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及其综合防治

2009-02-21 08:49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孟 斌

摘要阐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介体昆虫与病害侵染循环,介绍了其识别标准,总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应急预防措施、持续控制措施等,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循环;识别标准;综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37-02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媒介灰飞虱吸毒获毒带毒感染发病而难以控制的病毒病,邳州市2003年零星见病,2007年发生偏重,在新河、八路两镇发生约33.33 hm2,重病田块有6.67hm2,绝收田块有1.33hm2。2008年暴发流行,主要分布于新河、八路、赵墩、运河等镇。其中病株率10%以下田块占60%,病株率10%~20%的田块占15%,病株率20%~50%以下田块占10%,病株率50%~70%以下田块占10%,病株率70%以上田块占5%。综合2008年邳州市越冬代灰飞虱虫量调查以及中长期预测,预计2009年水稻黑条矮缩病仍然潜在大流行趋势,寄主有水稻、常规水稻、大麦、玉米、小米、高粱、看麦娘、早熟禾、稗草等。上述寄主中,稻、麦、看麦娘、罔草、稗草和马塘等是病毒和灰飞虱的共同合适寄主,在田间,病毒均可通过灰飞虱相互辗转传播,互为毒源寄主和被感染寄主。玉米是上述寄主中对该病最为敏感的作物,在田间极易招引灰飞虱成虫取食,但在田间情况下,病玉米作为下一季禾谷作物的侵染源可以忽略不计。

水稻最易感黑条矮缩病的生育期是在苗期,杂交水稻一般最易感病期在一至五叶期,常规稻一般在一至六叶期。据试验,每头灰飞虱带毒虫在二叶一心期可传播6株稻苗,在3~4个分蘖苗上只能传播2.1株稻苗。水稻发病潜育期杂交稻为17~45d,一般为21~28d;常规稻为14~42d,一般14~25d。

1介体昆虫与病害侵染循环

邳州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介体昆虫主要是灰飞虱,灰飞虱在本地一年可发生5~6代,以若虫在大小麦、看麦娘和罔草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在越冬寄主上产卵繁殖第1代若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第1代成虫,时值麦子和寄主杂草衰老,第1代成虫迁到水稻秧田危害传毒,10月上中旬后灰飞虱第5代若虫和第6代早孵化若虫又迁入麦和冬季寄生杂草上越冬。灰飞虱成虫有雌雄和长短翅型之分,若虫有5个龄期。灰飞虱在病毒寄主上以吸汁获毒,获毒效率以2~3龄期最高,获毒时间最短为1h,多数为24h以上;灰飞虱一经获毒能终生间歇传毒,非经卵传递,传毒时间最短为2h,多数在48h以上;灰飞虱从无毒虫获毒到能传毒必须经过一段循回期,一般为14~27d,循回期长短与灰飞虱生存温度高低有关。灰飞虱传毒随病毒种类不同也有其不同特点。灰飞虱吸食条纹叶枯病株的汁液后即终生带毒,且能经卵传递,40个世代后仍具较强传毒能力。

水稻收割后,灰飞虱迁入麦苗及其周围的看麦娘等杂草寄主上越冬,同时将水稻上的病毒传给麦苗和杂草寄主;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随着麦子和寄生杂草的老熟,第1代灰飞虱成虫迁向水稻和玉米田,同时将麦子和杂草寄主上的病毒传给水稻和玉米,成为水稻和玉米发病的初次侵染源;10月上中旬,灰飞虱又迁入麦子和冬季杂草寄主上越冬,同时将晚稻上的病毒又传给麦子和冬季杂草寄主,以此完成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年侵染循环。

2识别标准

2.1幼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叶片短小而刚直,叶鞘被包裹在下叶叶鞘里;而水稻齿叶矮缩病病株发病心叶顶端卷曲,由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呈枯黄,由生长素引起药害发生扭曲畸形,由杂交稻种性不纯引起的变异在幼苗期一般看不出。

2.2分蘖期症状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分蘖增多而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伸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汕优10号在分蘖期感染发病的症状发展过程为:始病叶从新生分蘖出现,初病时心叶破下叶叶鞘慢慢伸出,发病15d后始病蘖心叶和下一叶枕并列,另外分蘖也开始发病;发病21d后数个病稻分蘖开始明显矮缩;发病28d后全株分蘖矮化丛生,每个病蘖上都有2~3个叶枕重叠,叶片短而刚直。在肥水充足条件下,分蘖期初发病株心叶从下叶叶枕呈锥状慢慢抽生,病叶短而刚直;在发病15d时心叶呈螺旋状从下叶叶枕伸出,老病蘖顶部数张叶片重叠。而处于分蘖期的药害病株,所有叶片均质地刚直,心叶扭曲畸形,边缘白化;处于分蘖期的水稻齿叶矮缩病病株除其心叶卷曲外,其下几片病叶叶缘单边碎裂;而杂交稻种性变异株生长都比较正常,一般为株形矮小,叶片宽窄和色条变化等。

