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

2009-03-16 09:57刘福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玉米

刘福久

摘要玉米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整地、选种、施肥、播种、管理、收获六个环节,对玉米大田生产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指导玉米大田生产。

关键词玉米;大田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64-01

1整地

1.1合理轮作选好茬,旋翻深松细整地

玉米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目前,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春玉米只占10%左右,其前茬一般为棉花、甘薯等作物,这些地块一般要进行冬耕晒垡,开春后再进行精耕细耙2~3次,结合使用有机肥使土壤达到耕层深厚、土质疏松。夏玉米前茬一般为小麦,由于作物连作茬口紧,一般要求旋耕起垄(也有少数板茬点播),整地质量不如春玉米高。从土地的种养结合角度考虑,在连作几年以后应考虑轮作歇茬,以达到加深耕层、培肥土壤的目的。

1.2平整细碎标准高,保墒更利把水蓄

土地精耕细作、平整细碎,既利于玉米根系生长,也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

2选种

2.1择优选种忌越区,贪青晚熟不可取

玉米种产地与种植地经纬度要大致相同,因日照长短、温差高低不同,会造成大田玉米提前或推迟抽穗成熟,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购种时引种单位更要抱着对百姓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农民自己买种时也要多加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2播前先试发芽率,精密播种成本低

在播种前要根据包装上说明做好发芽试验,玉米种正常芽率为85%以上,如果芽率低于85%,则说明种子有问题,应抓紧调换,切莫到播种后发现出苗少再去找种子公司,那样已经延误时间了。播种时一般2粒/穴即可,这样既保证全苗,也能节约种子用量,可节约种子15~22.5kg/hm2

3施肥

3.1因需测土配良方,平衡施肥增地力

搞好配方施肥,请当地农技站或土肥站对种植的地块土壤进行取样化验,测出平衡施肥方案,按照专家给出的配方表进行合理施肥,这样既可增肥、增力;又可减少成本,确实事半功倍。

3.2农肥化肥配一起,看清真假莫大意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一般有机肥用作基肥在整地时施入,因为有机肥肥效释放慢需早施,同时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值得大力提倡。现在有很多地块很少施用有机肥,几乎成了“卫生田”,长此以往会形成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理化性状。这样的结果是使化肥越施越多,且病虫害逐年加重,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实不可取。另外,购肥时一定要到正规厂家或农资连锁店购买,真正用上放心肥,以免上当。

4播种

4.1包衣处理防病虫,催芽座水保苗率

玉米播前进行包衣处理,现已被广大农户所接受。它的好处是: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含有微肥的剂型还可以防止作物缺素症等。总之,使用包衣剂花钱少、效果好,值得提倡。方法是按包衣剂说明将玉米放在特定容器内,再将包衣剂放到玉米种上进行快速搅拌,直至所有玉米种都均匀染上包衣剂为止,晾干后即可播种。

4.2把握农时适时播,密度合理定株距

适时播种,早得全苗,对玉米大田生产至关重要。玉米属高秆作物,根据其株型可分为紧凑型(如郑单958)、半紧凑型(如农大108)等。对于紧凑型品种密度可保持7.5万株/hm2,半紧凑型品种密度可保持6万株/hm2,一般要求高垄双行种植。

5管理

5.1查田补种要及时,病老弱苗早分离

玉米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一般玉米长到2叶1心时即可间苗,长到5叶1心时即可定苗。间、定苗时要及时将病苗、老苗、弱苗拔除,力争做到苗全、苗壮。

5.2铲地中耕不可少,灭草增温更有利

玉米定苗以后,就要及时进行中耕。中耕的好处是除草、保墒、提温,一般应中耕2~3次,每隔7~10d进行1次。

5.3拔节追肥必深施,量足助长要牢记

玉米一生需肥量较大,因此一般要求2次施肥。第1次是播后20~25d追施拔节肥,一般施尿素225kg/hm2、二铵150kg/hm2、钾肥120kg/hm2,混匀追施。第2次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穂肥(播后45d左右),根据玉米长势施尿素300~450kg/hm2或碳铵900~1 200kg/hm2,追肥时一定深施覆土,提高肥料利用率。

5.4病虫防治不可少,低毒农药勤使用

苗期以防治地老虎为重点,确保全苗。在玉米粗缩病、花叶矮缩病发生区应避开褐飞虱、蚜虫的发生盛期,并及时防治好两虫,切断虫源体,防治病毒病的传播蔓延。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连喷2次,每次间隔7d。中后期要防治好玉米螟、粘虫、红蜘蛛、蚜虫及大小叶斑病等病虫害,治虫药剂可用20%三唑磷1 500 mL/hm2+4.5%高效氯氰菊酯9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防病药剂可用50%多菌灵1 5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连喷2次,每次间隔7d。在使用农药时要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因为高毒农药一是毒性大,容易造成人、畜中毒;二是残效期长容易滞留粮食作物体内,人、畜食后极易造成危害,导致人、畜致病。

5.5正确使用调节剂,搞好化控促高产

由于天气影响及前期玉米氮肥施用量较大,容易引起植株徒长、节间过长现象,影响玉米结实或造成倒伏,搞好化学调控十分必要。用药时间选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国光牌玉米矮丰15袋/hm2对水750kg/hm2喷雾,连喷2次,每次间隔7d。注意用药要严格按照标准,不得随意增减用量,因为量大会影响玉米生长,量少则达不到化控效果。

6收获

6.1蜡熟末期扒皮晒,提质促熟水分低

一般玉米在果穗苞叶发黄后10d左右即可收获,收获后将玉米扒皮晾晒,待晾干后即可脱离。晾晒的好处是提高玉米品质,促进后熟作用。

6.2完熟收获快入场,晒干水分再脱粒

对于高淀粉玉米一般以收获籽粒为目的,可在充分成熟时收获,收获后扒皮上场晾晒,晒干后再行脱粒装袋。

7参考文献

[1] 栾春荣,王书勤.鲜食糯玉米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J].玉米科学,2004(S1):86-87+90.

猜你喜欢
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福利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凶器是玉米
玉米的胡须
碾玉米
最饱满的玉米
3月16日各地玉米报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