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的四百年戏缘

2009-03-24 04:31穆凡中
艺术百家 2009年1期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穆凡中(1936- ),男,汉,山东人,澳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特别行政区戏剧家协会主席,顾问,研究员。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澳门戏剧家协会,澳门特别行政区 999078)

摘 要:从“大三巴”的四百年戏缘以及澳门戏剧发展轨迹,都不难发现,澳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剧,体现的也是一种“中西交汇、相生共融”这样一种特色。

关键词:澳门戏剧;中西文化交流;戏剧研究

中图分类号:J809文献标识码:A

一、澳门有座“大三巴”

“大三巴”是葡萄牙天主教来华传教的第一座教堂。它的真正的名字是“圣保禄教堂”(SAO PAULO),广东话译音“三巴寺”。“巴”即是寺,于是在中国的古籍中也把“圣保禄教堂”叫“三巴寺”,如清代印光任的《澳门记略》就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澳门的地理条件,西方罗马教中的耶稣会士于公元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来到中国,便以澳门为基地,深入我国东南沿海及内地展开传教活动,并于1565年建起了圣保禄教堂。这座教堂建成三十年后——1595年(明万历34年)遭大火焚毁。重修后又遭一次火灾。后来由神父拉宾设计,于1637年(崇祯11年)建成雕工精美、巍峨社观的大三巴寺——圣保禄教堂。不知何故,这座教堂于1835年(道光15年)又遭大火,烧得只剩下用巨石精雕垒成的、最珍贵的教堂前壁——澳门人称之为“大三巴”牌坊。

历尽沧桑,“大三巴”成为澳门城市标志、著名古迹。2005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二、最早的校园戏剧

与“大三巴”——圣保禄教堂同属耶稣会的是:为培养大量入华传教士、于1594年创立的圣保禄书院。这是当时亚州的首座西式大学。这座书院还吸收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如清代名画家、常州吴渔山便在这书院留过学。这座书院戏剧活动很活跃,1596年1月16日的《澳门圣保禄学院年报》便记载了一次演剧情况:

圣母献瞻节那一天,公演了一场悲剧。。主角由一年级的教师担任,其余角色由学生扮演,剧情叙述信仰如何战胜了日本的迫害。演出在本院门口的台阶上进行,结果吸引了全城的百姓观看,将三巴寺前面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演出如此精彩,毫不逊色于任何大学的水平。因为主要剧情用拉丁文演出,为了使不懂拉丁文的观众能够欣赏,还特意制作了中文对白……同时配上音乐和伴唱,令所有的人均非常满意。(《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作者:李向玉;澳门日报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1604年1月27日的《圣保禄学院年报》记载了另一次戏剧演出:

本来这一喜剧如往年那样,是为欢迎中国主教莅临而演的,但是今年似乎是为了娱乐本城居民。因为市民们为荷兰人给他们造成的巨大损失而沮丧,荷兰人刚剽掠了澳门的三艘货船……(数据源同上)

从这两段记载看:

1.这种演出已经不是学院师生自娱自乐的活动了。观众包括大批澳门市民,带有一种“公演”性质。

2.悲剧、一喜剧,内容都与澳门社会生活有关,已经不是宗教剧性质了。

3.剧中“特意制作了中文对白”,可以证明这学院师生具有良好的中文水平,或是中国学生直接参加了演出。

4.剧中“中文对白”“同侍配上音乐和伴唱”说明这可能是以对白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

中国话剧史以1907年出现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为中国话剧开端,但圣保禄书院的两次演出都比东京留日学生的演出早300年,这大概是中国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西方戏剧。

圣保禄书院的演出也可以说是中国土地上最早的校园戏剧。

三、“大三巴”写进了《牡丹亭》

几乎与《圣保禄书院年报》记录的1596年演剧活动的同时,1598年我国伟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不朽剧作《牡丹亭》问世了。在这部剧作的第六出《怅眺》和第二十一出《谒遇》中,两次写到了“香山墺”——澳门;写到了“三巴寺”——圣保禄教堂(SAO PAULO)。这是澳门、大三巴与中国传统戏剧结缘的最早纪录。

