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棚育苗插秧技术

2009-02-21 08:49刘广信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水稻

刘广信

摘要介绍了水稻大棚育苗及插秧技术,包括大棚育苗前准备、播种、苗床管理、插秧等内容,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水稻;大棚育苗;插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94-01

近年来,桦川县水稻育苗逐渐向大棚育苗推进,尽量避免小棚育苗。大棚育苗能培育带蘖大秧,插在本田后,能快速返青分蘖,对水稻插后管理十分有利,健壮的秧苗是水稻生产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前提和保证。

1大棚育苗前准备

1.1建棚

大棚长度是根据所育秧苗面积确定的,钢管骨架大棚宽6.0~6.5m,高1.8~2.2m。大棚单侧开门,窗式通风或肩部通风,培育壮苗。桦川县属于寒地稻作区,春季容易因大雪导致大棚倾倒或棚膜破损。因此,建棚时要注意宽度不宜超过7m,高度不宜超过2.2m。在宽度不变情况下,如果把大棚建造成屋顶型或山丘型,温度高低不均,秧苗也会高矮不一,而平顶型易塌棚,因此大棚建成拱型为好。

1.2做床

秧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发芽、出苗及苗齐、苗壮。采用钵盘和软盘育苗都要采取旱整地。苗床要求平整、土松软,床面平、直、实。每10m2苗床内高低差不超过0.5cm;置床边缘整齐一致,每10m延长误差不超过1cm;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一致,以利于根系下扎吸收养分和水分。表层0~5cm的深度内,要求土细无杂质,平整的床面可以提高水稻出苗的稳定性和生育的一致性,提高秧田的管理水平。

1.3苗床施肥

苗床施肥有施化肥、农家肥2种。施化肥,将尿素20g/m2、磷酸二铵50g/m2、硫酸钾25g/m2均匀撒施在床面上,并用镐等工具将其反复掺混在3~5cm土层内。农家肥施优质过筛农家肥10~15kg/m2,与10cm深床土混拌均匀。

1.4配制育苗土

育苗土质量好坏是能否培育壮秧的关键。在育苗土的配制上,要选择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表层熟化土壤和腐熟的农家肥,不能用喷施除草剂的土壤育苗。也可加入适量的床土调制剂,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这样能起到酸化床土和肥田的双重作用。配制的床土要搅拌均匀,呈长条形堆放在苗床边缘,春季育苗时过筛使用。采用稻壳育苗的农户,需稻壳粉4~5kg/m2,然后浇透水盖严堆积存放,避免草籽等杂质混入,为春季育苗做好准备。

2播种

2.1播种时间

适时早播,在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10~20日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25日。可以采用大、中棚育苗、苗床隔寒增温、三膜覆盖等北方育壮苗的实用技术。

2.2播种量

采用大中棚育苗,育秧时施足底肥,用壮秧剂拌营养土,搞好苗床消毒和水肥管理。一般常规旱育苗1hm2大田需秧田面积120~140m2,播芽种400~450g/m2;盘育机插苗1hm2需秧田面积100~120m2,播芽种600~660g/盘;采用434孔钵盘育苗的,1hm2需秧田面积90m2,播芽种45~55g/盘,每孔3~4粒。

3苗床管理

3.1水分管理

无论旱育机插苗、手插苗还是钵育抛摆苗,苗床均要整平耙细,避免水分流失或造成药害。床土要疏松,肥沃。播前必须浇透底水,确保秧苗在2叶前有足够的水分供应。秧苗2叶后,如果床面发白、中午叶尖打卷、早晨叶尖没有露珠,说明苗床缺水,此时要及时浇温水,最好在早上浇灌,一次浇足浇透,避免大水漫灌。水长苗,旱长根,要使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d,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d应用ABT 4号生根粉4.5~7.5g/hm2对水浇灌稻苗根部,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多、根系长,盘根好。

3.2及时通风

棚内放置1个温度计,在秧苗1叶1心时,棚温保持28~30℃;2叶1心时,棚温保持在25℃;3叶后,棚温22℃左右,遵循“宁冷勿热”的原则,能避免苗床发生病害。晴天的上午要在7时前早通风,下午3时后闭棚,如果天阴可小通风,风大可在背风侧通风。

3.3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

培育壮苗关键是控制徒长。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实践证明,在出苗后15d喷施15%多效唑0.2~0.3g/m2,矮化促蘖效果好。壮苗标准为:中苗:秧龄30~35d,叶龄3.0~3.5叶,苗高13~15cm,单苗根数10~12条,茎粗2.5~3.0mm,百株干重3.0~3.5g,带蘖率30%以上;大苗:秧龄40~45d,叶龄4.0~4.5叶,苗高15~18cm,单苗根数13~15条,茎粗3.0~3.5mm,百株干重4g以上,带蘖率达80%以上。

3.4插秧前做到“三带”,实行健身栽培

在插秧前,应做好秧苗“三带”工作:一是带土及增产菌,能保证插秧质量,有利于秧苗快速返青成活;二是带肥,施磷酸二铵150g/m2,然后浇水洗苗,能促进根系发育;三是带药,用艾美乐0.04g/m2对水60g喷苗床预防潜叶蝇,同时喷施75%三环唑或天丰素1 500倍液健身栽培。

4插秧

适时插秧,适度密植。插秧期在5月10~20日,不迟于25日。提倡早整地、早插秧,早插秧1d,可抢得活动积温20℃以上,有利于水稻在霜前成熟。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来确定栽植密度。高肥田栽植18~21万穴/hm2,规格以30cm×17cm为宜;中等肥力田栽植22.5万穴/hm2,规格以30cm×(10~13)cm为宜;低肥田栽植24~27万穴/hm2,规格以26cm×17cm为宜,每穴3~4株苗。水稻插秧有讲究,秧插的好坏对水稻返青分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提倡“四插、四不插”:早插秧、浅插秧、稀插秧、插直秧,不插窝苗秧、脚窝秧、拳头秧、隔夜秧。插秧的适宜深度是2~3cm,如果插秧深度在1cm左右,水稻后期生长会因为浅插而出现水稻根倒现象;如果插深超过3cm,秧苗就会因为春时地凉而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发育,分蘖芽一旦成为休眠芽,以后外界条件再适宜,也不会分蘖,这样就会造成分蘖节位高、分蘖数量减少,单位面积总茎数减少,从而导致水稻减产。

5参考文献

[1] 刘富春.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3):197.

[2] 陈宏伟,孙桂菊,宫德海,等.水稻大棚两段式育秧超高产栽培技术[J].垦殖与稻作,2006(5):38-40.

[3] 宋智慧,李响浪.水稻育苗大棚综合利用[J].农民致富之友,2004(1):7.

猜你喜欢
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My Faithful Father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浅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