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两声叹息

2009-04-07 03:24聂作平
百家讲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清军南京

聂作平

考察中国历史,有一个令人深省的现象,那就是,原本立国于北方或中原的王朝,一旦遭到毁灭性打击,往往都会采取退往南方再图中兴的策略,如北宋被金所灭后,赵构逃往临安,以偏安的方式再续大统一百余年。

甲申之变后,北中国落入清人手中,由于南京原本就有一套留守的政府班底,所以坐镇南京的衮衮诸公都相信,在南京延续大明国祚的把握要比仓皇奔赴的赵构大。但让人意外的是,与南宋相比,南明存续的时间短得可怜。从甲申年除夕夜的两声叹息里,我们就能判断出南明的短命乃是历史的必然。

是夜,史可法远在扬州军中独自批阅公文到夜半,因肚子饿了,同时也想起是除夕,便向厨子要酒吃。厨子说:“肉食都按大人的吩咐分给将士们了,没有什么下酒的菜,只剩一些盐豉了。”史可法便就着盐豉喝闷酒,一连喝了十多杯,想起国家破碎至斯,不由泫然涕下。泣罢,酒力上涌,他便靠在小几上睡着了。

天明后,将士们按惯例聚集在辕门外,等待电可法召见,但往常早就洞开的辕门居然关着。于是,知府任民育命令打更的人依旧打四更鼓,并令左右不要惊醒史可法。一会儿,史可法醒了,听见鼓声后大为生气,经过左右之人的解释后才息了怒。

同样是这个除夕夜,距离扬州几百里的南京兴宁宫中则是另一番景象。当天晚上,弘光帝兴致勃勃地亲自动手张灯结彩,太监韩赞周劝他说:“天下大事正棘手,这种琐屑小事,何劳陛下亲自动手?”弘光帝漫不经心地说:“天下事有马士英在主持,何必忧虑呢?”到了深夜,弘光帝忽然闷闷不乐,韩赞周又关心地问:“陛下刚搬到新宫,应该高兴才对,如此郁闷,是因为思念皇考吗?”弘光帝听了一言不发,半天才徐徐回了一句:“梨园殊少佳者。”

弘光帝和韩赞周这番对答令人绝倒。至此,我们也就明白,拥有包括富庶江南在内的大半个中国,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军队的弘光政权,为何灭亡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

史载,弘光帝对女色有着异于常人的热爱,有人告诉他虾蟆可以壮阳,他就兴师动众,到处捕捉虾蟆制作房中药,民间因此称他为“虾蟆天子”。而弘光帝最信任的马士英玩弄权术之余,业余一大爱好是斗蟋蟀,故民间为之取名“蟋蟀相公”。

将兵在外的史可法人品倒没有问题,只是在马士英等人的排挤下,他能够施展的空间实在小得可怜。史称,史可法每次写好奏章,总是要念给身边的人听,他“循环讽诵,声泪俱下”,乃至“闻者无不感泣”。但即便再悲愤一百倍奏章奏闻给沉溺于温柔富贵之乡的弘光帝也是石沉大海。弘光帝的新宫落成之际,令大学士王铎(明代最优秀的大书法家之一,然其人品可鄙)书写了一副亲拟的对联:“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亦可见这位虾蟆天子的为人了。

在晚明诸多粉墨登场的人物中,弘光帝是一个十分奇怪的角色。公正地说,他有时候的政治见解并不见得很糟糕,比如他也知道马士英当权,最好把他撤职。然而奇怪的是,一旦马士英固执己见,弘光帝就不再坚持,最后统统由他说了算。如果说马士英窃国弄柄,显然有些勉强,毕竟在明朝君主集权的体制下,即使权倾朝野的马士英,从本质上讲也无法凌驾于弘光帝之上擅作威福。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弘光帝对政治极度不感兴趣,明知道马士英在乱来,但却由着他,只要自己还能当皇帝,还能享受花团锦簇的幸福生活就万事大吉。

但事态的发展并不以弘光帝的意愿为转移。扬州已破,清军随时可能突破长江。这时,弘光帝开始后悔——不是后悔一年来沉溺酒色,不问政事,而是后悔当初不该听任马士英把自己推到皇帝的宝座,按他的想法,做一个藩王,同样可以肆意享尽荣华富贵,而皇帝却要面对大兵压境的窘境。

四月二十七日,龙潭驿探马向马士英告急,说清军已编木为筏,正在渡江。紧接着又报,清军只打了一炮,京口的城墙就打倒了四垛。最后,杨文骢派人报告说,江中有几只竹筏,怀疑是清军,因而架炮城下,三炮将敌军的竹筏打得粉碎。马士英于是将前两位报告军情紧急的驿使痛打一顿,对报喜的杨文骢的使者则加以重赏。

掩耳盗铃或报喜不报忧都只会加剧弘光小朝廷的灭亡。五月初一,有人在南京长安门的门柱上写了几句讥讽时局的打油诗,对岌岌可危的小朝廷作了高度概括:“福人沉醉未醒,全凭马上胡诌。幕府凯歌已休,犹听阮中曲变。”意思是讽刺弘光帝幽居深宫,只顾饮酒、玩幼女,政事交凭马士英处置,导致前线军队一触即溃,而阮大铖只干了两件事,一是打击当年与他过不去的东林党人,二是精心创作并导演戏剧。

五月十日,南京城风雨大作。中午过后,阖城居民都能清晰地听到清军的火炮声。这天,弘光帝下了两道圣旨:其一,紧闭南京各城门,缙绅家眷一律不得出城;其二,召集一支梨园子弟进宫演戏。

演戏时,弘光帝兴致勃勃地和太监韩赞周、屈尚志等人不分君臣地坐成一团,一边看戏一边喝酒。这场堂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二更时分,所有人都有几分醉意时才结束。接下来,弘光帝带上他的母亲和最宠爱的一个妃子,以及几十名宫廷人员,骑着马从通济门出城而去,而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知道皇帝这是在弃他们而去。

十多天后,弘光帝又一次回到了南京。只不过,他已不再是偏安小王国的最高领袖,而是任人处置的俘虏。他被安置在一个没有布幔的小轿中抬进城,沿途百姓要么指着他破口大骂,要么捡起瓦砾掷向他,羞愧的弘光帝只得用布包住头,再以一把油扇掩面。是年九月,弘光帝被押往北京,次年被清廷处死。

鲁王监国时,追谥弘光帝为赧帝。“赧”者,按《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乃因惭愧而脸红之意。不过,如此江山如此下场,弘光帝仅仅脸红一回,恐怕难以平息众怒。

这个故事说明:第一,就像狗和热狗一样,君王的叹息和臣子的叹息乍听上去似乎也差不多,但究其实质,完全不是一回事;第二,短命的王朝犹如急性腹泻,结束得越快越好。

编辑蔡元元

猜你喜欢
清军南京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郑成功兵围南京城
呼玛河围困战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南京话易懂“难听”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浅析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火器装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