汤显祖生于1550年。21岁中进士,34岁中举人。1583年起在北京、南京当官八年。1591年,汤显祖上了一道震惊朝野的《论辅臣科臣疏》,揭露钦差杨文举赈灾途中贪污受贿、搜刮民财。并把矛头指向宰相申行时和神宗皇帝。因此,“龙颜大怒”,以“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把汤显祖贬到偏远的广东徐闻当一名典吏。

1591年夏天,汤显祖从家乡江西临川出发,经赣州、越梅岭、走南雄、渡英德到了广州;又从广州绕道罗浮到香山访友,顺道来到澳门。访澳后又折返恩平、涉阳江到徐闻上任。

明代的澳门,作为广东的国际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她的秀丽景色、奇异的中西交汇风情,给汤显祖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汤显祖在徐闻当了三年典吏,又调到浙江遂昌当了五年知县。他为官清正,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可他越来越觉得,一县一地的政治清明,于江河日下的朱明王朝终无大补。于是,万历26年(1598年) ,汤显祖借去京述职之机,向吏部告归,返回家乡临川。

1598年秋天,汤显祖完成了伟大的剧作《牡丹亭》。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两次写到澳门。第一次是剧中第六出《怅眺》。其中写到由湖州流落到广州的韩才子在赵陀王台对男主人公柳梦梅说的一段话:

老兄可知,有个钦差议宝中郎苗老先生,到是个知趣人。今秋任满,例于香山墺多宝寺中赛宝,那时一往如何?

这够戏实际上是为后面第二十一出按下的一个伏笔。第二次写到澳门是第二十一出《谒遇》。这出写的便是钦差苗老爷任满在多宝寺祭宝。一开场,老旦扮的寺僧唱了一曲〔光光乍〕:

一领破袈裟,香山墺里巴,多生多宝多菩萨,多多照证光光乍。(白) 小僧广州府香山墺多宝寺一个住持。这寺原来是番鬼们建造,以便迎接收宝官员。兹有钦差苗爷任满,祭宝于多宝寺菩萨前,不免迎接。

这两出戏里,韩才子和寺僧所说的“香山墺”,便是宋朝时香山县对海码头;“香山墺”是澳门古时的别称;“多宝寺”就是“三巴寺” ——圣保禄教堂。“多宝”是佛教中的多宝如来佛。汤显祖对天主教不熟悉,所以在《牡丹亭》中给圣保禄教堂(SAO PAULO) 这座“番鬼建造的教堂”起了个佛教的名字——“多宝寺”。

戏里寺僧所说的“番鬼”,是明朝时广东人对外国人的称呼。如今老广东仍然称外国人为“番鬼”、“鬼佬”或“西洋鬼”。

《牡丹亭》里所写的“多宝寺”应是明万历34年 火焚前的圣保禄教堂。

《牡丹亭》第二十一出《谒遇》,在寺僧上场唱念之后,接下来便是苗钦差拜祭、和尚祝赞。这位苗钦差是专为皇帝购买“进口”奇珍异宝、药材香料的。如龙涎香、龙脑香、阿芙蓉(鸦片) 等。苗老爷任满、回京交旨前,便在多宝寺中祭宝——展示他搜购的珍宝,张扬他的业绩功劳。

此时,广州府学生柳梦梅也来到香山墺。他想:“托词进见,倘言语中间,可以打动(钦差),得其赈援也未可知。”于是以“闻得老大人在此赛宝,愿求一观”为托词见到了钦差。踌躇满志的苗老爷见有人觐见,更加得意,便一一向柳梦梅介绍那些奇珍异宝,这就是《谒遇》中唱的那段〔驻云飞〕。

