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徐枕亚及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著述考略

2009-04-05 16:41曹培根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民权书局上海

曹培根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常熟徐枕亚及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著述考略

曹培根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常熟是鸳鸯蝴蝶派小说家的大本营,徐天啸、徐枕亚兄弟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时人称为“海虞二徐”,徐枕亚所著《玉梨魂》,被誉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早期的代表作。俞天愤、吴双热、姚民哀为鸳鸯蝴蝶派中坚人物,著述丰富。

徐枕亚;鸳鸯蝴蝶派;著述

一、徐枕亚的著作

徐枕亚(1889-1937),原名觉,字枕亚,以字行。别署徐徐、泣珠生,笔名东海三郎、志枕、眉子、青陵一蝶等。斋名有枕霞阁、懵腾室、望鸿楼、沧海明月楼等。徐天啸弟。早年就读于虞南师范学校,后执教于无锡乡里。喜作诗,为南社成员。1912年赴上海,任《民权报》编辑,撰长篇文言小说《玉梨魂》,在报端连载。《玉梨魂》以情节缠绵、文辞丽婉,为当时市民、青年所欢迎,风行一时,销路极广,且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后又撰言情小说10余部,并将《玉梨魂》充实整理,改名《雪鸿泪史》刊行。1922年,妻蔡蕊珠殁,极伤痛,撰《悼亡词》一百首。清末状元刘春霖之女沅颖,读《玉梨魂》及《悼亡词》,深致倾慕,后成眷属。工书法,1922年为中共中央机关政治刊物《向导》周报题写报头。曾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14年任《小说丛报》主编。曾创办清华书局,编《小说季报》,以营业不振停业,1934年回常熟,贫病卒。

徐枕亚的著作有:

《鼓盆遗恨》1卷,史部传记类,何天任抄本,常熟市图书馆藏。此为悼念亡妻而作。

《琴心文虎初集》,子部艺术类,1935年铅印本,常熟市图书馆藏。

《挽联指南》,子部艺术类,《无聊斋说荟》,子部杂学类,以上2种见郑逸梅《南社丛谈》附录著述存目表。

《枕亚浪墨》(1-4册),子部杂学类,第1册1915年3月上海清华书局初版,1922年5月11版,1931年4月15版;第2册1921年9月上海清华书局4版;第3册1922年10月上海清华书局初版;第4册1922年10月上海清华书局初版。按:第1册分“说蠡”、“艺苑”、“艳薮”、“谭荟”、“谐丛”、“杂纂”6卷,收《余归也晚》(惨情小说)、《自由鉴》(孽情小说)、《一死难》(烈情小说)、《毒药瓶》(妬情小说)、《断碎文章》、《枕霞阁吟草》、《冰壶寒韵》、《红楼梦余词》、《惆恨诗》、《闺情限字诗》、《懵腾室丛拾》、《快活三郎文集》、《闽游纪略》等19篇诗文作品。第2册分“说部”、“绮谈”、“笔记”、“杂纂”4卷,收《神女》(传奇小说)、《红豆庄盗劫案》(名人轶史)、《碎画》(哀情小说)、《一颗梅》(怨情小说)、《花花絮絮录》、《酒话》、《吴语真脚本》、《诗钟选粹》等22篇作品。第3册分7卷,收《经传井观》、《续冰壶寒韵》、《欲海归槎记》、《蝶梦花痕录》、《诗梦钟声集》等7种。第4册分4卷,收《清史拾遗》、《孤村喋血记》、《趣闻百咏》、《剖腹记》、《廋词选存》等7种。该书曾分别以《枕亚浪墨初集》、《枕亚浪墨续集》、《枕亚浪墨三集》、《枕亚浪墨四集》为书名各自单独刊行。

