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湖温性荒漠草地草畜平衡现状及发展措施

2009-03-08 04:59高占琪王国生等
草原与草坪 2009年6期
关键词:分析

高占琪 温 洪 王国生等

摘要:2008年通过对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草地、农牧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入户调查,全乡有天然草地8.67万hm2,可利用草地6.38万hm2。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03万羊单位,实际存栏6.843万羊单位,超载4.813万羊单位,达237%。由于草地严重超载过牧,造成温性荒漠草地退化加剧,裸露草地数量增加,水土流失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必须通过调整优化畜群结构,使饲养牲畜公母比例由1:1.4提高到1:2.5~3.0,改变传统的全放牧饲养方式,加快畜群周转,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温性荒漠草地;草畜平衡;分析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09)06-0069-04

平山湖蒙古族乡是张掖市甘州区一个少数民族牧业乡,地处合黎山北麓,全乡东西长40km,南北宽26km,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成倾斜状,中间为槽形的平原地带,东南贯通,呈走廊形,海拔在1700~l 800m。年均气温5.7℃,年降水量只有129mm,年蒸发量<1900mm,平均无霜期120d,平均日照数2993h。全乡总土地面积10.24万hm2,天然草原8.67万hm2,耕地40.9hm2,林地27.3hm2。共有3个行政村,7个社,分散居住着蒙古、汉、土、裕固4个民族,共有212户737人,劳动力467人,少数民族159人,占总人口的21.6%。全乡大畜存栏3109头(峰),羊只饲养量达到5.08万只。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245元。

1生产现状调查

1.1草地生产力现状

全乡有天然草原8.67万hm2,占总面积的84.6%2,可利用草原面积6.38万hm2。草原类型属温性荒漠草原,植被主要有蒺藜科的白刺(Nitrariasibirica)和念念(Zyg0phyllun macranthum);藜科的细枝盐爪爪(Kalidium gracilc)、合头草(Sympegmaregelii)、珍珠(salzs0la passerina)和巴锡藜(Bassiadasyphylla);禾本科的纱生针茅(Stipa glare0sa)和十字花科的多根葱(Allium p0lyrhizum)。由于当地气候十分干旱,草地生产能力受降水量严重影响,牧草生长和产草量及不规律,2008年5月、6月、7月、8月、和9月产草量分别为317kg/hm2、288kg/hm2、394kg/hm2、238kg/hm2和1130kg/hm2。5个月草地生产能力状况见图1。

全乡可利用草地以平地温性荒漠草地和山地草地为主,平地荒漠草地面积为5.20万hm2,干草产量为2667.6万kg,产可食牧草为1200.42万kg;山地草地为0.75万hm2,干草产量为308.2万kg,产可食牧草为138.71万kg;年共产可食牧草1339.13万kg(表1);年可饲养2.03万个羊单位的牲畜。

1.2农牧业生产现状

全乡有耕地40.87 hm2,占土地总面积0.04%,人均0.06hm2,主要种植小麦、燕麦、大麦、苜蓿和少量饲用玉米。粮食产量45.45t,饲草和作物秸秆产量为525t(表2)。

畜牧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主要饲养绒山羊、绵羊和骆驼,同时兼饲养牛、马、牦牛等大牲畜,饲养牲畜公母比例为1:1.4。牲畜存栏5.391万头(只),其中:山羊4.72只,绵羊0.36万只,骆驼1040峰,马1210匹,黄牛510头,牦牛360头。年饲养各类牲畜6.843万个羊单位,需要饲草4.5万t。年出栏牲畜1.085万头(只),其中:山羊0.94万只,绵羊0.12万只,骆驼50峰,马60匹,黄牛90头,牦牛50头(表3)。

2生产现状分析

2.1生产现状分析

平山湖是一个少数民族牧业乡,生产以畜牧养殖业为主,种植业占的比重很小,种植的粮食不能满足人的口粮和家畜补饲所需的饲料,需要大量外购来满足需要,秸秆主要用于冬春季家畜的补饲。

全乡5.39万头(只)牲畜,主要以传统的放牧为主,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03万羊单位,实际存栏牲畜折合6.843万羊单位,超载4.813万羊单位(图2)。每年的11月至来年3月60%的羊群转入附近农场农田进行放牧,以解决草地冬季牧草不足的问题,5个月预计节约牧草折合1.09万羊单位,实际超载3.723万羊

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畜数量少,仅占总饲养量的58.3%;绒山羊饲养量过大,占到总饲养量的87.6%,由于绒山羊以产绒为主,生产周期长,周转慢,使牲畜存栏逐年增加,造成草地严重超载过牧,温性荒漠草地退化加剧,裸露草地数量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对草地资源的掠夺性利用程度愈演愈烈,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使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2.2农牧业产值

2008年全乡农牧业总产值670万元,其中种植业50万元,占7.5%,养殖业620万元,占92.5%。农牧民收人主要来源于养殖业,其中饲养绒山羊年收入480万元,占养殖业收入77.4%,其他牲畜收入140万元,占22.6%。农民人均年产值9 090元,人均年收入8412元。

3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使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业持续有效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草地,广开饲料资源,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畜群周转,减少超载过牧,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单位,超载达183%,年实际短缺饲草2446万kg,牧草需求情况见图3。

3.1改变饲养方式,调整优化畜群结构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应该改变传统的全放牧饲养方式,逐步转变半舍饲半放牧和放牧与快速育肥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既可减轻草地压力,也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应该调整优化畜群结构,改变“求数量,保存栏”传统生产现状,调整畜群公母比例,增加繁殖母畜比重,加大老残畜和公畜的出栏,使饲养牲畜公母比例由1:1.4提高到1:2.5~3.0。建立質量高、周转快效益高的畜群结构,提高畜群生产水平。

3.2进行暧棚舍饲育肥,加快畜群周转

修建暖棚牛羊舍,进行舍饲快速肥育,大力推行羔羊肥育,当年育肥当年出售,对淘汰牛羊进行4个月的强化肥育,及时出栏,加快畜群周转速度。在冬春季草地只保留种公畜、能繁适龄母畜和后备牛羊,可大大减轻草地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3.3合理利用草地

实行划区轮牧或者季节性转场轮牧,对放牧草地实行小片划区围栏,并根据实际需要和草地的退化程度进行有计划的轮流放牧,并在牧草萌发期和结实期休牧90d,使放牧草地能够合理利用,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有利于牧草恢复和生长,使草地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

3.4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

以草定畜是草地利用的核心,根据草地的产草能力和牲畜的采食量,确定草地载畜量,由于平山湖蒙古族乡草地严重超载,超载达到237%,必须制订出畜牧业长期发展计划,严格按照载畜量合理安排放牧强度,最终实现草畜平衡。

3.5与农区联营,开拓饲料资源

充分利用周边和相邻农区丰富的秸秆饲料资源,在农牧交错地带与农区联营进行秸秆饲料的深加工,联合建设牛羊育肥场,实现牧区繁育,农区肥育,走农牧互补,共同繁荣的道路。

3.6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

改善畜群饲养管理条件,为舍饲饲养创造条件,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牛羊快速肥育技术;配备先进的饲养管理设备,引进优良的肉牛,肉羊和绒山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生产性能,逐步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