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R思想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2009-04-01 06:38张立新
会计之友 2009年7期
关键词:影响

张立新 丁 曦

【摘 要】 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要想使会计信息效果大幅提高,必须打破传统会计模式,以业务流程再造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从而建立更为高效的符合企业运作需要的会计业务流程。

【关键词】 业务流程再造(BPR); 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要想达到预期的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与竞争能力。西方国家的众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BPR),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于是BPR便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利器。但BPR的实施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信息工程,而且给企业带来的是管理的变革。同时,企业为了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准确的预测和灵活应变,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与管理和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实时财务信息以及强大的控制管理功能。而现行的会计观念和会计业务流程均是工业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物,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在信息系统的集成方面缺乏技术支持。因此目前会计信息系统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管理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建立高效的企业会计流程,从而满足企业管理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内涵

(一)业务流程再造的定义和内涵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面对3C(顾客、竞争、变化)的挑战,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Michael Hammer在《再造企业》中,曾对BPR作出了权威性的定义:“BPR,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达到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现代关键业绩指标的巨大提高。”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彻底重新设计企业流程,使得成本或时间上获得显著的改善。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突破了传统劳动分工理论和“职能导向”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思想体系,强调三种观念:一是变职能观念为流程观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即摆脱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二是重新设计的观念,即对企业中陈旧的观念和与之适应的行为规范,要及时进行重新设计;三是绩效第一的观念,业务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业务流程、工作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改造和创新,带来组织绩效的大幅度提高。

(二)业务流程再造的影响和效果

业务流程再造对业务流程的活动集合、活动之间关系的变化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企业业务流程或流程中的活动减少

由于信息技术的采用,以前由多个活动或流程分别完成的任务,可合并为一个活动或流程来完成,从而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性能。也就是再造前后相比,为完成相同的任务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或流程中的活动更少。

2.更加强调业务流程或流程中活动之间的控制关系

再造后的业务流程以流程为导向,更加强调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共享也就是流程或活动之间的协作,而这种协作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即控制流的合理使用。对于资源共享而言,其基础必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之上,如果没有信息共享,那么流程资源也无法共享,信息共享是资源共享的关键。因此,业务流程再造更加强调业务流程或流程中活动之间的控制关系。

总之,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提高业务流程性能,而业务流程的性能提高可以分解为业务流程各项指标的改善。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创始人Hammer对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定义,确定反映业务流程基本性能的四项指标为业务流程成本、业务流程质量、业务流程所提供的服务及业务流程的效率。企业实施再造就是要提高业务流程的四项指标性能,通过四项指标的综合平衡,达到业务流程性能的综合提高。

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

会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流程再造必须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会计的观念、会计信息处理流程和会计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再造,以高度集成的方式,建立业务驱动型的会计流程。也就是必须坚持ESIA:清除(Eliminate)、简化(Simplify)、整合(Integrate)和自动化(Automate)。

清除:指将企业现有流程内非增值活动给予清除。如过量的产出、活动间的等待、不必要的运输、反复加工、过量的库存、反复的检验和跨部分的协调等。

简化:指在尽可能清除了非必要的增值环节后,对剩下的活动仍需要进行简单化。如简化表格、简化程序、简化沟通和物流等。

整合:指对分解的流程进行整合,合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使流程顺畅、连贯,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自动化:指在对流程任务的清除、简化和整合基础上应用自动化。自动化应该承担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累活、重复与乏味的工作;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

(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

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重建会计信息生成的流程。它是多层实施结构的核心层,该层所进行的是对现有流程的彻底重新思考与重新设计,正是会计业务流程重建的直接体现。

企业业务流程重建实际上是一种经营哲理,是克服分工论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不足而产生的,其与分工论有相互补充的功效,而不是取而代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新的业务流程并不是要否认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将作为新业务流程中的一个子过程。对于系统内部而言,会计业务流程应与各种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紧密连接,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的整合,达到优化各项业务流程的目的。对于系统外部而言,它可以与各种对外业务流程相联系,对外交往事务、相关数据收集以及大量的经济业务都可在网上进行。在该架构下,会计业务流程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相互集成,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信息,增强企业之间彼此的了解,实现跨组织的会计业务流程最优化。

具体说来,再造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点就是要针对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利用网络技术和事件驱动技术,改变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输出方式,建立起一种财务与业务协同的、交互式的新会计业务流程。

1.会计数据的收集方式——自动收集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流程中或者电算化会计流程中,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虽有不同,但是“识别”和“录入”这两个环节仍是人工完成。而理想的信息输入方式是,让计算机直接从原始凭证读取数据并加以初步归类而不需人工干预,会计流程简化为“发生经济业务(有原始凭证)→最终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报表)”所以如何让原始凭证的数据直接进入信息系统是再造会计信息输入环节的关键,进而也成为阻碍会计工作效率提高的一大瓶颈。电子原始凭证的自动录入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还能拓展信息的使用范围;原始凭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仅有会计所关注的价值信息,还有数量信息、责任人信息等等,所以原始凭证的利用并不只是在会计上,而应为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应用。只是由于传统纸介质载体形式下,受到建账和记账工作量的限制,许多有用的数据不能进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丢失了许多有用信息。电子原始凭证内容实现自动录入后,很容易实现凭证全部内容的传递和集中存储,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所有经济内容,进行加工、分类、汇总,来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