《枕亚浪墨》,子部杂学类,1915年3月上海小说丛报社出版部初版,1915年10月再版,1916年10月3版。此与清华书局版同名书第1册内容相同。

《枕亚浪墨续集》,子部杂学类,1924年6月上海小说世界社16版。与清华书局版《枕亚浪墨》第2册内容相同。

《枕亚碎墨续集》,子部杂学类,1925年5月上海小说世界社3版。与清华书局版《枕亚浪墨》第4册内容相同。

《玉梨魂》30章,子部小说类:(1)1912年上海《民权报》连载;(2)1913年民权出版部出版铅印单行本,至1928年出至32版;(3)1915年上海枕霞阁初版;(4)1924年上海益明书局16版;(5)1929年上海小说世界社8版;(6)1946年上海大众书局5版;(7)收入1987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鸳鸯蝴蝶派作品选评》;(8)收入1991年上海书店出版《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6。按:本书为早期鸳鸯蝴蝶派成型时最重要的奠基作,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书除大量出版各种单行本外,还被全书或节录收进各种近代文学总集。

《雪鸿泪史》14章,子部小说类:(1)1914年5月至1916年1月上海《小说丛报》第1期至第18期连载;(2)1916年上海枕霞阁出版;(3)1920年上海清华书局出版,至1927年出版18版,1929年出版20版;(4)1931年广州大通书局铅印本;(5)1940年上海大众书局重版;(6)收入1991年上海书店出版《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6。按:作者因《玉梨魂》出版后备受欢迎,乃将其改为日记体,题为《雪鸿泪史》,同样备受欢迎。

《梨筠泪史》,子部小说类,1938年奉天艺光书店出版,1943年4月3版。按:此即《雪鸿泪史》的改名翻版书。

《双鬟记》,一作《棒打鸳鸯录》,子部小说类:(1)1916年9月上海小说丛报社初版;(2)1930年3月上海清华书局11版;(3)1940年10月上海大众书局7版。

《余之妻》,子部小说类:(1)1925年2月上海清华书局9版;(2)1949年6月上海大众书局重版。

《蝶花梦》,子部小说类,《让婿记》,子部小说类,以上2种连载于1918年至1920年徐枕亚编辑《小说季报》。《让婿记》又有上海清华书局出版单行本,1929年4月出版3版。题许廑父评校。或以为两书即出自许氏之手。

《燕雁离魂记》,子部小说类,1928年3月上海世界书局5版。

《兰闺恨》,子部小说类,1936年10月上海中原书局重版。

《情海指南》,子部小说类,1937年8月上海中原书局再版。按:此收《孩提之童》、《胡不归》、《断垣余烬》等50篇。

《刻骨相思记》,子部小说类,1947年5月上海大众书局再版。有天啸评。

《双姝泪》上下集,子部小说类,徐哲身著徐枕亚注,民国间上海大众书局出版。

《悟彻上人》,子部小说类,收入姚民哀编《小说霸王》,民国间上海静香书屋出版。

《自由鉴》,子部小说类,原载《枕亚浪墨初集》卷1,又收入范伯群编《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

《血泪黄浦》,子部小说类,《鸳鸯花》,子部小说类,《秋之魂》,子部小说类,以上3种见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附录小说分类书目。

《泣珠记》,子部小说类,未完,载许廑父主编《情杂志》。连载2期,该刊即停,故长篇未完。

《燕市断云》,子部小说类,载上海《民权报》附刊。

《儿女金鉴录》(与蒋箸超合作),子部小说类,《战血余腥录》(与胡仪鄦合作),子部小说类,以上2种见郑逸梅《南社丛谈》附录著述存目表。

《三白桃传》,子部小说类,沈东汭著枕亚、铁冷评,1916年上海小说丛报社出版。

《广谐铎》,子部小说类,民国间清华书局出版。

《无名女子诗》,集部总集类,见邵迎武《南社人物吟评》(199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之徐枕亚小传。

《锦囊》,集部总集类,吴双热、徐枕亚编辑,1914年5月上海民权出版部再版。按:收此吴双热《四美吟》、《香国杂咏》,徐枕亚《石头记题词》,共辑诗500余首,摘句70余则,附新歌谣3首。有评语。

