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不良资产问题解析

2009-04-01 06:38
会计之友 2009年7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施工企业成因

张 瑜

【摘 要】 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不良资产的认定入手,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不良资产; 成因; 控制

前 言

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搏击沉浮,经营风险与之相伴,不良资产与之相随。所谓“不良资产”是指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且无法实现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各项资产、债权及其它权利。这些不良资产,直接困扰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降低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因此,施工企业盘活用好现有的资产存量显得尤为迫切。

一、施工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

(一)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资产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运营不规范,市场竞争加剧。有些建设项目业主资金不到位,施工企业为生存,除支付现金保证金外还要垫资施工,工程竣工后,工程尾款和质量保证金难以按时收回。特别是一些长期拖欠款,不仅收回难度大,也容易产生坏账损失。即使能在若干年后全数收回,也已经严重“贬值”,其净现值已大打折扣。还有的发生时间虽短,但欠款单位经营不善,效益严重滑坡,还款可能性极小。这些可能确实无法收回但又没有合法证据的应收账款,无法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这部分差额,就形成了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资产

(二)存货中的不良资产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因此,在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来区分有:1.积压淘汰、质次、贬值、变质、毁损的存货,这些资产对单位已经没有使用价值,并且长期挂在账上,其变现净值远远小于实际账面成本,已形成不良资产。2.施工中由于工程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提前购买的材料不能使用;特殊工艺形成的造价较高的特制模板,由于再用价值小,无法周转使用,形成呆滞存货。3.对存货中非正常挂账的“在建工程”,因建设单位资金短缺等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计价结算困难,施工企业在法律上的债权又得不到承认,债权实际上早已形成单位的潜亏,这部分“在建工程”也已形成不良资产。

(三)固定资产中的不良资产

由于施工企业具有点多、线长、管理分散的特点,固定资产的存放和使用地域广,搬运频率高,地域间气候条件差异大,增加了维修保养难度,致使机械性能降低;同时,受到工期、施工场地等因素制约,经常出现“人停机不停”的现象,延长了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机械设备得不到正常的维修保养,长时间超负荷作业,加速了设备老化;项目衔接不连贯造成利用率低或长期搁置,极易形成闲置资产,以上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与实际价值差距较大,形成了固定资产中的不良资产。

(四)对外投资中的不良资产

近年来,迫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个别企业领导缺乏投资风险意识,盲目扩大对外投资,极易形成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一是重投资、轻管理,在投资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致使投资效益流失;二是由于受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连年出现亏损仍在经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实际上已是虚资产;三是企业将闲置资金购买有价证券,由于证券市场低迷,价格下跌尚未变现的部分,隐含了不良资产。

二、控制不良资产的具体措施

不良资产的控制必须找到根源,从根本上尽量杜绝不良资产的产生。

(一)应收账款中不良资产的控制

应收账款中不良资产主要表现为回收可能性极小或长期未发生变动,损失可能性极大的应收账款。首先,谨慎选择客户,对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誉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明确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资金到位状况、施工环境等,以免掉入“陷阱”,尽可能地规避死账、坏账风险。其次,完善合同条款及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已中标的工程项目,在签订合同时要反复推敲合同条款,对验工计价的时间、方式及工程款结算的违约条款、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填写清晰明朗。合同一经确定,严格认真地按照合同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如需变动双方应进行充分协商,并要有书面文件明文规定。再次,加强工程结算管理,依法清理工程拖欠款。施工企业按合同规定的结算期及时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工作,有关人员签认后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款。

(二)存货中不良资产的控制

加强存货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进料计划,科学确定材料库存量,充分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压缩短线物资储备,实现“长线”物资零库存。定期对库存材料清查,进行清仓查库,调剂处理呆滞材料,盘活存量资产。核算中,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同时,加强未完工程施工的管理,切实抓好各项工序的配套完成,尽快达到工程计价验收标准,使生产资金尽快转化为结算资金或合法债权。

(三)固定资产中不良资产的控制

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到报废、变价处理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级管理。比如:大型、关键的固定资产由公司总部核算与管理;项目部管理小金额的、对经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辅助设备,公司总部对此类设备的核算与管理进行监督(如:建立台账,在报废、变价处理此类设备时予以审核、监督),从而有效地保护好资产,避免出现不良资产。对于因盲目投资而闲置的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被淘汰但仍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可以委托产权转让中介机构处置、调剂,充分利用资产价值,尽量降低不良资产的损失额度,还要扩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加快固定资产的调拨,防止资产闲置,提高使用效率,消除不良资产。

(四)对外投资中不良资产的控制

加强对外投资管理,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一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和严格的可追溯的决策责任制度,设立投资管理机构,运用科学方法做前期可行性分析,完善投资决策机制;二是建立对外投资管理责任制,实行对外投资经营考核制度,采用风险经营承包责任制;三是实行对外投资项目责任人跟踪监管制度,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成为施工企业轻装前进、健康发展的桎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各级决策者充分认识不良资产的存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合理确定不良资产的范围,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张艳辉,李东旭,韩东海,主编.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成本管理(第1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3.

猜你喜欢
不良资产施工企业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债转股的法理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探析
烂尾楼资产证券化及定价方法的探讨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