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工作三十年

2009-04-05 13:10刘义满杨普社胡飞王启发
长江蔬菜 2009年2期
关键词:蔬菜种子技术规程武汉市

刘义满 杨普社 胡飞 王启发

(1.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2.武汉市农业局;3.武汉市种子管理站;4.武汉市农业局蔬菜处)

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工作三十年

刘义满1杨普社2胡飞3王启发4

(1.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2.武汉市农业局;3.武汉市种子管理站;4.武汉市农业局蔬菜处)

总结了武汉市过去30年的蔬菜地方标准工作经验,提出武汉市今后地方蔬菜标准工作应以栽培技术规程为重点,加强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食品蔬菜栽培技术标准的制订,而且蔬菜标准文本的制修订应与生产示范应用紧密结合。

武汉市 蔬菜 标准化 发展建议

1977年7月,“武汉市蔬菜种子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标志着武汉市蔬菜标准化的起步。发展至今,武汉市蔬菜标准化工作已有30 a历史。这30 a基本可以分为 “蔬菜种子标准化阶段(1977-1990)”、“常规生产技术标准化阶段 (1990-1997)”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化阶段(1998-2007)”3个阶段。本文旨在总结近30 a来武汉市蔬菜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1 蔬菜种子标准化阶段(1977-1990)

1977年7月,根据湖北省科委(1976)第20号文件及武革科计字061号通知精神,武汉市蔬菜局、武汉市标准局、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市蔬菜种子公司、洪山区及东西湖区蔬菜局(科)、洪山区蔬菜所等单位共同成立了“武汉市蔬菜种子标准化领导小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员起草蔬菜品种标准和蔬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培训技术人员,按照标准和规程组织原种生产,分批对蔬菜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保障生产用种良种化。

1979年8月,武汉市标准局以企业标准的形式正式发布了茄果类、瓜类、豆类、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等6类蔬菜的“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番茄(武昌大红、佛洛雷特、武红一号)、茄子(武昌鳝鱼头、墨茄)、辣椒(矮脚黄、华椒二号、汉川椒)、黄瓜(青鱼胆、津研一号、津研二号)、苦瓜(长白苦瓜)、丝瓜(白玉霜)、冬瓜(湖南粉皮、广东青皮)、豇豆(红嘴燕、白鳝鱼骨)、菜豆(龙爪豆)、萝卜(醉仙桃、亮白、武昌美浓、石庄白、黄州)、莴苣(孝感莴苣、花叶莴苣、漳州莴苣)、红菜薹(大股子)、小白菜(矮脚黄、四月慢、白四月齐)、大白菜(小白口、核桃纹)、包菜(鸡心、黑叶小平头、青种平头)、芥菜(狮子头雪里蕻、花叶春菜)、莲藕(湖南泡子)、西瓜(早花/旭东、蜜宝/台黑、兴城红、新澄一代)等42个蔬菜品种标准,均在1979年10月1日实施。

1981年12月,武汉市标准局又以企业标准形式发布了瓠子(孝感瓠子)、韭菜(黄格子)、芹菜(青白梗)、辣椒(华椒一号)、黄豆(矮脚早、六月爆)、豇豆(五月鲜)、红菜薹(十月红)、洋葱(红皮洋葱)、西瓜(中育一号、郑州二号)等11个蔬菜品种标准,以及“蔬菜种子检验标准”、“蔬菜种子包装、运输和储存标准”和“主要蔬菜种子分级标准”,实施日期均为1982年1月1日。

这一段时期武汉市蔬菜标准化工作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基础性强。品种标准、原种生产,种子检验、包装、运输和储存、分级等为保障蔬菜良种化的基础性标准。至今,尽管蔬菜品种已经更新换代数次,但品种标准对于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种质资源发掘利用等工作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至于蔬菜原种生产,种子检验、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标准,尽管由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早已自动废止,但这些标准在当时武汉市蔬菜良种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覆盖面广。这期间制定并发布的蔬菜种子标准共有63部,覆盖了武汉地区蔬菜的主要种类和主栽品种,对于当时的蔬菜种子生产及种子经营均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三是实践性强。主要表现在品种标准与繁种实践结合紧密。在种子标准的起草和实施过程中,每一部种子标准均与相应的原种繁殖单位结合,除了标准起草人外,还专门设有标准操作人,由操作人在繁种实践中应用示范。在品种标准中,除了特征特性外,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也是重要内容,有助于品种的推广应用。

1982年,《蔬菜种子标准化的选育及推广应用》课题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1985年推广标准化品种面积2.45万hm2。20世纪80年代,仍然以蔬菜种子标准为主。

2 常规生产技术标准化阶段(1990-1996)

1990-1996年,原武汉市蔬菜办公室先后组织制定了47部武汉市地方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包括春番茄、秋番茄、春辣椒、秋辣椒、春茄子、秋茄子、春黄瓜、夏秋黄瓜、冬瓜、丝瓜、瓠瓜、苦瓜、西瓜、春菜豆、中晚熟大白菜、小白菜、红菜薹、春甘蓝、晚熟花椰菜、花椰菜、青花菜、春萝卜、秋莴苣、叶用莴苣、芹菜、西芹、苋菜、韭菜、落葵、菠菜、早熟莲藕及豆瓣菜等,以及12个蔬菜模式栽培技术规范。其中1990年发布的标准有 9部,1992年发布的有24部,1996年发布的有14部。