《谐文大观》,集部总集类,鳌峰老人编枕霞阁主校,1917年5月上海枕霞阁初版,1922年5月再版。按:此选历代名人讽刺、比喻文章约百篇。

《高等学生尺牍》,集部总集类,《近代小说家小史》(与徐天啸合作),以上2种见《南社丛刊》附录著述存目表。

二、徐枕亚的《玉梨魂》

徐枕亚所著《玉梨魂》,被誉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早期的代表作。这部言情小说带有“自叙传”性质。1909年徐枕亚任教于无锡西仓镇鸿西小学,班上学生蔡梦增母陈佩芬为年轻寡妇,徐、陈相互爱慕,又迫于封建礼教,陈知婚事难以如愿,将侄女蔡蕊珠与徐结缡。1910年徐与蔡蕊珠成婚,但对陈始终不能忘怀。1912年徐任《民权报》编辑,随将个人遭遇演绎成小说《玉梨魂》。如今存世并公布的徐枕亚、陈佩芬往回书札及唱和诗词93页揭开真相,证明这批原稿就是《玉梨魂》小说的蓝本。

《玉梨魂》30章正是描写青年寡妇白梨影与家庭教师何梦霞的爱情悲剧。才子何梦霞在无锡乡下小学任教,借住亲戚崔家,兼任崔翁之孙崔鹏郎家庭教师,不久与鹏郎母寡妇白梨影相爱。何、白两人受传统道德束缚,双双陷入矛盾痛苦之中。白将小姑崔筠倩许配给何,最终又为促成这门婚事而殉情,而崔又因对包办婚姻不满而郁闷成疾病故。何见两人皆因他而死,痛苦地离去,东渡日本留学,后于辛亥革命时期回国参加武昌起义,以身殉国。徐枕亚在“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下,提出了那个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与传统礼教束缚的冲突问题。作者通过何梦霞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婚姻的理解,他敢于冲破封建观念,与年轻寡妇大胆相爱,但又同意白梨影“发乎情,止乎礼”的主张,以为只要不结婚苟合就是遵从了礼教。他更看重这种精神上的爱,希望能长期延续下去,而白死后使他彻底绝望,于是投身革命和为国捐躯。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受时代氛围的影响,表达了社会转型期文人内心自我矛盾的普遍情结。作者最早描写寡妇恋爱小说,何、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驱,在礼教吃人的当时确具振聋发聩作用,作品也因此而唤起了长期以来受礼教压抑者的共鸣和支持。小说强烈的感伤格调也与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感伤情绪一拍即合,在受众群中反映强烈。小说发表后轰动一时,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1913年出版了单行本,此后10余年中销到30多版次数十万册,香港、新加坡等地均翻印此书,还被改编为话剧、电影,确实开创了民初小说畅销的新记录,使小说得到从未有过的大普及,也直接影响了一个时期的创作主流,以游戏、娱乐、消遣为创作宗旨,以投读者所好为目的,文坛出现以言情小说为主,辅以社会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黑幕小说等多样化的创作格局。

徐枕亚《玉梨魂》在艺术上也作了成功的探索,运用了骈四俪六的对偶文体,这是近代文学转型期的产物。作者第一个用骈文体试写小说,同时小说中穿插大量诗词,共有诗127首,词5首,另有书信14封,这种香艳绮丽的文体和诗词结合起来,较好地营造了绮丽哀婉、迷离怅惘的情调和氛围,受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作品采用了单一的情节结构,用一人一事贯穿始终,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借鉴了域外小说的作法。作者大量运用心理描写,也是对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一大贡献。《玉梨魂》一举成功后,徐枕亚便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雪鸿泪史》、《弃妇断肠史》、《余归也晚》等小说,从而进一步奠定了其鸳鸯蝴蝶派鼻祖的地位。其中,《雪鸿泪史》为《玉梨魂》的姐妹篇,情节与《玉梨魂》基本相同,只是章回体第三人称自述变为日记体第一人称叙述,作者首创以日记体写长篇小说。小说初载1914年至1915年《小说丛报》,1915年出版单行本,此后10多年间印了22版,也一纸风行,影响甚广。

