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9-03-31 07:23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赏识教育高职英语

陈 英

摘 要: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本文在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次教学”和“赏识教育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分层次教学 赏识教育

一、引言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使科学理论能够迅速而成功地得到应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用成熟的经验不断丰富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近年来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和争论的焦点,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对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也倍受关注。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其中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并重,着力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间汲取了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的精髓。它较好地提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本着以上精神,本文首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同时给出了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与普高生相比,高职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许多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认为只要精心备课,上课讲出来就可以,上课时基本上是“满堂灌”,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任课教师不能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很难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目前教学不满意,他们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大挫伤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开始他们是满怀信心走进英语课堂,渴望着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够突飞猛进,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并非如此,于是产生了失望和厌学的情绪。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高专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

与本科生源相比,高职高专的生源要复杂得多,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毕业生。但就高职生而言,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有许多学生只有初中毕业,甚至少数的学生初中学习目标都没有达标。加之,由于地域和学生所在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很大的差异,给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在入学就读高职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所以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很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本来应该是在一定的中等程度和能力教育水平上的延续,可是,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此标准,词汇量的匮乏,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单调

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一般是在“三个中心”,即“以教材为中心”,“以语法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表现在英语课堂大都是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不厌其烦地讲词汇、搭配、句型及各种语法知识,甚至还大讲答题技巧,连贯的英语表达非常缺乏,而学生们却成了教师“忠实的听众”,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和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被剥夺,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上不高,其实就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长期影响的结果。

3.教材结构没有创新,内容缺乏实用性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英语教材仍然侧重知识的传授,倡导教师中心。这些教材往往课文冗长,书面练习多,很少考虑趣味性。许多教材的各个部分缺乏联系性,降低了学习者对书本的兴趣。口语内容比重小,即便有一些口语内容,往往也是内容死板,缺乏新意,而且多数都是书面语言,掩盖了语言的实用性。

4.考核手段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往往还是将书面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水平的惟一检验标准。这种考核标准有它的优点,但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实践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如其分的测试并获取合乎实际能力的相关指标。这种考核手段往往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仍是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

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哑巴英语”比比皆是,因此,进行高职英语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刻不容缓。

三、高职英语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专家学者以及在高职英语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老师们纷纷提出了他们认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譬如,ESP模式和3S模式等。我们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应遵循“实用性”这个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次教学并辅以赏识教育法的教学模式。

1.以学生为中心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由于所选用的教材要使学生通过课堂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帮助他们通过语言时间找到问题的答案。启发学生找到答案是维护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此外,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如分组讨论、分组练习对话、辩论、表演、演讲、模拟讲课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及时得到反馈并给学生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让学生就其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做自由作文写作,另一种方法是在教师控制下完成写作,要求学生作文中使用新学的几个表达方式。考虑到我国学生外语语言输入量有限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来讲,恐怕还是后者作用更大。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能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更为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同时,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但是,我们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别比较大。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如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接受更多的知识呢?恐怕还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对他们进行有区别的分层次教学。

2.分层次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该理论认为,认知有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英语中的新旧知识就是一个同化顺应的过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旧知识的结论或方法运用到新知识上;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不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构建能力有很大的区别,分层次流动性教学正是想方设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实现英语新知识的建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分层次教学具体实施方案有二:一是,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要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人人有兴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在分层次教学中,融入新的流动式的教学模式。所谓流动是指学生的学籍仍保留在原专业班级,只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把同年级学生按照一定标准(主要是不同阶段的测试成绩)分层组班教学。分层次流动性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在承认学生的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以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的教育思想为主导,把某些特征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寻求全体学生最优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辅以赏识教育的教学。

3.赏识教育法

现代学习动力源理论认为:人的学习需要动力源,学习者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愿望,源于对自身的回报。层次不一或基础不一的同学的学习动力源显然是有较大差别的。因此,对于学习成绩基础较低的学生来说,如果能让他们知道只要有一点成绩,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在社会上也有存在的价值,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上面提到的分层次流动性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知道自身的价值。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分层次流动性教学针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价值,鼓励他们在学习上树立信心,从而能够进入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很多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实际上,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不是因为学生“笨”,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兴趣,当然就不可能去学,更谈不上学会了。因此,教师要恰当地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法,加强对他们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进步。例如,对待学生的课堂回答或发言,尽量多说“Good”、“Excellent”、“Wonderful”等带有感情色彩的鼓励用语,如果遇到学生的发言不正确甚至比较离谱的话,教师不要一句“No”就将其否认,最好说“Good idea,but I dont agree with you, in my opinion…”等句子。尤其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应在课堂上多给予关注,可以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引导其进行回答。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互动起来,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回来,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同老师交流、越来越敢于发言、越来越不怕在老师面前出错误。慢慢地,学生的自信心开始建立,对英语也产生了兴趣。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下的三个方面都是从学生和教师授课的实际情况出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次教学强调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培养方法;赏识教育强调了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和塑造。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不断地营造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条件与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考影响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不利因素,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基于新的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方宁.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3).

[2]程同春.谈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英语教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80-82.

[3]武俊梅.基于现代技术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6).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赏识教育高职英语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