2.3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缩丛生,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而刚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而水稻齿叶矮缩病引起的病稻,除出现单边碎叶外,其脉肿细长,出现在剑叶叶鞘及叶背叶脉上,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明显不同。而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病稻,在幼穗分化期受害引起花和穗扭曲畸形;在苗期受害,植株矮化、抽穗延迟而包颈、分桑正常。该病在稗草上的病状和水稻基本相同,即全株分蘖增多,矮化丛生,抽穗迟而小,半埋在叶鞘里。而由除草剂引起的药害也同水稻一样,全株分蘖矮化(分蘖数同健株),叶片刚直,穗颈短缩,在幼穗分化期用药可致花穗和剑叶扭曲畸形,受害轻者可慢慢恢复正常抽穗结实。玉米受除草剂危害后也严重发生矮化,叶片短小而刚直地向四周伸展,雄蕊短缩在叶鞘里,雌蕊矮小。而由水稻黑条矮缩病引起的玉米病株,短小而刚直的叶片向茎秆两侧伸张,病叶背面叶脉上有缝线状断续脉肿条。

3综防措施

3.1应急预防措施

应急预防措施是在病害流行区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丛发病率控制到3%以下的应急防病方法。

3.1.1抓好麦田防治关。黑条矮缩病的感病期主要在分蘖以前的苗期(秧田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故该病的发生流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迁入危害的带毒灰飞虱数量的多少。因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灰飞虱来自前茬作物田中,传毒时间较短,仅需数分钟至数小时,如果有大量的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从前茬作物迁入就会造成防不胜防局面,因此在秧田之前压低灰飞虱种群数量和带毒率很重要。防治上要结合麦田蚜虫防治,选择适当药剂减少灰飞虱虫量基数,减少秧田灰飞虱迁入量和传毒几率,控制及减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

3.1.2抓好种子播种关。一是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根据近几年防治经验,在灰飞虱特大发生的情况下,极易出现防不胜防局面,单纯依靠治虫控病难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所以选用抗(耐)病良种尤为重要。据2008年调查,杂交稻和华粳6号等粳稻发生重。因此,压粳扩籼,选用抗(耐)病籼稻良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控制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二是提倡旱育秧。秧田宜远离病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旱育秧苗老健,灰飞虱不喜好刺吸。提倡有条件的村、组集中统一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集中管理,便于消灭秧田期灰飞虱,减少传毒几率。根据2008年调查,实行旱育秧的本田发生相对较轻。三是及时清除秧田四周杂草。应在播种前做好秧田四周杂草清理工作,同时做好秧田四周作物或杂草上的灰飞虱防治,将传毒灰飞虱杀灭在毒源地,阻断迁移传病。四是适当增加种子用种量。增加秧田单位面积上秧苗数,可减少秧苗感染黑条矮缩病的概率。因此,重病区的杂交稻单位面积在大田常规单位面积用种量的基础上,适当再增加15%~20%。五是做好种子药剂处理。用25%咪鲜胺乳油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在种子催芽露白后进行拌种,按每kg干种子拌10%优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g,直接与种子拌匀即可播种。

3.1.3抓好育秧插秧关。一是加强秧苗期管理。秧苗期应合理平衡施肥,氮肥切不可过量,同时适当控水落黄,严控秧苗过嫩过绿,否则易招诱灰飞虱传毒发病。杂交水稻秧苗“一黄二密”是健身防病的好措施。二是扩大机插秧面积。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储备一定数量的预备秧苗,为应急补救作好准备。

3.1.4抓好治虱防矮关。秧田期和本田期初期的治虱防矮特别重要。一是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应持续做好灰飞虱防治。秧田每隔2~3d防治1次,大田初期防治3~5次,同时应做好秧田及大田四周杂草上的灰飞虱防治。二是选用对口药剂。选用5%锐劲特600mL/hm2,或40%毒死蜱1 500mL/hm2,或10%优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1 200g/hm2,或25%速灭威4.5kg/hm2,或15%金好年对水600~750kg均匀细喷雾。由于目前吡虫啉生产企业很多,质量差异极大,为保证防治效果,建议选择生产质量有保障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三是是在发病流行区应加大防治次数,改单家独户防治为群防统治,做好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防治,确保全区域有效控制。四是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防治灰飞虱的同时药剂中加入病毒钝化剂。

3.1.5抓好应急补救关。在水稻栽后20d内,当大田已经明显严重发病,对丛病率超过7%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带出田外入泥掩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出1/2分蘖或储备秧苗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边,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其他照常管理。在较重发病的情况下采取如此措施具有较好的控病保产效果。

3.2持续控制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持续控制是在病害流行区通过应急预防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以生态调节为基础,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兼行“治虱防矮”措施,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株发病率持续下降并保持在3%以下水平,或在轻病区(平均株发病率小于3%),或初见发病区控制其不流行。其技术要点:一是选用抗耐病良种(见应急防治)。二是在做好监测和预报的情况下,在水稻秧田期二至七叶期,凡秧苗期有带毒灰飞虱0.5头/百株或大田初期0.2头/丛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技术措施参照应急防治方法中的治虱防矮)。三是适当提高杂交稻播种和插秧密度。四是在大田移栽后15d内及时拔除病株,进行掰蘖补栽,减少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