三、徐天啸、俞天愤、吴双热、姚民哀的著作

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徐天啸(1886-1941),名啸亚,字天啸,以字行。别署天涯沦落人,室名秋魂室。曾任教上海青年会中学,后任职考试院。擅草书,颇得时誉,尤工刻印。徐天啸1912年开始进入报业,从事编辑工作,曾主持上海《民权报》笔政,撰论文力斥袁世凯政权。1914年在上海创办《黄花》(旬报),并与吴双热编辑《五铜元》小说周刊。1919年主持广州《大同报》笔政。1924年2月在常熟创办《海虞周报》,自任编辑,吴双热为名誉编辑。徐枕亚1912年6月由徐天啸介绍与吴双热任上海《民权报》编辑,该报被誉为鸳鸯蝴蝶派的发祥地,徐枕亚所著文言章回小说《玉梨魂》在《民权报》连载。1914年1月任《中华小说界》杂志编辑。1914年5月与吴双热同任上海《小说丛报》月刊主编,该刊1919年8月停刊,共出版44期,被誉为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1914年6月协助徐天啸编辑《黄花》旬报,附设于《小说丛报》社。1916年6月6日创刊《小说日报》并任编辑,该报1916年7月3日停刊,出版28期。1918年8月主编《小说季刊》,该刊1920年5月停刊,共出4集。1923年聘为常熟《绿竹》半月刊名誉编辑。

徐天啸的著作有:

《太平建国史》,史部杂史类,《珠江画舫话沧桑》,史部杂史类,以上2种见郑逸梅《南社丛谈》附录著述存目表。

《神州女子新史及续编》,史部杂史类,1978年台北出版。

《次侄无病之死》1卷,史部传记类,何天任抄本,常熟市图书馆藏。

《天涯沦落人印话》,子部艺术类,见《南社丛谈》九《南社社友事略》本传。

《天啸残墨》4卷,子部杂学类,1929年11月上海广益书局初版,1931年12月再版。上海图书馆藏。

《湖上百日记》,子部小说类,见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附录小说分类书目。

《自由梦》,子部小说类,《近代小说家小史》(与徐枕亚合作),以上2种见《南社丛谈》附录著述存目表。

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俞天愤(1881-1937),原名承莱,字采生。俞钟銮长子。性爽直,以“俞戆”闻名乡里。历充琴南儒英学校教员、海虞市立第八小学校长。喜写小说,认为现在人世间的一切,天看了也不会笑,只会烦闷,乃用“天愤”作为笔名。与包天笑等同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又善画松,工诗。40岁后皈依佛教。常熟沦陷时死于逃难途中。

俞天愤的著作有:

《薄命碑》10回,子部小说类,1916年上海小说丛报社铅印本。

《中国新侦察案》,子部小说类,(1)1917年2月小说丛报社初版;(2)1936年10月上海中原书局重版。按:此为方言中短篇侦察小说集,收《啄木鸟》、《枕中秘》、《一分钟》等20篇。对中国侦擦小说的发展起着先导作用。

《中国侦探谈》,子部小说类,1921年上海清华书局再版。按:此书收《黑幕》、《双履印》、《三棱镜》等12篇。

《绣囊记》12章,子部小说类,俞天愤著吴双热评阅,1936年11月上海中原书局重版。

《卖菜儿》,子部小说类,原载1915年出版《礼拜六》第36期,后收入1992年上海书店出版《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7。

《范围》,子部小说类,原载于《红》杂志第1卷第14期,后收入范伯群编选《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

《临时疫院》,子部小说类,收入郑逸梅编《小说素》,1926年上海竞新书局出版。

《镜中人》,子部小说类,民国间徐枕亚清华书局出版。

《剑胆琴心录》,子部小说类,《二月春风》,子部小说类,以上2种见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附录小说分类书目。

《呻吟集》,集部别集类,见《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民国旧派小说名家小史》本传。此为晚期所作,专阐佛旨。

