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塑料棚)早春茬番茄栽培技术

2009-03-16 09:57吴金灵高建坤代淑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王 锋 吴金灵 高建坤 代淑芳

摘要介绍了日光温室(塑料棚)早春茬番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早春保护地番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日光温室;塑料棚;番茄;早春茬;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036-01

日光温室(塑料棚)早春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草帘夜间保温,能给番茄创造良好的生长温度条件,提早定植,提前上市,是目前早春保护地栽培番茄的主要生产形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以早熟为目的,要选用早熟、耐低温、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或杂一代,如早魁、早丰、早霞及西粉3号等。若以早熟、高产和延后供应期为目的,要选用耐热、抗病、优质、丰产的早熟或早中熟品种或杂一代,如强丰、苏粉2号、皖红1号及强力米寿等。

2培育壮苗

2.1浸种催芽

可用1.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30min后取出晾干,用湿布包起来闷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放入52℃的温水中浸泡20min,再在30℃清水中浸种4~5h后催芽;或在52℃温水中浸泡20min,取出控干水分,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min后,再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或用常规温烫浸种法进行消毒催芽。催芽时用多层纱布或毛巾包好种子保持湿度,在25~30℃条件下催芽,一般48~60h后出芽。

2.2播种

淮北地区早春熟番茄播种期,一般在12月中下旬。可将种子播在育苗床、育苗盘或育苗方块内。日光温室条件比较好,在温室内作畦播种即可。畦可作成宽1m、长5~6m,畦埂高出畦面10cm,畦内整平踩实后铺营养土。播种前进行苗床消毒,用50%的多菌灵或五代合剂8~10g/m2与适量细土混匀,播种时下铺上盖。播前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用细土覆盖畦面,然后按50~60g/m2的播种量均匀撒播,播后覆1cm营养土。注意选晴天上午进行。

2.3播种后管理

播种到第1真叶出现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不徒长。因而要求床土水分充足,温度较高和通风良好,以管理好温度最重要,同时防止床土裂缝和子叶戴帽。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18℃,地温16~18℃。种子拱土和齐苗时各覆土1次。出苗后及时降温防徒长,白天降至20~25℃,夜间12~15℃。

第1真叶出现至定植期主攻目标是茎粗、叶大、根发达,适温促花芽分化。栽培上既要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又要适当控制,以促进叶原基的大量发生和花芽分化。在第1真叶出现后,白天气温可适当提高到25~28℃,夜温15~18℃,地温18℃左右,为花芽分化打好基础。2~3片真叶时开始花芽分化,可在花芽分化前(2叶1心)进行分苗。分苗床可在温室内作成宽1.0~1.5m、长5m的畦,翻10cm深,每畦施过筛腐熟优质有机肥100kg,使肥料与床土拌匀,再整平,按10cm见方栽苗,然后浇足水分。分苗后白天温度提高到26~30℃,夜间18~20℃,在高温高湿下促缓苗。缓苗后,白天降至20~25℃,夜间13~15℃,促进花芽分化。要防止因温度较低而影响花芽分化,导致畸形果的产生。

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忌大水浇灌。苗期一般喷水3~4次,以喷透土坨为宜。注意在倒坨时喷水,定植前3~4d浇水,浇透土坨。早春茬番茄苗期一般为70d左右,8~9片叶,株高25cm左右,已现蕾,以叶片深绿肥厚、节间长短均匀、茎粗细上下一致、根系发达为宜。

3定植

日光温室(塑料棚)内10cm处地温稳定在10℃左右,最低气温达到5℃以上,并能稳定1周左右,即可定植。淮北大部分地区可以在3月中旬开始栽植,定植前15~20d,提早扣棚,使室内土温升高,达到定植时所要的地温。定植前要整地施肥,施60~75t/hm2有机肥作基肥,要求肥效高,并且充分腐熟。

定植时要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定植深度以埋及原土方即可。定植过深,地温低,不利于发棵缓苗。定植密度要合理,早熟品种,单杆整枝,密度可稍大,行距50cm,株距30~35cm,栽植6万株/hm2左右。

4田间管理

从定植到第1穗果膨大,关键是保苗促早发,定植后3~4d不通风,棚温维持在30℃左右,缓苗后,白天棚温20~25℃,夜间13~15℃,这对番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利。定植缓苗后10d左右,第1花序开花时,要协调好秧果关系,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控制浇水,防止造成落花,若有徒长用2 000mg/kg矮壮素喷施。早春日光温室(塑料棚)栽培番茄,定植时,室内外的气温都低,且室内光照不足,影响第1序花授粉受精,第1朵花往往畸形,可疏去,其余花朵可用10~15mg/kg的2,4-D蘸花,以保花保果;若用25~30mg/kg的防落素喷花,效果也很好。生长素处理时,浓度不能太大,且选择在晴天进行,以促进药液在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吸收。激素处理后,植株的新陈代谢活跃,营养物质向花果部分运输加快,必须加强肥水管理。

第1穗果坐住后,幼果迅速膨大时,要进行浇水追肥,促进果实发育,当果实由青转白时,浇第2次水并追肥,以后每隔5~6d浇1次水肥,盛果期还要增施磷、钾肥,在卷叶前可进行叶面喷施。浇水要均匀,不可忽大忽小,否则会出现空洞果和脐腐病。结果后期,温度很高,这时更不能缺水,否则会形成上部果实不饱满,品质差。结果期气温以25~26℃为宜,超过35℃生长不良,夜间温度以15~17℃为宜,超过20℃时植株呼吸作用强,消耗养分多,积累少,不利于果实发育。结果盛期,合适的地温为20~23℃,当外界气温不低于15℃时,可昼夜通风,高温季节可揭去薄膜。大棚内高湿、高温、光照较差时,极易引起番茄营养生长过旺、侧枝多,长得快,必须及时设立支架,整枝打杈,否则发生徒长,影响结果。打顶时,应在最后1穗果的上面留1~2片叶,以保障顶部果实所需的养分。为使坐果整齐,生长速度较一致,可以疏果,每穗保留4~5个好果,多余的疏掉,有利于早熟、丰产、优质。结果后期,要将植株下部老叶、黄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5病虫害防治

5.1番茄早疫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防治方法:轮作,床土消毒,高畦栽培,增施磷、钾肥;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隔9d喷1次,连续喷防3~4次;50%多菌灵粉剂600倍液或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每隔7d喷1次,连喷2~4次。

5.2番茄晚疫病

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防治方法: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温条件出现;选择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及时打杈;施用45%的百菌清烟剂预防或熏治,每次3 000~3 750g/hm2;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300mL,隔10d左右灌1次,连续灌3次。

6参考文献

[1] 白凤朝.番茄早春茬保护地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8(3):10.

猜你喜欢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HOME家系列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设施农业文摘
对喀左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的调查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