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稻田养殖技术

2009-03-16 09:57冯微微丁玉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

冯微微 丁玉珍

摘要从稻田的选择、田间工程建设、稚虾培育、虾种放养、铒料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稻田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以期为罗氏沼虾的稻田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稻田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217-01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稻田养殖品种的逐步优化调整,稻田养殖罗氏沼虾已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前景。现将罗氏沼虾的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稻田选择

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没有工业污染;田埂、田面不渗不漏,保水性能好;土质以粘壤土为宜,土壤肥力强;通电通路通讯方便,苗种饲料等便于运进,商品虾便于运出,信息比较通畅。每块稻田面积大小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以0.53~0.67hm2为宜。为了便于统一供水、供种、用药、治虫,提高规模经营经济效益,最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选择集中连片稻田,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2田间工程建设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田间工程建设工艺多种多样,目前多采用“回”、“十”、“井”等结构,应坚持因地制宜,以建设宽沟式田间工程为主,其他形式为铺,可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4~6m、深1.2~1.5m的环形沟,并利用一段环形沟加宽,挖成宽8~10m、深1.5m以上的暂养池,也可把田头塘、排水沟等纳进去,统筹规划。养虾沟、暂养池占稻田总面积的20%~25%。同时,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水口要用密眼网封好,排水的基部要夯实,严防进水时带入敌害生物。

3稚虾培育

罗氏沼虾苗出池规格为0.8cm左右。目前,罗氏沼虾的养殖都采用将虾苗育成虾种后再放入大水面中。实践证明,直接投放虾苗,由于苗体弱,适应能力差,因而成活率低,一般不采用。虾苗的暂养有2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加宽后的环沟作为暂养池,面积在150~200m2,环沟两端用0.8mm大小的网目作拦网,放苗密度600~800尾/m2;另一种是网箱培育,网箱的规格为6~8m2/只,放苗密度为2 000~2 500尾/m2,选择一段稻田虾沟或条件较好的小池塘,将网箱置于水中。上述2种方法的水体均需严格清池消毒,施足基肥培育水质。长江中下游地区虾苗5月投放,放养时水温要在0℃以上,方法是将虾苗袋放在环沟水中20min,待袋内水温与池水基本一致拆袋放苗。放苗第2天开始喂食。头2d每万尾每天喂鸡蛋2只,用40目筛绢网将煮离的鸡蛋黄在水中挤压滤渣,调成稀糊状后均匀泼洒在环沟四周,3次/d,早上8时、傍晚、晚上9时各投喂1次。3~5d后改喂黄豆浆为主,每天用黄豆22.5kg/hm2,黄豆浆要掺水煮熟,在投喂时加入鱼糜,每万尾加鱼糜1.5kg左右。在稚虾培育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投入浮萍、苦草等水生植物。经过7~10d的强化培育,稚虾长到1.1~1.5cm,即可放入养虾沟,进行商品虾养殖。

4虾种放养

4.1清沟消毒

虾种放养前20~25d,进行清沟消毒。取生石灰1 125~1 500kg/hm2用水化开或用清塘净1份全池泼洒,以杀灭有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进水。

4.2施足基肥

虾沟进水后,水深保持0.6~0.8m,施畜禽等有机肥15~30t/hm2。稻田养殖要坚持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的原则把水质培育好,为虾种下塘准备大量适口饵料。

4.3移栽水生植物

罗氏沼虾喜欢栖息在水草丛中,故应在虾种放养前移栽好马来眼子菜、依绿藻、苦草、浮萍等水生植物,水草的覆盖面应占虾沟面积的1/2,为虾种或虾苗提供良好的栖息生长环境。

4.4虾种的放养量

虾种的放养密度随稻田条件、养殖技术以及计划达到的产量而定。通常计划稻田平均产成虾在300kg/hm2以上的,可放1.1~1.5cm的虾种3万尾/hm2;规格在3cm的虾种可放2.25万尾/hm2;要求稻田产成虾在450kg/hm2左右的则应放虾种4.5万尾/hm2左右;产成虾750kg/hm2以上可放虾种9万尾/hm2

