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寒冬”有一个温暖的“巢”

2009-03-13 05:11
当代党员 2009年2期
关键词:寒冬承包地农民工

严 婷

金融风暴像多米诺骨牌一般,裹挟着万千中国农民工的命运,他们中的不少人不得不卷起行囊,返乡。

作为农民工输出大市,重庆在全国首开先河: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之都”。在“寒冬”里,为他们筑一个温暖的“巢”。

■ “雁户”早归

2009年春节的回流,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2008年12月,32岁的开县农民工王均,终于挤上了返家的长途车。因满车都是开县老乡,王均很快弄清了一个事实:这趟车43个座位上,全是失业从杭州撤离的“难兄难弟”。

打工14年来,这是他唯一一次不是因春节回家。望了望堆积如山的行李,他明白,这也恐怕是自己为14年打工生涯画上句号的一次返乡。伴随他的,不再是归心似箭的急迫,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的茫然。

2008年9月,王均听到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消息,他当时还没意识到,缘自大洋彼岸的那场危机,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一个月后,王均所在的杭州桐庐县桐家针织公司宣告破产。这是一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大厂,重庆老乡占了三分之一。

苦撑一个月之后,他终于决定,回乡。

像王均一样,一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工陆续返乡。一项统计表明,从2008年10月开始,重庆非正常回流的农民工每天递增,截至2008年12月,已有20多万人。

和往年不同,农民工大量返乡,并不是他们的自由选择,而是企业倒闭潮下的被迫后退。

■ “寒潮”来袭

农民工返乡大潮,一下子打乱了开县和谦镇副镇长伍玉刚的工作。

和谦镇外出就业农民工,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总人数达5386人,而这个镇外出务工人员总数是10325人。“现在出现的,只是返乡潮的‘潮头。” 伍玉刚十分忧虑。

作为劳务输出地,重庆外出务工农民700余万人,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承担了农民家庭收入半壁江山的重任。

经济学家认为,除非沿海企业再次崛起,否则,王均们只能在家乡重谋生路。

事实上,农民工返乡并不意味着重归田园牧歌的悠闲生活,而是失业与困厄。

一部分农民工回乡后,将因为没有承包地或有地被征用、被流转,面临无地可种的难题。民盟重庆市委调研室和綦江县政协曾联合调研,发现在被调查的农村家庭中,有21%的被调查户家中有两人以上没有承包地。

发起调研的綦江县政协原副主席冯秀乾说:“在社会保障缺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土地,农民工在失业后将面临巨大的生存风险,在农村,如果家里有两个人没有承包地,将很难依靠土地来养活全家。”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8年11月中旬的调查显示,尽管农民工回乡后多想在本地就业,但回乡后很难找到工作。

“不断回流的农民工也在客观上挑战着脆弱的农村平衡体系。”伍玉刚说。从2008年10月开始,有关民工安置、培训、维权、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引导回归创业等各项工作一下子多起来。“过段时间再找不到事做,赌博、打架这类治安问题马上就会冒出来。”伍玉刚神色严峻。

大量农民工返乡已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问题。

■ 回乡创业

从沿海返乡创业的涪陵农民石景宇在网上找了一些房源信息后,安排手下的两名员工出去看楼盘。他的房产信息服务店领到营业执照有几天了。

35岁的石景宇,在广东鹤山市一家服装企业做外贸销售已经六七年了。虽然在广东每个月有几千元收入,但形势越来越不好,就干脆回老家自己干事业。

在石景宇登记注册的石坪桥工商所,仅在2008年10月,沿海返乡创业的民工就多达37人,而上年同期只有一两人。这种变化,得益于九龙坡区工商部门在该所启动的“返乡裁员民工紧急援助计划”试点。

这种试点,只是重庆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之都”构想的一小部分。

早在2008年10月,为应对返乡农民工大潮,重庆在全国首开先河,提出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之都”,按照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说法,“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目前的情况是危机,但也是一种转机,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创业群体”。

2008年12月4日,重庆市2008年第四季度市情报告会上,常务副市长黄奇帆透露:“部分返乡农民工将因为沿海不好找工作而不再外出打工,这部分人可能会有100万左右。”据此,重庆市计划通过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为了应对可能进一步加剧的返乡潮,重庆正在着手建立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平台。按照构想,这个平台将整合市内各职能部门涉及创业的相关信息,并适时发布。同时,面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各项行政审批、核准等手续上,将一路绿灯。

此外,重庆将制订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库。由此,重庆借助此次经济危机,大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而返乡潮裹挟的大批拥有熟练技术的农民工,则正好为承接产业转移“托底”。

与此同时,区县的积极探索也在不断进行。巫山县“以创业带动就业,以转移促进发展”的劳务开发思路,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作为招商引资和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口;忠县“引导、扶持、培训”三大平台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奉节已在6个中心镇办起了返乡创业园……

重庆规划,到2012年,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18万人,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总量达到90万人,培训返乡创业农民工5000人。

值得期待的是,返乡农民工掀起的创业热潮,正崛起为重庆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农民工在大城市接触新思维和新技术之后回到家乡,这种创业潮将引发当地经济和生活方式大变革,从而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有人甚至说,一名农民工外出打工带动全家致富,一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带动全村富裕。

猜你喜欢
寒冬承包地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有户口但无承包地 无权参与收益分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承包方能请求返还弃耕抛荒的承包地吗
这种情况能否主张土地承包权
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