鸳鸯蝴蝶派中坚人物吴双热(1884-1934),原名光熊,字渭渔,后改名恤,号双热,拆“恤”为“心”、“血”二字,寓“热心热血”之意,以号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江苏两级师范讲习科毕业,任苏州初等小学教师。一生编辑过大量报刊,他与徐天啸、徐枕亚兄弟被誉为“海虞三奇人”,1912年同任上海《民权报》编辑,主编《民权报》文艺附刊。1913年10月21日创办《琴心》周刊,1914年与徐枕亚主编《小说丛报》,1917年2月13日创办《虞阳日报》,1917年6月16日创办《小虞阳》周刊,1919年任广州《大同报》编辑,1912年2月1日创办《药言》周刊,1921年5月主编《饭后钟》周刊,又任《虞阳晚报》副刊《谐铎》主编,1923年任《绿竹》半月刊名誉编辑,1924年任《海虞周报》名誉编辑,1926年7月创办《逍遥游公园日报》,1927年任《公馀》不定期报指导员,1928年9月14日创办《逍遥游》日报,1931年2月10日创办《镭锭》三日报。晚年辍笔,执教于南京正谊中学。为人诙谐,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一生创作小说、杂文、诗词甚多,所撰长篇小说《兰娘哀史》在《民权画报》连载,一举成名。又作长篇小说《孽冤镜》,与徐枕亚之《玉梨魂》相间刊登于《民权报》,遂与徐成为“鸳鸯蝴蝶派”之巨擘。

吴双热的著作有:

《海虞风俗记》4卷,附《海虞风俗竹枝词》不分卷,史部地理类,1916年开文社铅印本,常熟市图书馆藏。

《双热嚼墨》5卷,子部杂学类,1915年上海小说公报社铅印本。按:此为小说、散文、笔记、诗词等合集。分为翰墨林、春秋笔、小说汇、游戏文、零星话5卷。由徐枕亚编。

《双热新嚼墨说荟》4卷,子部杂学类,1920年上海国华书局铅印本,常熟市图书馆藏。按:此为短篇小说、笔记、诗词合集。

《双热浪墨》,子部杂学类,1927年3月上海小说世界社3版。按:此为旧体诗、杂文、小说合集。

《兰娘哀史》,子部小说类,(1)1912年7月至9月上海《民权画报》连载;(2)1913年上海民权出版部初版本,1918年2月6版;(3)1926年上海书局出版陈子青改编白话本,题《白话精本兰娘哀史》。按:本书集中暴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在当时反响很大。

《孽冤镜》24章,子部小说类,(1)1912年上海《民权报》附刊连载;(2)1914年上海民权出版部出版铅印本,后多次再版。按:本书主要描写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悲剧。

《孽冤镜别录》(上卷)16回,子部小说类,1937年1月上海中原书局再版。按:此即《孽冤镜》一书的重写本,下卷因故未写成。

《无边风月传》(上下卷)42回,子部小说类,1921年11月上海国华书局再版。原由李定夷主编《小说新报》连载。

《鹃娘香史》14章,子部小说类,1924年3月上海民权出版部初版。

《断肠花》,子部小说类,1936年10月上海中原书局重版本。

《快活夫妻》,子部小说类,吴双热著徐枕亚评阅,1936年10月上海中原书局再版。

《豆腐西施》,子部小说类,收入郑逸梅编《小说素》,1926年上海竞新书局出版。

《婚误》,子部小说类,原载1921年6月《礼拜六》第112期,又收入范伯群编《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

《一零八》,子部小说类,连载于包醒独编辑《小说新报》。

《锦囊》,集部总集类,吴双热、徐枕亚编辑,1914年5月上海民权出版部再版。按:此收吴双热《四美吟》、《香国杂咏》,徐枕亚《石头记题词》,共辑诗500余首,摘句70余则,附新歌谣3首。有评语。

