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算式

2009-02-23 09:30胡为民
小小说大世界 2009年2期
关键词:庖丁解牛卖肉数学题

胡为民

五十开外的张老师终于结婚了,老婆是卖肉的屠户。那女人四十多岁,泼辣能干,相貌却让人不敢恭维:腰圆如桶,满脸横肉。张老师如获至宝,一有空闲就去帮老婆守摊子,满脸的幸福。

张老师长得一表人才,上世纪80年代初的高中生,他参加了3次高考都是榜上无名,回家后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考场失意,情场却得意,提亲者络绎不绝。张老师的恋爱标准非常特别:不看女方长相,文化程度,只要能算正确他出的数学题,就与之恋爱。小学文化的小学数学题,初中文化的初中数学题,高中文化的高中数学题。

起初应征者云集,不过,女孩子们都没算出张老师的数学题。

岁月流逝,应征者越来越少。张老师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变成知天命的老者,“民办”也转成“公办”,可是依然光棍儿一条。看来,这辈子怕没有女人能算出他的爱情算式了。不料,最后竟然被一个卖肉的女人演算了出来,破了其光棍儿的“金身”。

有一次,我与张老师一起喝酒,酒过三巡,忽然想起他的爱情算式,情不自禁地问他的老婆是如何计算出那道“哥德巴赫猜想”的。

醉醺醺的张老师笑了笑,神秘地举起右手说:“兄弟,她呀,庖丁解牛,懂不?庖丁解牛……”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回家后,我给妻子说起这件事,妻子说:“你别看张老师的老婆长得不怎么样,其实精明得很,割肉算账一气呵成,分文不差,生意特好。”

“游刃有余。”我的脑海中一下子冒出这四个字来。

猜你喜欢
庖丁解牛卖肉数学题
粗心的狗
粗心的狗
对《庖丁解牛》一文几处细节的解读
究竟谁赢了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阈下的“解牛之美”
忘带钥匙的狗
从《庖丁解牛》看当代职业教育的技与道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