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商机困局

2009-02-24 07:02赵红军
台商 2009年2期
关键词:内需商机台商

赵红军

虽然不是所有的台商都能从容应对危机,并或多或少都要为经验付出代价。但是,能在废墟中崛起的人永远是有希望的,无论局势怎么变,他们即使跌倒,也总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爬起,并很快开始重新获得新的智慧、意志和能量。善用时机,即有商机!

台商三「难」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台商正面临着三「难」考验。

一「难」:靠原有的东西多,靠当地的东西少。

台商投资大陆20年,大都带来之前大陆未曾有过的独有东西,尽管好处是明显的,但这导致了台商在大陆从业领域并不是全天候,形式偏向单一。这一局面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因素,一则20年两岸政治博弈的考虑,二则大陆招商本就先招自己之未有。今次台商在全球金融海啸面前受灾颇大,而不能得以独善其身,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台商多年来沿袭过往形式,不图谋求变的结果。随着大陆开放程度日高,台商所能拥有的优势项目已愈发有限,新局面要求台商立足大陆资源,重新凝聚能力,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在大陆基础建设等其它未曾进入的领域展现新竞争力。

二「难」:陆商模仿,出招险狠。

台商制造业领大陆之先,尤其高端制造业方面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大陆经过30年的发展,民企快速崛起,在各领域对台商构成严峻挑战。民企属本地势力,压缩成本能力强,规范化操作少,动作夸张,出招险狠,台商若不周密筹划,有效应对,恐遭鸠占鹊巢之命运。今次若再在转型升级方面落后大陆民企,则必死无疑。

三「难」:「倒风潮」致外销转内销,蓝海变红海。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包括台商在内的大批加工贸易型企业订单下滑30—50%以上,这一现象导致大量外销品以另一副面孔倒逼大陆内需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蓝海于是变为红海。此轮「倒风潮」将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内需市场的经营难度,对意图走内需路线的台商形成阻吓作用。专家估计此轮倒逼风潮在新的内需拉动效果显现之前,不会提前结束。

新格局 新转机

转机一:两岸大三通业已实现,两岸「一日工作圈」基本形成。

两岸大三通为两岸共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基础,「一日工作圈」使台商深处家中犹如身在大陆,意味着很多计划无所谓在哪里,关键是要勾划的出来,意味着台湾的很多资源咨讯很快传递到大陆,而大陆的也可很快速地传递来到台湾,60年的阻隔一日而扫,台商如今不但无地利弱势,反而有地利之便势。与其它外商相比已处于领先地位,尚缺乏时间熟络起来。

转机二:第四次国共论坛,两岸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大陆推出十项惠台新策。

在2008年岁末,国共第四次论坛在上海举行,两岸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大陆推出十项惠台政策,其中关于台商可以享受到大陆扶持中小企业财税、信贷政策,并明确表态支持台商在大陆扩大内需的建设工程和项目中获得份额;鼓励台商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科技计划,支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台商可获得大陆三家银行三年内不低于1300亿人民币的贷款额度;台商可与大陆在能源、传统中医药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针对每一个台商来说,如何遴选出自己的项目参与大陆内需市场,把政策变成现实,则是下一步的主要任务。

转机三:大陆全面出台各行业振兴计划,台商得享其便,陆续利好即将出现。

2009年1月15日,大陆公布钢铁、汽车、电子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及房地产业等全行业的振兴计划,显示大陆在各个产业领域都有比较成熟深远的考虑,而救市也并非单纯的依靠公共支出(比如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在出口方面,大陆早已调高出口退税率政策,整个拉动内需计划可谓狠、准、快。台商可像陆商一样,在各个领域获得新的投资契机,台商当展现自己成熟的商业思维、精细的商业操作、更加专业的项目操作能力,赢得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发展商机。

或许对像「石头记」、「康师傅」和「龙凤水饺」这样的台商来说,其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以自有品牌深耕大陆得以发展,但今次两岸热络互动,新政新策频频抛出,台商在大陆实现全面发展已到了最好时期。如果说2009年是全球经济最寒冷的冬季,那么2009已成为台商布局大陆最好的年份。

