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方法对延秋辣椒育苗出苗影响试验

2009-04-05 11:34张军李桂莲张明陈文祥
长江蔬菜 2009年14期
关键词:麦秸出苗率覆土

张军 李桂莲 张明 陈文祥

(1.贵州纳雍县农业局,550025;2.纳雍县老凹坝乡农业服务中心;3.纳雍县科技局)

不同覆盖方法对延秋辣椒育苗出苗影响试验

张军1李桂莲1张明2陈文祥3

(1.贵州纳雍县农业局,550025;2.纳雍县老凹坝乡农业服务中心;3.纳雍县科技局)

在黔西北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进行夏秋反季节辣椒育苗,设置8种不同覆盖处理对辣椒育苗出苗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育苗A4(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和A6(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处理出苗率达93.49%~96.46%,LSR测验A4、A6均与其他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仪器观测夏秋期间阴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不大,温度均在辣椒种子发芽适宜范围内,晴朗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大,高温障碍导致种子出苗率下降。

辣椒 反季节 育苗 出苗率

位于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的纳雍县,夏秋气候温和,适于延秋反季节辣椒的生产,反季节辣椒上市期为8~11月,播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于延秋生产播种期间强光高温天气多,辣椒生产中的育苗环节,采用农膜覆盖苗床能有效防止苗床土壤湿度剧烈变化,减缓育苗床土水分蒸发速度,减少出苗期间浇水次数,改善苗床土壤通透性,利于种子发芽出苗,但农膜在保湿的同时透光,常造成苗床小环境局部高温,生产中人们常按春季播种方法采用薄膜加小拱棚或双层覆盖等多种方式育苗,造成苗床温度过高,烧种烧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优良蔬菜种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和大田生产大量缺苗,因此,为解决育苗环节中焖种等问题,提高辣椒夏秋播种出苗率,2008年开展此试验,以期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辣椒品种为美国大甜椒;育苗覆盖物:薄膜为全新料聚乙烯膜(贵阳塑料一厂生产),厚度0.08 mm;LON80遮阳网,遮荫率80%,黑色,秸秆为本地冬小麦晒干麦秸。

表1 夏秋辣椒育苗不同覆盖方式出苗结果

1.2 试验设计

采用地下式苗床育苗,每处理小区苗床深20 cm,宽1 m,长6 m,其中部分处理加盖小拱棚,小拱棚高度0.8 m,跨度1 m,长6 m。苗床培养土配制、床土消毒、浇底水及播种过程同常规,于小区内中部标记划出2 m2苗床均匀播种辣椒种16 g,种子用55℃温汤浸种15 min,不经催芽于6月4日均匀撒播,过筛细土盖种,厚度1 cm。设播种后覆盖处理为:A1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膜上不加遮荫物;A2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一层遮阳网;A3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四周压实,出苗前不通风;A4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A5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四周压实,出苗前不通风;A6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A7播种覆土后盖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四周压实,出苗前不通风;A8播种覆土后盖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每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播种床间距0.5 m,互不遮荫。

1.3 试验方法

播种时测量供试品种种子千粒质量,同期(用1000粒种子)采用55℃温汤浸种15 min,常温水浸7~8 h后湿纱布包裹置于恒温箱内测定发芽率和72 h发芽势。用百叶箱温度计和曲管地温计记录从播种到出齐幼苗时每天12:00,14:00,16:00室外、小拱棚内气温和苗床5 cm地温,观察晴天和阴天育苗环境温度对比变化规律,见表2。苗出齐后于6月12日用分格法 (每1 m2用竹条隔离分6小格调查株数,再合计总数)调查2 m2苗床内出苗幼苗数,并计算出苗率,见表1。

发芽率 (%)=(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势 (%)=(72 h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出苗率 (%)=(实际出苗数/理论出苗数)×100%=实际出苗数/[2 m2播种量 (g)×每 1 g种子数×发芽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表2 晴天和阴天不同覆盖方法拱棚内和苗床温度变化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夏秋辣椒出苗数影响

辣椒播种7 d后(6月12日)进行出苗率调查,从表1可看出,辣椒不同覆盖方式育苗以A4处理出苗率最高,达96.46%,其次为A6,出苗率93.49%,出苗率最低的是A1,仅为10.53%,经新复极差法测验,A4与A6无显著差异,但均与其他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夏秋辣椒育苗覆盖方法以A4(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和A6(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效果好。A5处理与 A3处理达到显著水平,但 A5处理出苗率仅为76.59%,仍有相当部分种子因高温出现焖种现象。A1、A2、A7、A8处理出苗率低,高温焖种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种子大量损失。

