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中的特质

2009-03-16 04:00徐越湘
艺海 2009年2期
关键词:古典艺术艺术创作创作

徐越湘

古典(classic)一词起源于class,它包含了古代、典雅、经典等多层意义。古典艺术作品通常是古代所流传下来的,大多为人类历史某一时期内的真宗或典范之代表,是历经了历史筛选、积淀的经典之作。近代的文法学家将古典艺术作品的外延确定为:可以作为典范的古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这些流传至今的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其主要涉及到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个领域之中。由于古典艺术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各不相同,使得它们都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代表了各不相同的艺术创作流派和艺术创作思想。尽管诸多的西方古典艺术作品特点各有千秋,然而,它们之中也并非是截然不同,毫无规律可循的。

1、尊重传统,崇尚理性

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中主要沿袭了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时期所形成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推崇传统性的创作手法,以追求理性美为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客观事物(人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提炼为最基础的创作方法,这些古典艺术作品之中最根本的特点和最为醒目的特点便是其无处不在的传统性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了西方古典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目的和创作发展趋势,使得古典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呈现出真实、生动、高贵、典雅、严谨、明晰、纯净、明丽等审美特点。无论是美术领域,还是在音乐领域中,西方古典艺术作品创作者大都对艺术创作的目标主要是将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共性理想美的显现相结合这一创作原则表示了不同程度的认同,也喜好从传统神话、宗教、历史典故中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并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题材。他们不约而同地力求避免使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西方古典美术作品的明丽的画面和古典音乐作品的流畅旋律都会比较内敛,而很少显露出强烈的个性特征。

以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为例,无论是“复调之父”巴赫、“交响乐之父”海顿,还是“音乐神童”莫扎特、“音乐圣人”贝多芬,他们的音乐作品都体现出理性化、程式化和逻辑性特点。如:莫扎特的《C大调协奏曲》与巴赫的“循走曲”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理性地遵循着音乐创作中的种种潜规则,音乐的各种创作元素被有规律地安插在作品之中,建立起一种欲攻而不破的程式化形式,其严密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令后世望尘莫及,并对其肃然起敬。

2、西方古典艺术作品具有贵族性与权威性并存的特点

一般而言,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中大都体现出了一种高雅圣洁、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作为西方艺术作品的典范之作,古典艺术作品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艺术领域中的经典,更集中反映了西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思想精髓,是人类在其精神领域中创作的优秀文化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

由于西方古典艺术作品创作者大都服务于其生活当代的统治阶层,很多著名的音乐大师与美术大师还有过“宫廷御用”的工作和生活背景,因此,在古典艺术中公众性问题并不为人们所关注,西方古典艺术创作者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其所生活时代的统治阶级。在其创作过程中,这些艺术创作者在其所受到的个人主观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个人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必然会尽力达到聘用、供养他们的权贵阶层、精英人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为满足其在私密范围的窄众圈内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自恋性需求,创作出体现宗教性、政治性、赞美性(对高大全形象)等特点,并适应社会上流阶层所尊崇的,具有独具一格的,贵族气质的艺术作品。这一气质的客观存在又使得这些古典艺术作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权威性,进而提升了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整个西方艺术领域的变迁方向,影响了非贵族阶层的市井文化的变更内容。

3、 遵循形式,讲求结构感,推崇均衡、匀称的审美标准

受社会变革和时代潮流变化趋势的影响,西方社会中不断掀起社会大革命事件,其精神领域中的重心和中心不断转移、革新。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人们开始尝试着借助于古典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及其作品中的严谨性来展现、宣传和拓展西方社会革命中所推崇的英雄气质。

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和古典美术作品中均以均衡、匀称为审美标准,并择以不同的表现途径,乐此不疲地表现着其各自的艺术内涵。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反复运用了协和的音响、对称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来表现其深厚的艺术内涵,如: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风格作品就是借助于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主题动机发展等多种作曲技法来显示其创作作品结构的均衡、匀称之美。与此同时,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往往都对音乐作品能在演奏(唱)过程中真实再现出艺术原著中的最初设想设置了最大的期待值。因此,西方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会极其明确地标明所要求的音高、节奏、力度、速度,以及演奏乐器和演奏技法,以此来促使古典艺术作品的表演者能在演奏(唱)过程能将作品的艺术内涵的再现程度精确到毫厘。这些经典之作无论是在音响的单纯度、节奏的律动感上,还是在音乐的情绪风格上都旗帜鲜明地表现出了其遵循形式,讲求结构感的特性,证实了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中推崇均衡、匀称的审美准则。

西方古典美术作品则是通过古希腊的人物形象、精准的笔触和古典的环境等方面来着手描绘艺术内涵。如:作为法国古典美术的代表人物大卫便非常强调艺术作品中的结构的严谨性、典雅性和均衡性。当他在刻画马拉、拿破仑等具有典型性价值的历史人物时,始终不忘赋予艺术形象以古希腊式和古罗马式所特有的艺术气质。除大卫外,安格尔的《瓦平松浴女》直接继承了大卫的细腻、准确的笔触,是成功地体现了西方古典风格的人物形象与表现手法的典范之作。

4、以模仿、承袭为主的西方古典艺术作品缺乏批判性、先锋性的特点

由于西方古典艺术作品受到了其创作者及其产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与现当代艺术相比,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中多采用模仿、承袭的方式循规蹈矩地进行歌颂性、赞美性地创作,它们所推崇的审美核心——还原客观美和展示美的结果,普遍反映出缺乏思想的批判性、先锋性和前沿的激进性特点。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使诸多西方古典艺术作品在问世之后,并不能吸引住社会各层面对当时艺术形态和艺术发展态势的质疑、批判,更无法引发人们对其进行具有前瞻性的、激烈的思辨讨论,这一矛盾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消极意识形态与积极意识形态的对抗力量,使得古典艺术作品的发展不能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中得到质的突破。

在人类艺术发展历程中,对西方古典艺术作品的每一次革新及其各个流派进行深入探讨和系统地分析,是一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性研究工作。人们在对这些集众家之所长的,灌注了人类思想精华的古典艺术作品的相似之处进行总结和对其所拥有的不同风格进行剖析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加贴近并领略到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神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改善、塑造,形成自成一体的、全新的艺术创作风格,树立符合当代人类思想发展潮流的艺术创作理念,最终实现推动全人类艺术事业的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古典艺术艺术创作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古典艺术审美——闽南古厝特色窗格
《一墙之隔》创作谈
探讨古典艺术在当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古典艺术欣赏 厉王?簋
汉唐古典舞教学初探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