果然,话赶话儿就说到了正题——

〔净〕(苗钦差) :你不知倒是圣天子好见。

〔生〕(柳梦梅) :则三千里路资难处。

〔净〕一发不难,古人黄金赠壮士,我将卫门常例银两助君远行……左右,取书仪,看酒……路费,先生收下。

柳梦梅受钦差赞助,有了路费,进京赶考。后来殿试发榜中了状元,才与死而复生的杜丽娘喜结良缘。

《谒遇》是《牡丹亭》剧情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汤显祖巧妙地把这个情节背景设在澳门,香山墺的秀丽山水、奇异的社会景象使《牡丹亭》这部伟大作品更增添许多诡谲浪漫色彩。

澳门这座美丽的小城,以及她特有的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特色,也随着《牡丹亭》这部伟大作品流传至今410年。

四、两种“遗产”相遇——“大三巴”搭台演昆曲

修建“大三巴”、圣保禄学院演戏、圣保禄教堂写进了《牡丹亭》,都是中国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十五、六世纪) 的事。那个时期正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戏曲演出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贵族、富绅等上层社会的宴会上演出;另一种则是民间迎神赛会或节日的神庙戏台演出。这后一种演出形式,在澳门像许多古老庙宇一样,由于没有受到其他外来势力的干扰和洗劫,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妈阁庙、雀仔园土地庙、新桥连溪庙、仔北帝庙、路环谭公庙等,几乎每年“神诞”都会搭台演出传统戏曲,尤其是粤剧——广东大戏。粤剧、粤曲一直在澳门非常流行。甚至许多土生葡萄牙人除演出他们独有的“土生葡语话剧”外,也非常热衷于粤剧表演。这也是“大三巴”脚下、澳门演剧的一道奇异风景。

我这里要介绍的一件有趣的事是“庙上搭台”搭来搭去竟搭到了“洋庙”门前。这就是2003年第十四届澳门艺术节期间,搭在圣保禄教堂——大三巴牌坊前的昆剧舞台。

在这座舞台上,由上海昆剧院青年艺术家们连演两天折子戏;3月15日,《扈家庄》、《游园惊梦》、《昭君出塞》;3月16日,《山亭》、《百花赠剑》、《西游记•借扇》,观众来自四面八方,十分踊跃;有从香港赶来的戏迷行家,也有从未看过昆曲的澳门街老街坊,有旅游团的过客,更有专为看“KUN OPERA”是甚么样子的洋朋友……大概主办当局没料到会有这么多观众,临时摆放的椅子,还未开演就坐满了人。非但座无虚席,要找个得听得看的站位也不容易,不少人是站到大三巴斜路南侧、大炮台公园的挡土矮墙和台阶上看演出的,大三巴牌坊前,大炮台脚下虽是人山人海,却是秩序井然。每折戏演出之前,扩音器都会播出三种语言——粤语、普通话、葡语的剧情介绍,我发觉,有了这样的介绍,观众了解这些折子戏的故事并不困难,完全可以腾出精力从容地欣赏台上演员的一腔一字、一举手一投足……

分属两个旅行团的一位中国姑娘、一位外国姑娘,在大三巴这座临时搭起的昆曲舞台前不期而遇。她们的团友可能去登大炮台或上了澳门博物馆。两位姑娘却被台上的《游园惊梦》吸引住了,站在矮墙上看起戏来。那位外国姑娘看台上沈昳丽演杜丽娘人了神,也把中指和拇指捏起来、微曲无名指、食指,小指翘得高高,在胸前不由自主地跟着台上的杜丽娘比画起来……当她看到杜丽娘别过脸去、害羞地低着头,柳梦梅扯着杜丽娘的袖角摇摆的时候,她笑了。恰在此时,她发现旁边的人看她那入了神跟着比画的样子也在笑她,她有点不好意思——她显然理解了舞台上柳梦梅那种极为含蓄的暗示——她红着脸向那位中国姑娘说了句甚么,那位中国姑娘说:“她说杜丽娘的手很美……”

