温或光照不足以及生长调节剂处理过早产生的。另外,对于需肥量较多的品种,生长后期由于营养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少,也会形成空洞果。

10.2防治措施

一是应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保证果实发育获得充足的营养;二是创造适宜的条件,使花粉发育、授粉、受精正常进行;三是使用生长调节剂应掌握好处理的浓度和时间,如应用PCPA时可加入赤霉素一起使用。

11裂果

11.1症状

番茄果实发育的后期容易发生裂果,一般以大果品种成熟后发生裂果较多。在果实肥大初期,高温、强光及土壤干燥,产生裂果较多。

11.2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抗裂果的品种;二是在结果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三是多雨季节应及时采收。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