大谋略 大发展

一、台商需要「提振」和「反冲」

对于大陆内需拉动新局而言,与其说是调整结构,不如说是平衡发展;与其说是调整发展方向,不如说是调整产品价格。在全球危机尚未爆发之时,大陆就在倡导企业转型升级,企业也正在努力转型升级。今次,由大陆地产界价格畸形高涨引发的楼市危机与海外楼市泡沫破灭而导致的金融危机,两面夹攻,导致大陆钢铁、水泥、能源一时间相对过剩,直接影响到其它产业的消费和需求。

其实转型一直在进行,上述钢铁、水泥、能源等产品依然需要,甚至隐藏需求的规模也不小于从前,关键是价格要到位,市场之冷正是迫使价格回调的宝贵力量,这个冷是必须和珍贵的。新的内需拉动政策和投资力量是启动力量,但不能成为最终力量,最终力量要全行业在新价格体系下的再次发展,这意味着先期的内需投资拉动必须以未来产业发展为路,绝不能为了拉动而拉动,重复建设。处于高端产业位置的台商,显然更符合完成扮演这样的角色。

如是说来,商机尽在眼前,台商要讲究两个词:一、「提振」,二、「反冲」。所谓「提振」即以新斗志、新智慧、新布局介入新的局面;所谓「反冲」即不但要扭转危局,还要反冲借机谋求更大发展。纵观历次危机,考验最终都会转为「考验质素」,商机其实都是善于「利用时机」!

二、转型升级是走出困境的最好快捷方式

台商深耕大陆,当知道利用契机,大陆最大的远程战略契机是实现「国际质量,大陆成本,全球销售」,这也将是大陆今后30年所要走的路。让每个国民都能有上等的收入将是终始如一个的目标,发展本来就是让普通从业者的工资收入涨上去,所以大陆什么都可能降,唯一不要期望降低民众的收入。这意味着产业形态和产业效率要有伟大的革新,而这正是转型升级的主因和重点。大陆之前为各种转型而做的政策调整如出口退税之调降等,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等转型升级到位,这些政策也没存在的意义了。

台商是大陆现代制造业的佼佼者,既要升级产业形态,更要跨越产业形式,向高端的服务业进军,谁先实现员工收入的越级提升,某种意义上谁的产业形态和形式就真正代表转型升级的方向,为此,专家建议台商要有以下准备:

(一)、借机共同抗击金融风暴,变外商成为「内商」。

在大陆,同是中国人的台商却被当成外商,这让不少台商心有不平,其实这是一个管理的问题,大陆其实是当外商处理,今次两岸携手抗击金融风暴,大陆出台十项惠台新策,其实已经把台商当内商来对待。台商应当趁项目具体实施之机,使这一政策落实到位,只是不要再局限于台商从事的传统领域,要有融入大陆,全面出击寻求新商机的打算和规划。

(二)、向扩大商机的方向发展,图谋华丽转身。

具体来说,台商转为「内商」的华丽转身要做以下几点布局。

1外销转内销,代工转自有。

尽管这个主张已经被多次提及,似乎也成为台商摆脱困局的共识,但这不是唯一的正确之路,单就转为「内商」的角度来说,要想图谋打下一片新的天空,则要依靠企业家的素质。台商是中国人,大陆市场自然是自己的内需市场,今后台商应在陆商从事的领域,创立自有品牌,转代工为己生产,转「为人代工」为「让人代工」。

2 进入新领域,占领新市场,实现新融资。

延续上述「内商」观点,重新思考布局大陆,在大陆内需特别是以前没有涉及的基础建设领域和科技研发领域,依靠当地人才和资源,就地融资创业,成为一个新型的台湾大陆商。

3 谋划新的国际事业和分工机制。

台商华丽转身为「内商」,以台商质素,利用大陆资源和市场,加上必要时从岛内来的特殊支持,重新谋划「台商质素、大陆成本、国际质量、全球销售」的恒久产业布局,将在30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商机。这样的布局即可得到大陆市场,又可再次以新成本构成赢得国际市场。比简单的大陆加工生产型贸易,要主动和强悍的多。

猜你喜欢
内需商机台商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需拉动效应研究
画里有话
漫画
改革开放是中国市场充满商机的源头活水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
那些感動的聲音……
黨派雲集挺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