另外,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还于1991年完成了冬春萝卜、春夏萝卜及夏秋萝卜栽培技术规程等3部武汉市地方标准的制定;1994年完成了《莲藕综合技术标准》、《茭白综合技术标准》、《水芋综合技术标准》及《水蕹(藤蕹)综合技术标准》等4部国家重点地方(武汉市)标准的制定。这4部综合技术标准的内容则涵盖了品种标准、产品标准、栽培技术及良种繁育技术等内容。

在这一阶段,武汉市蔬菜标准化工作同样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栽培技术的地区性也非常突出。1996年以前,武汉市蔬菜产区仍然处于设施大量推广阶段,因而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在这些标准中得以详细的介绍。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无公害蔬菜技术的逐步兴起阶段,安全生产技术要素,尤其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开始在标准文本中得到体现。

3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化阶段(1997-2007)

早在1982年,武汉市即已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开始制定部分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措施”,如《无公害豇豆生产技术措施》等。由于当时正处于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起步阶段,因而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也处于探索阶段。

1998年,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被列入武汉市政府的一级考核目标。也是在这一年,发布了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DB4201/252-1998《无公害蔬菜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和DB4201/T253-1998《蔬菜商品外观质量标准》,标志着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化阶段的开始。1999年5月11日发布实施的《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暂行办法》则为武汉市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2002年,农业部全面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工作。

2002年12月,发布了 《无公害莲藕》(第1部分:产品;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茭白》(第1部分:产品;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芋》(第1部分:产品;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蕹菜》(第1部分:产品;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水芹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慈姑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豆瓣菜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菱角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荸荠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藠头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鲜食花生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春红薯栽培技术规程》及《无公害鲜食大豆早春地膜栽培技术规程》等13部武汉市地方标准,标志着武汉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文本制修工作的全面启动。在这些标准文本中,全面融入了无公害生产技术理念。如产品标准中,除感官指标外,重点从农药、重金属、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角度对产品安全性进行了量化界定;在栽培技术方面,重点从产地环境选择、肥料和农药施用等角度进行了无公害化提炼。

2003年,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对DB4201/ T253-1998《蔬菜商品外观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其分解为《无公害蔬菜 绿叶类蔬菜 产品》、《无公害蔬菜 大白菜和甘蓝类 产品》、《无公害蔬菜瓜类 产品》、《无公害蔬菜 豆菜 产品》、《无公害蔬菜 茄果类 产品》、《无公害蔬菜 萝卜 胡萝卜和马铃薯 产品》、《无公害蔬菜 葱蒜类 产品》及《无公害蔬菜 水生蔬菜(部分) 产品》等8部标准发布。这些产品标准,结合武汉地区实际,在提出产品分等分级指标的同时,对质量安全指标进行了规定。2003年,同时发布的还有藜蒿和保护地甜椒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其后,武汉市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进入常态化。

另外,武汉市从1996年开始,开展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至今已先后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1个及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8个,这些示范区(基地)覆盖范围广,包括食用菌、莲藕、西甜瓜、藠头、红菜薹、芦笋等蔬菜。

这一阶段武汉市蔬菜标准化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文本格式也更加规范。同时,部分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的主要内容转化为湖北省地方标准或农业行业标准,如《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食品 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及《茭白》等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和《蔡甸莲藕》等湖北省地方标准。同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4 蔬菜标准化的发展建议

4.1 以栽培技术规程为地方蔬菜标准的重点

在我国蔬菜标准化体系中,除了像红菜薹这样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蔬菜种类或品种外,蔬菜产品质量和分等分级标准均可由农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发布而自动废止。实践中,大多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指标可以直接采用国家标准或农业行业标准。而在栽培技术方面,地方标准也是我国蔬菜标准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种类的蔬菜栽培技术大多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难以制定统一的农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结合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特点和栽培习惯制定的栽培技术规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2 加强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食品蔬菜栽培技术标准的制订

尽管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目前仍然以无公害蔬菜为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应予以加强。事实上,武汉市的一些企业在绿色食品标志申报过程中,已经制定了部分蔬菜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规程企业标准;武汉市的汉南区还是国家级的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近年来,一些公司也正在积极开展有机食品蔬菜的生产。

4.3 地方蔬菜标准文本的制修订应与地方生产示范应用紧密结合

在我国,蔬菜标准的制定与修订过程中,往往缺乏试验验证和基地示范应用这一环节。武汉市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制定具体的蔬菜种子标准的过程中,在标准验证、示范应用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今后在具体种类或品种蔬菜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应加强田间试验验证和示范应用,使标准文本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Standardization of Vegetables in Wuhan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LIU Yiman1,YANG Pushe2,HU Fei3,WANG Qifa4(1.Wuh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65;2.Wuhan Agricultural Bureau;3.Wuhan Station of Seeds Administration;4.Department of vegetables,Wuhan Agricultural Bureau)

The period of standardization of vegetables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n Wuhan was analyzed.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the future work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vegetables in Wuhan should be focused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especially the green food and organic food vege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and tightly combining standard documents with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s.

Wuhan;Vegetable;Standardization;Development suggestion

10.3865/j.issn.1001-3547(x).2009.01.028

刘义满(1963-),男,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科研与推广工作,电话:027-88116313。E-mail:Liuyiman63@163.com

2008-12-24

猜你喜欢
蔬菜种子技术规程武汉市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蔬菜种子催芽技术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山西省7.42吨蔬菜种子出口海外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针对不同地域环境如何选购蔬菜种子的思考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