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

2009-03-16 09:57倪恒东孙立志陈仁政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倪恒东 孙立志 陈仁政

摘要通过对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技术的研究,阐述了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55-01

镇稻10号为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具有品质好、丰产稳产、抗病力强、熟期适中、容易栽培的特点,适宜于多种栽培方式。2007年笔者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了镇稻10号的旱直播超高产配套技术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分述如下。

1基本情况

研究时间为2007年,地点在宝华镇栗庄村某农户责任田内,田块类型为沿江圩区冲田,土壤类型为沙潮土,肥力水平中上,面积1hm2,播种期6月6日,播量45kg/hm2,基本苗103.5万株/hm2;够苗期7月2日,苗数393万株/hm2;高峰苗7月21日,苗数528万株/hm2;抽穗期9月5日,成穗400.5万穗/hm2,成穗率75.8%;成熟期10月30日。

肥料运筹情况:施45%复合肥750kg/hm2作为基肥;6月16日施尿素180 kg/hm2作为分蘖肥;7月26日施氯化钾150kg/hm2作长粗肥;8月6日施尿素150kg/hm2、45%复合肥225kg/hm2作穗肥。

田间管理:播后第1次化除田面封杀,3~4叶第2次化除,以防除单子叶杂草为主。前期湿润出苗,2叶建立浅水层,适时烤田,后期浅水勤灌。

2产量表现

10月15日句容市专家自测,有效穗400.5万穗/hm2,总粒数120.9粒,实粒114.6粒,结实率94.8%,千粒重预估28g,理论产量12 850.5kg/hm2,比大面积生产(产量9 069kg/hm2)增产3 781.5kg/hm2,增幅41.7%。

3主要配套技术

3.1适时适量播种

适时适量播种是直播稻全苗、确保高产的关键技术。在相同条件下,直播稻总叶数比移栽稻少1~2片,全生育期缩短10~15d。因此,在温度许可的前提下,应尽量早播,以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营养生长量,提高产量。

考虑到镇稻10号的生育期长、熟期偏迟的特点(全生育期162d左右,属迟熟晚粳类型品种),直播栽培应尽量争取早播早苗,避免“寒露风”危害。句容市生产实践表明,镇稻10号直播栽培的最佳播期应掌握在6月10日前,某农户攻关田具体播期为6月6日,符合直播的最佳播期要求,为发挥镇稻10号的品种潜力奠定了季节基础。

根据直播稻没有秧苗期、分蘖节位低、分蘖势强、分蘖期长,极易形成超大群体的特点,应适当降低播量。某农户攻关田根据基本苗105万株/hm2的指标要求,按成苗率65%左右计,理论用种量为43.5kg/hm2,实际用种量为45.0kg/hm2,达到了精量半精量播种的要求。

3.2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及时进行播后化除

旱直播稻对整地要求不是很严,但整地质量高有利于早出苗、出全苗。某农户攻关田6月1日在前茬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了清茬免耕晒伐,播种时施用45%复合肥750kg/hm2,稻种经48h药剂浸泡处理后再播种,播种后用免耕盖麦机及时进行覆盖,进行了沟系配套,土壤封闭化除用36%水旱灵1 950~2 250mL/hm2,对水450~600kg/hm2均匀细喷雾,实施田面封杀。播种质量达到了“适期、足肥、田平、沟畅、化除配套”的要求。

3.3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平衡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根据“旱立苗,湿分蘖”的原则,播后一般沟灌窨墒,满足种子发芽出苗需水;秧苗三叶期结合第2次化除建立浅水层,以促进分蘖发棵;当苗数达穗数的70%~80%,及时放水搁田,以后以湿润灌溉为主,抽穗期建立水层,确保抽穗安全,抽穗后干湿交替直至成熟收获。

根据直播稻的需肥特殊性,某农户攻关田均采取平衡促进施肥法,总施肥量为纯N 275.55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1∶0.45∶0.78,具体运筹采取“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施促花肥,稳施保花肥”的策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6月16日秧苗四叶期施180kg/hm2尿素作分蘖肥;为了增强后期抗倒能力,于7月26日施氯化钾150kg/hm2作长粗肥;促花肥于8月6日施尿素150kg/hm2、45%复合肥225kg/hm2,不仅满足了水稻长穗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而且进一步增强稻株后期抗病抗倒伏能力。

3.4抓好病虫害防治

某农户攻关田根据直播稻的生态环境与病虫发生特点,在抓好常规防治的基础上,加强了苗期条纹叶枯病、稻蓟马、稻象甲和中后期纹枯病、稻瘟病和纵卷叶虫、螟虫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危害,降低了损失,促进了高产优质。

4结论

超高产研究表明,镇稻10号在宝华镇沿江圩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适合直播种植;进行产量10 5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栽培是可行的。在栽培技术上,要注意发挥镇稻10号的大穗优势;并根据其生育期较长以及抗病、抗倒伏能力弱的特性,做好生产技术措施调整与配套工作。

5参考文献

[1] 龚剑霞,辛学俊.镇稻10号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装备技术,2008(4):26-27.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