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体验真实快乐

2009-02-23 01:48邰玉韦
中学生物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生物探究实验

邰玉韦

常常出去听公开课,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课堂上学生幸福体验学习活动的时候,他会旁若无人地发出惊人的举动,他会大胆说出真实的“不雅”的语言,那语言会让教师和其他学生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笑出了自己萌动想说的话,我觉得那时刻多轻松、多美、多珍贵啊!它会增加课堂知识的记忆,永久记在教师和学生心里。如果生物教师每节课用心备课,用心设计与课堂知识紧紧有关的学习活动,那么课堂学习就贴近了学生生活,就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真实快乐,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精神目标。

1融入新课标理念,用心备好带有“学习活动”的课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应当通过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来实现。教材应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小游戏、小实验、小活动、调查、采访等都可以,教材只是提供建议,教师可以用心编写出更有特色、对学生的发展更有价值,同时更加简便易行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

生物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在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等。生物课程理念中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学设计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和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三个理念的最终实现和课堂学习活动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教师带着这些。理念精心设计课堂,这种学习活动的实践会成为贯彻生物课程理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它能把学生的眼球都吸引过来,全员动手、动脑,尽快进入课堂上的学习探究角色。

2走进平常生活,积极寻求课堂学习活动的新资源

生物课堂的教学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并不缺乏,而且很丰富。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日常生活资源“无声胜有声”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的前提下,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选取和利用好日常生活资源,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推动教学活动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比如讲到苏教版七年级(上)第3单元第5章第3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中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和原理时,利用刚刚上市的球形红萝卜,采取“挖洞放盐”法,实验工具简单,实验材料鲜艳,吸引学生眼球,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争着去验证,实验结果非常明显。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带动了在座听课的教师:他们有的开始讨论该怎样实验,有的干脆加入学生。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思维就活跃起来,探究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当一个实验设计简单却又巧妙,而且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老师,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抵挡实验和探究的魅力。

3尊重学生,精心设计好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活动目标要小而实际。在设计学习活动目标上要突出体现5个原则:活动设计的要让学生想“尝试”;活动设计的要让学生想“说说”;活动设计的要让学生发自内心想“说妙”;活动设计的要让学生的思维想“创造”;活动设计的要让学生的学习还“继续”。

初中生物部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关的、与学生经验相关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案例如下。①体验“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系统的组成”中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小番茄、枣、葡萄等小水果。②验证水对植物的作用时,其中水有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用吹风机来吹新鲜的青菜,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吹植物会发生萎蔫现象,然后再放入清水中使其恢复直立的姿态。③当让学生认识植物茎的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时,提前一节课让学生把芹菜的茎插入红墨水的水溶液中,然后在课堂上来观察,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一看藕断丝连现象,或让学生亲自培育双色花等等,这些活动都很简单直接。④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的时候,指导学生用橡皮筋、小气球、橡胶管、毛线、胶带等做模型。⑤体验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营造一种班级集体学习活动氛同,一起闭上嘴巴,做一次深呼吸,然后用手捏紧鼻子,在老师的口令下,体验30秒左右,然后重新一起呼吸,学生们顿时感到很爽决,瞬间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产生了兴趣。⑥小游戏“我当实习护士”表演:如讲到血型和输血时,让6位学生来表演,其中一位演实习小护士,4位是A型、B型、AB型、O型献血志愿者,一位是血型“多变”的病人,面对不同病人护士如何进行输血,其他同学分成4组帮助有困难的实习护士。⑦根据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手势和动作来完成一些学习活动。如:伸肘和曲肘;用拳头、拇指和手臂组成“肾单位”;彼此观察同桌的眼睑(双眼皮和单眼皮);双手交叉,用左右手拇指的位置来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等,要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和他们在一起,精心设计好丰富多彩的、秀外慧中的学习活动。

4深入探究学习,展开课堂思维智慧

适时举例活动在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能让学生主动进行一些研究性活动,来丰富充实和展开课堂思维,就必须是贴近生活的例子。生物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态,也源于生物教师对生活的热爱。教师要利用生活材料指导学生开展贴近生活的研究性活动,解决生物生命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激情,开发生物学科的实验实践。

例如: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水培植物等内容就很丰富有趣,在生活中既提高了学生生物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比如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渗透原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很抽象和难理解的,生物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现象做一些巧妙探究的实验,如让学生盐拌黄瓜、糖拌西红柿、用缸腌咸菜等等,都可以对这一原理做很好的解释。又例如,讲到细胞的呼吸作用原理对一些瓜果蔬菜保鲜,一般采用低温能达到保鲜效果。我提出问题:香蕉可以放在冰箱里保鲜吗?学生立刻安静下来,我就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回去问家人或者做实验。课后,有的学生来找我问有关香蕉保鲜的一些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很快设计好实验方案,利用双休日时间做实验并把实验过程详细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指导他们把这次研究性活动写成“低温不利于香蕉的保鲜”的报告。讲到《开花和结果》这节课,教师可以引导:假如传粉正常,所有的花都能结果吗?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所以现代学习方式要特别强调问题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的一句话可以引出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正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最高目标吗?

5重视学生真实体验,促进心灵健康成长

大家都明白当一个14岁的孩子看到用自己的双手培植的鲜花盛开的花园,他会感到无比的自豪,这种自豪在于鲜花盛开的花园是用自己的双手培植的。如果这个少年看到的只是别人种植的花园,这种对于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不复存在。同样,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学习活动时,个别同学也会暴露一些畏难情绪,教师要有一种信念,要设法让他们人人参与,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进步,与集体的行为保持一致,亲自体验一下自己“种植花园”的快乐。教师引导要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感受到被老师重视,就有信心,就有追求的目标,慢慢地他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和探究也就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有一次上课时,教师手里拿着2个2L的绿色雪碧瓶一个雪碧瓶内装入1kg大米,另一个雪碧瓶内装满水,问学生“生产出这么1kg大米,你知道需要多少水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教师揭开谜底:1t水!相当于500瓶2L雪碧瓶所装的水!学生发出声音“畦!”“同学们算算中午浪费一两饭,相当于浪费了多少瓶这样的水?”“相当于浪费了25瓶这样的水啊!”,“真是粒粒皆辛苦啊!”“以后可不能再把饭倒掉了,不能浪费了。”用数据介绍大米的生产和水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由心底发出不能再浪费粮食了,这真正是润物细无声啊!情感价值观的体现是新课程一项不可或缺的理念,情感价值观不是教师灌输的思想教育,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的。学生各种各样的真实体验,都会促进学生心灵健康的成长。

总之,让生物课堂学习活动真正开展和研讨下去,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验真实快乐,是当代生物教师的责任和选择,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发展需求的呼唤。教师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长兴趣,设计出和谐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新课标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进而向课堂高质迈进。在教学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好多细节真的需要靠教师自己用心琢磨、细心观察、虚心学习、耐心等待、恒心追求,让学生的智慧和心灵比翼双飞。我觉得只要坚持不断的朝这个方向努力,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上,师生会共同弹奏和唱响起和谐有效之歌。

猜你喜欢
生物探究实验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