为了看谷好好(她头天晚上在《班昭》中演傻姐儿,一位很优秀的青年演员) 的《昭君出塞》,我挤到了前面,舞台右侧乐队附近。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老澳门——做铝窗工程的锷叔。我问他:“睇唔睇得明?”“明!”他说他知道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打马和北番,过草原、过沙漠、舍不得离开家乡……老人家看得很认真。锷叔身旁一位老者,居然还听得懂了一句“雁门关上望长安”的唱词儿。锷叔说:“可惜没字幕……”

看这两场演出,每个人自有不同感受,香港来的一位行家说:

置身濠江著名景点大三巴,在欧洲古典建筑为背景的所在,观赏演绎中华戏曲精华,传统昆曲折子戏,的确别有一番情调与韵味。眼前中西文化之相处共融,再次令人体验:凡是久经历史承传的民族艺术皆可跨越国界或民族鸿沟,成为人类所共有,共享之文化遗产。

大三巴搭台演昆曲,收到了推介中华传统戏曲文化之社会效应。正如诗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杨明《濠江观剧随感两则》,《澳门日报》,2003年4月2日)

的确,昆曲这只“燕子”,曾是王谢堂前、红氍毹上豪门贵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嗜好,甚至是他们趋时的生活方式;而更多时,这只“燕子”却已经冲出深院高墙直接与千百万民众融合在一起了。据明末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记载:杭州余蕴叔戏班的一次演出,曾出现过:“万余人齐声吶喊”的壮观景象;苏州枫桥杨神庙一次昆曲演出,竟有“四方观者,数十万人”的宏大场面。看了这场大三巴前临时搭台的昆曲演出,你便觉得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记述并不夸张。而且在世界遗产“大三巴”前搭起的这座舞台上下,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古老的昆曲走向观众的时候,当代观众——中国的和外国的——盼望,接受这份“世界口头的非物质遗产”的无比热情。

五、澳门话剧

在前文提到的1596年圣保禄书院演剧309年后,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另一种戏剧形式——话剧传入澳门。在此后一个世纪中,澳门话剧一直是紧随着中国话剧发展的足迹前进的;1907年的新剧时期;1919年爱美的戏曲时期;1929年左翼运动时期;都是。到抗日战争爆发,澳门戏剧也进入一个发展繁荣时期。1937年一下子涌现出六个宣传抗日的戏剧团体——“四界”救灾会、前锋剧团、绿光剧团、起来剧团、晓钟剧团和培正中学风暴剧社。演出剧目有:《团结一致》、《炸药》、《最后一计》、《烙痕》、《布袋队》等等。并创作了《圣诞节前夜》一剧。这个剧本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唯一的澳门自己创作、出版的抗战剧本。

这些剧社是为宣传抗战成立的,多次义演筹款,并到邻近地区巡演。不仅宣传了抗敌救国的主张,也显示了众志成城的力量。这些也都足以证明:澳门戏剧是与中国戏剧一脉相承、同祖国命运连在一起的。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这段时间,澳门戏剧也是紧紧追随国内戏剧的,演出的大多是中国经典剧目和内地较为轰动的剧目:《雷雨》、《屈原》、《夜店》、《林冲夜奔》、《七十二家房客》、南海长城》、《年轻的一代》、《刘胡兰》、《南方来信》、《阮文追》……。

这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不错的本地创作的剧目,如《迷眼的砂子》、《亡羊》、《不到黄河》、《路》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一出澳门自己的歌剧《勿忘我》。

文化大革命起,澳门也无戏可演,虽曾改编演出过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并不成功。

经过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近20年沉寂之后,1983年由晓角、海燕、澳门剧社和中华教育会戏剧组联合举办了“澳门话剧汇演”,这可以看作是澳门话剧的复苏。

上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葡萄牙政府政治变革、中葡建交、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的大背景下,澳门经济长足增长,城市人口增多,生活繁荣安定,形成对文化需求的增大。观众增加,戏剧团体也随之增多,经过十几年的“准备”,澳门戏剧逐渐走向多元、成熟。

