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秋延大棚栽培技术

2009-03-16 09:57缪圣魁蔡恒富熊水平万常庆程绍勇邓海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辣椒大棚栽培技术

缪圣魁 蔡恒富 熊水平 万常庆 程绍勇 邓海军

摘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作畦、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辣椒秋延大棚栽培技术,以期为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栽培技术;秋延;大棚

中图分类号S6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047-01

辣椒秋延大棚栽培,产品延期到春节前后上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新建县辣椒秋延大棚栽培发展较快,现根据多年实践实验,将辣椒秋延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抗性好、耐温品种,特别是抗病毒病,以避免苗期高温引发的病毒病危害;前中期选结果集中、果实膨大速度快的品种,有利于在一次性采收的情况下获得高产和大果实;熟性以早中熟为宜,如宫灯王、新宁五号、洛椒4号、洛椒8号。

2培育壮苗

2.1苗床准备

苗床要选择2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畦面宽1.4m,长度不限。提前翻晒、打碎、整平,在畦面撒施5cm厚的腐熟有机肥及复合肥500~600kg/hm2(尿素禁用),然后锄匀,形成10cm厚的土、粪混合层。

2.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8h,捞出漂浮籽,再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在阴凉处晾干即可播种。

2.3播种

秋延迟辣椒的最佳播期为7月中旬,晚熟品种宜早些,早熟品种宜晚些。播种量为8.3kg/hm2,稀播匀播,盖细土或细沙0.5~1.0cm,再盖稻草,第1水透浇,而后保持湿润。

2.4苗床管理

80%苗脱壳时应及时趁早晚揭草。出苗后要严格控制浇水,做好防晒防水,并严防雨水进入苗畦。如苗床湿度过大会导致立枯病和猝倒病发生;过分干旱可浇1~2次水,定植前7~10d停止浇水。为防止苗床病虫害发生,可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各1~2次。

3整地、作畦、定植

3.1整地作畦

辣椒根系弱,入土浅,要选择前茬为非茄科作物、排灌方便、经犁冬晒白的肥沃沙壤土田块。定植前2犁2耙后起畦,畦宽1.2m,包沟、畦高25~30cm,畦土细碎,畦面平整,畦面宽60cm。起畦时,施腐熟有机肥30t/hm2、复合肥450 kg/hm2、磷肥750kg/hm2作底肥,双行种植,株距30~40cm,约栽植5.25~6.00万株/hm2。

3.2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土温,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含水量比较稳定,畦土不易板结,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丛生,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整好地后覆盖地膜,盖膜时要把地膜拉紧压实,铺平铺正,四周用细土把薄膜压紧,过1~2d后定植。

3.3定植

一般以小苗定植为好,标准为4~5片真叶后到现顶蕾。栽苗时,在垄两侧半坡按穴距30~35cm挖穴,每穴单株,栽后用土把苗周围封严,垄上2行的距离为40cm,平均栽植5.25~7.50万株/hm2左右,视品种而定。栽后浇好定根水。

4田间管理

4.1浇水

棚内浇水不可过多,要干湿交替,见干再浇,每次水量不宜过大,以大半沟为宜。浇水后要加大放风,降低湿度。

4.2施肥

在底肥施足的基础上,苗期不再施肥,待门椒、对椒坐住后再适当补施速效肥料。可结合浇水施尿素150~225kg/hm2,每隔10~15d施肥1次。另外,可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用100倍尿素、200倍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

4.3严格整枝

门椒以下的侧枝长到2~4cm时,要全部摘除。在双株栽培的情况下,最好适当清除内膛弱枝,以利形成大果,每丛已坐住14~16个果,单株栽培每株坐住8~12个果时,要及时打顶,必要时还要清除部分上层小果,以利于形成均匀一致的大果。

4.4大棚管理

定植后到秋分(即9月15日)前,要加大放风,严防徒长,同时要严防雨淋,晚上一般不闭棚;国庆节前后正值开花坐果期,晚间要注意闭棚保温,使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仍要注意放风降温;霜降(10月15日)后应注意保温,白天减少放风,晚上严密覆盖;进入11月后,如准备延迟到春节元旦上市,则要在大棚内设2个小棚,晚上在小棚上加盖草苫,以利防寒,使果实继续充实和变红。也可在初冬时一次性采收青椒上市,不必加盖小棚,上冻前及时采收即可。

5病虫害防治

采用种子消毒及喷杀蚜虫防治病毒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防治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可用氧氯化铜800~1 000倍液淋根或58%金雷多米尔600倍液喷雾,并及时清理病株;如果是重茬地,可用600~800倍的甲霜铜药液在定植时每穴浇250mL进行预防,另在发棵期和结果期每隔7~10d喷洒1次。防治蚜虫可用高效大功臣2 000倍液喷杀,螨类可用克螨特1 000倍液防治。

6参考文献

[1] 唐燕运,李方华.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2):18,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辣椒大棚栽培技术
辣椒之争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大棚讲课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大棚蔬菜富乡亲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