鸳鸯蝴蝶派中坚人物姚民哀(1894-1938),原名联,字民哀,后以字行。笔名天、护法军、乡下人,别署小妖、老匏、花萼楼主等。室名花萼楼、息庐,芝兰庵等。姚家福孙。早年毕业于虞西高等小学,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取艺名朱兰庵,随父献艺江浙等地。宣统二年(1909)至沪上,以南社社员太仓冯平(心侠)为师,参加光复会,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被聘为淞沪光复军秘书,参加中华革命党。因谋刺某代表未成,遂避居吴江,仍以献艺为生,其说书艺术在当时很有影响。民国初参加南社,1919年编辑《小说霸王》不定期刊物,1921年任上海《春声日报》助理编辑,1922年与袁寒云、刘豁公等主编《戏杂志》,1923年在上海自办《世界小报》。常熟沦陷后,充任敌伪绥靖司令部秘书,1938年秋被抗日部队捕获处死。姚民哀一生著作甚多,现存作品多为典型的报章体作品,他专为各种报刊撰稿,如:1914年为徐枕亚主编《小说丛报》撰《商妇琵琶记》、《息庐丛谈》,1915年为李定夷主编《小说新报》撰《花萼楼随笔》,1916年为王西神主编《妇女杂志》撰《闺秀佳话》,1918年为孙雪泥主编《世界画报》撰短篇小说《险难困缘》,1919年为李定夷主编《尘海英雄传》、《武侠异闻》撰《包英美》、《菊娘》、《余玉莲》、《姬秀才》等武侠短篇小说,1921年为施济群主编《新声》杂志撰《花底沧桑录》、《毒婆》等短篇及《素心兰》长篇连载弹词等。

姚民哀的著作有:

《息庐丛谈》,子部杂学类,1914年徐枕亚主编《小说丛报》刊载。

《花萼楼随笔》,子部杂学类,1915年李定夷主编《小说新报》刊载。

《闺秀佳话》,子部杂学类,1916年王西神主编《妇女杂志》刊载。

《歌场野获录》,子部杂学类,1918年周剑云主编《鞠部丛刊》刊载。

《民哀说集》,子部杂学类,1921年上海国华书局出版。

《山东响马传》16回,子部小说类,(1)1922年周瘦鹃等主编《游戏世界》杂志连载长篇小说;(2)1924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单行本,1929年6月5版。

《盐枭残杀记》,子部小说类,(1)1924年《红玫瑰》杂志连载长篇武侠小说;(2)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单行本。

《龙驹走血记》,子部小说类,1926年《红玫瑰》杂志连载武侠小说。

《两杯茶教》,子部小说类,1926年程小青主编《新月》杂志连载武侠会党小说。

《荆棘江湖》,子部小说类,1926年周瘦鹃主编《紫罗兰》杂志连载长篇武侠小说。

《独脚大盗》,子部小说类,1927年《红玫瑰》杂志连载长篇武侠小说。

《侠骨相思记》,子部小说类,1928年《红玫瑰》杂志刊载。

《江湖豪侠传》,子部小说类,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四海群龙记》36回,子部小说类,1930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太湖大盗》,一作太保阿书徐天雄《党会秘闻》,子部小说类,1935年3月上海大众书局再版。

《小说霸王》,子部小说类,姚民哀编,民国间上海静香书屋出版。按:此收徐枕亚《悟彻上人》、张恨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等18篇文言小说。

《花萼楼诗话》,集部诗文评类,1926年王天恨等主编《梦痕》杂志刊载。按:姚民哀撰短篇小说甚多,大都散见于上海各种小报、杂志上,可参见1987年《常熟文史资料辑存》第14辑载黄步青《姚民哀与其作品编年表》、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

《素心兰》,集部词曲类,1921年施济群主编《新声》杂志连载长篇弹词。

《中秋拜月》,集部词曲类,1923年撰弹词开篇。

[1]曹培根.书乡漫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熟市志[M].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3]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江苏艺文志·苏州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A Brief Investigation into Changshu Novelists of Mandarin-Butterfly Literary School and Their Works

CAO Pei-ge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Changshu is a city where many novelists of Mandarin-Butterfly Literary School lived such as its representative brothers Xu Tianxiao and Xu Shenya,with the latter’s novel Yu Li Hun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work in the early period.The backbone writers such as Yu Tianfeng,Wu Shuanri and Yao Minai also produced many works.

Xu Shenya;Mandarin-Butterfly Literary School;works

K29

A

1008-2794(2009)03-0114-06

2009-01-07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现代常熟作家群研究”(05SJD750004)

曹培根(1957—),男,江苏苏州人,常熟理工学院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民权书局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民权素》“素”义旨辨略
——兼论《民权素》创刊宗旨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中国古代民主性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