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增收,拿啥去消费?

2009-03-10 09:50罗瑞明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3期
关键词:合作医疗补贴消费

罗瑞明

“与拉动内需保增长的结论相反,我们在农村调查看到及担忧的是,若农民将多年外出务工经商赚的钱用于消费,而非生产性投资,则这些以青春为代价赚取收入的农民,在花光自己的积蓄以后,却并无再获得收入的能力,他们后面的人生日子将会极其难过,因为他们年龄大了,不再有外出务工赚钱的能力。刺激农民消费的意见是错误的。鼓动农民消费,说爱国主义就是消费的观点,是荒唐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贺雪峰说。

胡雪峰还有着另一个头衔,那就是中国乡村治理调查小组组长,其在农民消费与增收方面有着调查之后的发言权。他认为,鼓动农民消费以及说爱国主义就是消费的观点,是荒唐的。

我国有9亿多农民,全国人口比例农民占大头,鼓励农民消费无疑对于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要让农民能毫无顾虑地消费,就得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拥有可持续的长远消费能力。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从全部免除农业税,到种粮有补贴,良种有补贴,农机购置还有补贴,提高粮食保护收购价等等,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普遍实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并逐步完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近5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农业部提供给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最新材料称,今年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增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另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保险筹资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低于城镇居民。

农民生活整体上还不富裕,有限的收入还得用来防病、养老。如果把积蓄花光,万一有个病痛,万一有个意外,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但在目前农民的后顾之忧尚未解除之际鼓动农民消费,条件似乎还有些不成熟。

当然,鼓励农民适当消费不是不可以,如:家电下乡等。国家拿出一部分钱以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服务满足农村的市场,但这只能是大众化的,农民最急需的产品,如果过度过头,鼓励农民超前消费,就容易走向反面,削弱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鼓励农民消费,归根结底还要靠促进农民增收,并且建立成熟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机制,使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彻底消除其后顾之忧,如此才能改变农民“保守”的消费意识,促进农村消费力的释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问题;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等等。这些举措无疑抓住了根本,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猜你喜欢
合作医疗补贴消费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国内消费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新消费ABC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财务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家庭为参加单位对于减少合作医疗逆选择的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