澳门由1991年至2000年,举办了十届“全澳话剧汇演”。1983年那次汇演只是四个剧社参加,到90年代,参演团体就有20多个了。十届汇演,演出剧目73个;获演出奖、剧本创作奖的就有24部。其中搬演流派名剧及外地作家作品,如达达主义的《正正反反》,香港作家的《色》、《世纪末婚礼》,台湾马森的《弱者》;获奖作品中占很大比例的是澳门本地创作的作品,如:《表的故事》、《二月廿九》、《愉快晚年》、《他们是这样长大的》、《爱情Family》、《张三李四》…… 也有占很大比例的带有探索性的实验戏剧,如《你吞没我我吞没你》、《男儿当自强》、《自烹》、《魂去来兮》、《众生》、《星星男孩》、《屋内》…… 这些作品的题材、结构方法、表现形式、语言运用诸方面,有的虽引起很大争论,但却也标志着澳门戏剧在路向、演绎风格上寻求突破,走向多元的趋向。

这一时期的戏剧队伍状况,除活跃了三十余年的老剧社外,老人戏剧、校园戏剧队伍十分兴旺,有一年校际戏剧汇演,参加队伍竟有55个之多。校园戏剧活动骨干,如今已成长为如今澳门戏剧的中坚。

进入新世纪八年来,是澳门戏剧队伍壮大、风格多元趋于成熟的八年。许多八年前校园戏剧的骨干从北京、上海、台湾、新加坡乃至英国学习戏剧归来,充实到戏剧教学单位和演剧团体中,使许多团体的创作、演出水平有很明显提高,这是八年来澳门戏剧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演出剧目增多和演出场次增多:据一份民办刊物《剧场•阅读》提供的资料,我做了个统计,2007年民间和官办的话剧演出场次:86场;演出中型以上的剧目46个;其中较突出和引起关注的有《月黑风高变虫记》、《捕风中年》、《海角红楼》、《等爱的女孩》等,在46个剧目中,澳门自己创作的占80%以上;参加86场演出的团体有26个之多。

2007年走出澳门去其他国家和城市演出的剧目有四台八场;《少年十五二十时》、《三个朋友》(去香港参加第六届华文戏剧节)、《活、地、寻》(去剧场教育联盟演出) ;《童年记忆》(韩国首尔艺术节) 。

2007年也邀请了《茶馆》(北京) 、《十三行商人》(广州) 、《鲁镇往事》(加拿大) 等十七台大戏在澳门演出32场。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部门对上述演出及本地26个团体、戏剧专场、校园戏剧联演、与外地戏剧交流等活动都给予了适当的支持和赞助,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赞助费用高达110万元。

队伍增多,演出增多,也就带来了一个很突出的矛盾——演出场地严重不足。许多演出不得不在露天进行。“大三巴”牌坊前是个理想场地——这就回到了本文的题目《“大三巴”的戏剧情缘》上来了。“大三巴”前演出除了解决场地匮乏外,有时也歪打正着为一些剧目的演出添彩增色,晓角剧社多年前在那里演出希腊悲剧《伊狄帕斯王》便是。

在1598年汤显祖把“大三巴”写进《牡丹亭》之后的358年——1996年“澳门人•澳门事”剧本创作比赛中得奖剧本《断云依水》再次把“大三巴”写进剧中。这部戏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38年来到中国,从“大三巴”出发,到1610年在中国28年的生活历程和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艰苦努力。剧本体现的是:“何造福人类理想而付出悲痛代价的人,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值得人们敬重的”这样一个历史意蕴。

从“大三巴”的四百年戏缘以及澳门戏剧发展轨迹,您都不难发现,澳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剧,体现的也是一种“中西交汇、相生共融”这样一种特色。(责任编辑:郭妍琳)

The 400 Years' History of Drama in "Ruinas da Antiga Catedral"

-On Macao Drama

MU Fan-zhong

(Macao Dramatists' Association, The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Area,999078)

Abstract: From the 400 years' history of "Ruinas da Antiga Catedr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cap drama,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drama, as a part of Macao culture also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ast and West".

Key Words:Macao drama; communication of East and West culture; dramatic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