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009-03-18 07:59何益龙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文情感思维

何益龙

中学语文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在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实践近三十年,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积极领会并有效贯彻和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关注心灵,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内心情感世界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的教与被教的关系。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在生活中,老师则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知音,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朋友,从而关注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心灵成长及变化,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引导。如通过《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通过《藤野先生》、《我的老师》等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师爱的可敬、可贵与人间的真情;还可通过与学生一起赏析品味诗词,让学生体会山川田园景致的美妙。通过这些学习,让作品中体现出的丰富情感,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春风萌动江南,绽放在学生的心间;如春雷震响天地,回荡在学生的心头。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感受,体验作品中形象,体验生活,体验万物,还要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情怀与思想。通过审美体验,展现出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空间;通过审美体验,促使学生自发地调动心理潜能,调节好与对象( 自然、别人、生活、社会等) 的关系,能够多存一份厚道,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对世界充满爱心。

二、以情冶情,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美不是孤立的,它是具体情感的升华。生命个体体验到艺术品的普遍情感和美感,能激活被压抑到无意识层的心理潜流,从而使卑下变得高尚,不再表现带有食宿龌龊功利的喜怒哀乐,而是体验着人的属人的情感。好作品都包含了作家的情感,包括了对人类或生命本身的关怀,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作品背后作家创造的情感力量和人格魅力,以情冶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散步》一文,写了一家四口人散步时互相关爱的情景,很是感人,四个人都有美好的心灵, 都各自承担着家庭的一份责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分析各自的形象特点,分析他们担负的家庭责任, 说说自己喜爱文中的哪个角色。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同或角色超越,将来你是否愿意做这样的父亲,或是做这样的母亲,或是做这样的奶奶,将来你希望自己怎样教育小孩,教育出怎样的一个小孩。让学生主动设计未来自我的形象,思考感受个人在家庭中、在集体中、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并逐步形成自己对真善美的看法和追求目标的价值观念。

三、激发思维,促进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当学生逐步拥有丰富的内心情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思维发展,进而使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恰当质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表现手段。质疑是发现问题的信号,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有了疑问,学生就不再依赖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不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的影响,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敢于用一种新颖的、充满睿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力求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质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 调控教师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更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学生想问、敢问却不一定会问,在课堂上提不出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并不代表学生都会了,都懂了,而可能是学生不会问问题,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方法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有效的活跃起来,主动去思考问什么、怎么问。在思考和发问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特性和独有的魅力。同时,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具体,不要模棱两可,不要过于抽象,要难易适中,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一定要让学生能够明确老师所提问题的意图。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就语文课的性质而言的,语文课也是文学课。而文学的功用在哪里?文学是与人的精神、心灵共通的,无论是优秀的还是劣质的文学作品都会影响人的思想,或把人引向真善美,或把人引向假丑恶,这就是文学的熏陶教化功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学始终是作为“文以载道”而被读书人孜孜追求。所以,从某种角度说,古人的精神世界比我们充实纯洁,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便是一个证明。但是如今,我们要彻底的抛弃孔乙己似的精神底子而重新构建新时代的精神底子。因此,文学可谓任重道远。二是对中学语文课的任务而言的。如果说小学阶段以识字为主要任务,重在“工具”,那么到了中学阶段,语文课就应该是以鉴赏为主,重在“人文”,注重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引领。

总之,语文教学要承担起人文教育功能,其责任不言而喻。钱教授提出的要加强语文教育的人文功能,其实质是道破了当今语文教育的困惑和尴尬所在——这是一个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极待提高的时代,若不趁早重建人文家园,后果危矣!但教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坚持“ 求真、崇善、尚美”的人文教育理念, 真正担负起人文教育的重要职责,并发挥其功能,人文价值的诉求才会体现出它应有的本然与应然,这是时代的呼唤!

四川省阆中市思依中学(6374000)

猜你喜欢
人文情感思维
人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