2.2 不同覆盖方式阴天和晴天育苗环境温度变化对出苗的影响

辣椒种子发芽主要受温度、氧气和水分的影响,本试验各处理氧气和水分条件相同,造成发芽率不同的主要影响因子应是温度。辣椒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5~30℃,最低10~15℃,最高35℃。本试验播种后的7 d中,6月5日和6月8日为阴天,6月6日、6月7日和6月9日为晴天,6月10日为晴转多云,6月11日为阴雨天。

从表2可看出,不同处理阴天(6月5日)小拱棚内温度和苗床地温变幅不大,小拱棚内最高温除A4和A6处理通风后出现在12:00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16:00,5 cm地温最高温均出现在16:00,最高棚温25~29℃和最高地温23~24℃亦均在辣椒种子最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内,对辣椒种发芽出苗影响各处理差别不大;不同处理晴天(6月6日)小拱棚内温度和苗床地温变幅较大,小拱棚内最高温均出现在14:00,不通风处理A3、A5和A7由于温室效应分别高达50℃,51℃和50℃,远超过辣椒种发芽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麦秸层仍未能有效减缓高温,使其快速传导至1 cm播种层,导致大部分种子胚细胞蛋白变性,丧失发芽能力,A4、A6和A8处理上层小拱棚膜实际起到一定程度遮光作用,由于通风后小拱棚内温度和土壤之间温度梯度相对较小,A4和A6处理麦秸层起到对温度传导很好的隔热缓冲作用,为种子发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各处理5 cm地温最高温出现时间不一致,在14:00和16:00均有出现,其中A1处理地温最高,14:00高达40℃,除A4和A6处理5 cm最高地温≤30℃处在辣椒种最适发芽温度范围内外,其于处理最高地温均≥32℃,1 cm种子层温度均不在辣椒种发芽最适温度范围内。A2处理遮阳网虽然阻隔了大部分阳光,但由于遮阳网为黑色吸收热量多,与下部地膜直接接触,传导了大量热量,仍然让播种层温度长时间超过辣椒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从而降低了发芽率。

3 小结与讨论

①在夏秋高温强光环境下辣椒育苗,采用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或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先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在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效果好,出苗率达93.49%~96.46%,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水平。

②夏秋期间阴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不大,温度均在辣椒种发芽适宜温度范围内,晴朗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大,小拱棚内最高温除 A4和 A6处理通风后出现在12:00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16:00,5 cm地温最高温均出现在16:00,除A4和A6处理5 cm最高地温≤30℃处在辣椒种最适发芽温度范围内外,其他处理1 cm种子层温度均高于辣椒种发芽最适温度范围内,高温障碍导致种子出苗率下降。

③苗床内高温出现时间和高温持续长短对辣椒出苗率影响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

[1]李曙轩,郑光华,蒋先明,等.蔬菜栽培学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2]张志勇,张屹东.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1.

Effects of Coverage Methods on Germination in Pepper in Summer-autumn Season

ZHANG Jun1,LI Guilian1,ZHANG Ming2,CHEN Wenxiang3
(1.Nayong Agricultural Bureau,Nayong,Guizhou 550025;2.Lao'aoba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Nayong; 3.Nayong Bureau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Eight coverage methods was used to raise seedling of pepper in summer for cultivation in autum in high-altitude and low-latitude area of Northwest Guizhou.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ranged from 93.49%to 96.46%in the treatment A4and A6LSR test.The temperature in the atmosphere and underground 5 cm varied little in the cloudy day,the temperature was suitable for the pepper seed to germinate,however varied greatly in sundy day among the treatment.Some seed failed to germinate due to high temperature.

Hot pepper;Off-season;Raising seedlings;Emergence rate

10.3865/j.issn.1001-3547.2009.14.009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纳雍县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黔科合县市科技计划(2007)7007;《毕节试验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技术集成及大面积示范推广》,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7]6007

张军(1972-),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技术研究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工作,电话:0657-3535537,13885700025。E-mail:nynyjzj@126.com

2009-04-06

猜你喜欢
麦秸出苗率覆土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踩麦秸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麦秸垛里藏温情
麦秸
百病傻
温暖的麦秸垛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