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设置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2009-03-20 07:14
考试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规定性写作技巧开放性

晏 鵁

1.引言

写作任务的设计一直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所探究的重点问题。蔡兰珍(2001)归纳了我国大学英语写作任务常见的四种形式:巩固型写作、操练型写作、模仿型写作和交际型写作。陈彗媛和吴旭东(1998)提出,我们在设计写作任务时,应该注意任务难度与任务条件对EFL写作的影响。而蔡基刚(2002)关于写作任务设计的观点是:中国写生写作中出现的内容贫乏、连贯性差、语言干瘪、汉语式结构等突出问题,都与英语考试中写作考项的字数要求、命题形式和评分标准有关。很显然,目前学界对英语写作任务设计的看法各异,但它们大多强调写作任务的设计对英语写作成绩与结果的影响,至于任务设计还会影响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其他哪几个方面却未有详尽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写作任务的设计作进一步的探索,包括两个核心问题:题目的开放程度对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是否有区别?题目的设置对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其他方面是否构成影响?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研究分为四个步骤:(1)安排受试学生分别完成开放性写作和规定性写作各一篇,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获得两篇文章的得分;(2)受试学生做调查问卷(包括五级量表题及开放式问答题),反映写作题目设置开放程度对自己写作兴趣、写作的思想性、人文性及技巧性的影响;(3)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量表数据进行描述和统计处理。

2.2 研究对象。

参加受试的对象是某省级重点高中三年级两个自然班学生,共56人。受试对象被分为两组,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各28人。学生在高中学过近三年的英语,具备了较扎实的英语写作基本功。实验组的写作训练多为开放性的写作任务,而对照组则加强规定性的写作要求。由于受试任务不受学习者个人差异的影响,因此,涉及个人差异的因素如:情感、动机等都未加控制。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学生方面采用的问卷调查;二是对学生两篇写作的总体成绩及思想性、人文性和技巧性等细节的得分情况。两位教师分别对作文进行了批阅,他们的评分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开放性写作与规定性写作的评分者信度值分别为0.761和0.576)。其中,为了不给学生造成任何有关写作题目设置的心理暗示,问卷调查安排在两篇写作结束以后进行。

3.结果

3.1 开放性与规定性题目设置对写作成绩的影响。

从结果来看,在开放型写作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中,df=54,t(54)0.05=2.009,t(54)0.01=2.678,由于3.353**>2.678,则P≤0.01,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开放性写作成绩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而在规定性写作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中,0.548<2.009,则P>0.05,表明两组被试的规定性写作成绩的差异不显著(参见表一)。表1:

也就是说,规定性写作题目的设置在反映被试语言水平的差异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开放性写作题目则能更好地挖掘被试的写作潜力,反映其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这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写作话题的开放程度对英语写作的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3.2 开放性与规定性题目设置对写作兴趣的影响。

调查显示,被试学生普遍认为开放性写作题目对他们的写作兴趣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它能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开放题素材中得到43次提及)。有学生认为“开放性写作题目能够提供更多发挥的空间”“让我思路比较开阔,更能畅所欲言”“更能显示我的思维的创造性”;其次,开放性题目能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在开放题素材中得到41次提及)。他们表示“开放性写作题目使我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一点去写,从而在写作中始终保持积极自信的态度”“它让我的写作擅长面有了用武之地,有成就感”。而对于规定性写作题目,被试学生普遍认为“局限了我的思维”“能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小”或者“在写作过程中我时时会考虑是否紧扣题目的规定,影响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有些句子想写而不敢写”。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也提到,这类规定性题目“在平时训练时有利于写作结构的合理化”。

3.3 开放性与规定性题目设置对写作的创新思想及人文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意到了由写作步骤构成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人可以参与操作的显性过程,而忽略了发生在作者本身,更确切地说是发生在作者内心的隐性的、写作意义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演变代表了一个人的思想及人文意识形态的构成,其中充满着作者与读者、意义与语言、思维与表达的循环交互。了解并掌握题目设置对英语写作的创新思想及人文性的影响正是要强调教学中对写作的隐性过程的把握。

从结果看,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开放性题目对被试在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性及人文性的影响显著,而规定性题目对被试写作内容的思想性及人文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被试学生在宽松的条件下,面对能够自由发挥的熟悉内容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够促使他们根据意义思考语言、选择语言表达,使语言为意义服务,在使用中完成语言的意义与形式的融合。而规定性题目有着明确的写作要求和框架,学生只要按照所规定的提纲线索完成即定的内容就可以了,很难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写作的显性过程要强于隐性过程,其思想性及人文性就难以保障了。

3.4 开放性与规定性题目设置对写作的技巧性的影响。

本研究对被试写作技巧的评判是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评分标准进行的,即内容切题(指标1)、表达清楚(指标2)、文字连贯(指标3)、语言规范(指标3)。由教师分别对被试的开放性写作技巧和规定性写作技巧进行细节评分,结果如表3:

经过卡方检验,只有指标2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开放性写作技巧与规定性写作技巧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ⅹ=5.78*,P=0.02。说明开放性题目设置与规定性题目设置对被试的写作技巧没有显著影响,学生在结构安排、段落承接、语法词汇及语言表达上的发挥基本保持一致。

4.结果讨论

4.1 关于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过于强调规定性写作题目与技巧,这样会使学生误认为英语写作是为了训练写作技巧,是先有形式再有内容,导致在写作中脱离真实意义,机械地套用写作程式,把写作变成了一种公式化行为,不是在表达思想意义,而是为写作而写作。长期以往,学生的写作就变得机械、乏味了。很显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对意义的关注。从问卷调查及开放式问答的结果看,学生认为写作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有话要说和有话可说。因此,在英语写作题目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运用开放性写作题材,让写作内容与题目的设置尽可能地贴近学生,使得写作成为生活体验和生活思考的结果,从而把学生的写作关注点带到写作意义中去,使学生把写作变成对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向别人传达自己内心真实意图的途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站在表意的角度让自己把话说对说好,还原写作的真实面目,同时,写作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4.2 关于写作的思想性及人文性。

规定性题目由于题材及篇章字数的限定,学生的写作容易变成对观点的机械记录,关注的中心是语言本身而不是使用语言的目的,如果加之教师对形式的关注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成稿的重视胜过对过程的重视,那么,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去编去凑,写作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就无从谈起了。实际上,写作是一种创造行为,不同的人写的文章应反映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是由思想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尤其是平时的训练中,应多设置开放性的写作话题,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强调探索意义的隐性写作过程,使他们在写作表达中充分运用作者与读者、意义与语言、思维与表达的循环交互,围绕意义进行语言、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使语言的表达和写作技巧随着意义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4.3 关于写作的技巧性。

规定性写作题目的设置由于篇章结构及字数的要求,学生往往会尽量考虑其特定模式和规范,所反映出来的写作技巧也相对较高,因此,规定性写作题目的设置也是重点训练学生基本写作技巧的办法之一。学生应该写篇幅适当较短的文章,这样,可以避免犯同样的语言错误,教师也可以认真批阅作文中的每一个句子。其言下之意为教师和学生在短篇文章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写作的技巧问题。

5.结语

通过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调查分析,题目设置的开放性程度对英语写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除了写作成绩以外,它还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及写作技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调查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有着以下启示:开放性写作题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规定性题目则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因此,写作训练题目应该兼顾开放性与规定性,取长补短,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

[2]陈惠媛,吴旭东.任务难度与任务条件对EFL写作的影响[J].现代外语,1998,2.

[3]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规定性写作技巧开放性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价值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