5饵料投喂

5.1营养要求

罗氏沼虾虽然是杂食性动物,但尤喜食动物性饵料,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在幼虾饲养期,要求投喂的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成虾养殖期要求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在饵料的组合与选择上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如用螺蛳蚌肉投喂,每长1kg虾,要消耗螺蛳15~20kg(带壳)、配合饲料1.5kg;以小杂鱼为主的,每长1kg虾要消耗小杂鱼12kg左右。

5.2投喂方法

罗氏沼虾在适宜生长温度下,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大,生长快,需要的饵料量多。因此,在饲喂过程中,要坚持定量、定质、多点、分次投喂,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及虾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掌握合理的投喂量。

一般情况下每天应投喂3次,上午、下午、晚上各1次。

日投喂量,稚虾下塘15d内可按池虾体重的60%安排;15~30d内,可调整为40%;60d内可降为10%~15%;120d内可降到6%~8%;以后可按5%掌握;10月再调低到3%。上午和下午可喂全天饵料量的1/2,晚上占50%。幼虾通常在池边草丛活动,随着身体不断长大,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故放养初期,饵料的投喂应以浅水区为主,以后逐步向深水区推进。

罗氏沼虾有避强光及昼伏夜出的习性,因而白天饵料投深水区,下午、晚上则应投浅水区。罗氏沼虾具有争食的习性,且活动范围不大,饵料要多点均匀投喂,使每只虾都能吃到。

6水质管理

罗氏沼虾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的水域里生活。适宜水质的主要参数为:pH值7.5~8.5、溶解氧5~6mg/L以上、透明度40cm左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2方面进行调控:一是根据罗氏沼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来控制水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培养天然饵料,水深通常控制在0.6m左右,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7月水深可加到1m,8~9月高温季节水位可逐步加到1.5m左右;二是根据季节天气及水质变化来监控水质,8月、9月既是高温季节,又是多雨台风季节,水质极易变化。因而在生产过程中,每10~15d换1次水,每次换水1/3,平时发现水质过浓,应及时冲水或使用增氧机,以保持池水处于肥活、嫩爽、溶氧充足的状态。

7日常管理与病害防治

坚持早、晚各巡田1次,特别是晚上要仔细检查虾的吃食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技术措施,稻田中的水鸟、水蛇、黄鳝、乌鳢、螯虾对沼虾的危害较大,应及时捕捉或驱赶。稻田养虾因其密度较稀,注排水及时,虾的发病率不高,一般每隔15d用生石灰泼洒1次,可预防虾病发生。随着稻田养虾密度增大,也开始出现一些虾病,较常见的有细菌黑斑病、霉菌性黑鳃病、丝状藻类附生等。黑斑病一般发生在幼虾至成虾前期,可用5~10mg/kg呋喃类药物或0.5mg/kg高锰酸钾全池泼洒;黑鳃病大多是因水质恶化引起,可用10mg/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丝状藻类附生可用0.5~0.7mg/kg硫酸铜泼洒。

8罗氏沼虾的收获

罗氏沼虾通常在10月中下旬水温降到18℃时开始收获。总的应掌握2点:一是根据气候变化确定捕捞期,气温偏高,适当推迟,选择凉爽天起捕;特别不宜在水温降到16℃以下捕捞,遇寒潮罗氏沼虾会冻死。二是采用塑料大棚温室暂养成虾,避开上市高峰,以提高养虾的经济收入。

罗氏沼虾的捕捞方法:一是用鱼种网在虾沟内围捕;二是在排水口设网,放水捕虾;三是排干虾沟内水,进行干沟捕虾。上述3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起捕率可达100%。捕起来的虾应立即称重过数,用网箱等工具进行暂养,根据市场行情销售。

9参考文献

[1] 杨国梁.罗氏沼虾人工育苗及养殖新技术(下)[J].科学养鱼,2008(12):12-14.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
广西钦州钦南区稻田鱼虾套养基地技术小结和发展思考
肉牛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效果
草鱼高产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白山羊养殖技术指导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