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思变谋发展

2009-04-07 03:24童钟鸣
新闻前哨 2009年3期
关键词:经营影响发展

吴 劫 童钟鸣 潘 毅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已开始摧毁本已不景气的全球传媒业。据报道,2008年12月8日,拥有知名的《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等10家日报和23家广播电视台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Tribune Co.),因为不敌广告严重下滑与网络媒体的冲击。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传媒人警醒和思考的“传媒事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产生连锁反应。中国经济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诸多不利因素正在影响着与之相关联的中国报业走向。报业的发展已步入“寒冬”,进入“拐点”。

一、地市报面临的经营困局

“寒冬”来临,原本根基不深厚的地市报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广告经营面临变数,经营形势明显吃紧。一方面,仅靠房地产、汽车、通信和药品等广告支撑的经营主体开始动摇。不少房地产商压缩、减缓甚至放弃房产开发,楼市广告大量减少和缩水,汽车经营商选择缩减广告投入,通信运营商和药品经销商开始减少广告投放量,家用电器经营商亦因效益考虑而谨慎投放广告。另一方面,依赖“形象广告”获取广告收益的资源面临缩减或枯竭。受金融危机影响,部门和企业效益回落,于是,出于成本考虑,削减甚至放弃“形象宣传”。这样势必影响和减少地市报的广告创收“门路”。

2经营短腿效应影响加剧,市场竞争力匮乏。由于大多数地市报广告经营门路窄,办法少,经营水平低端、粗放,缺少策划和组织,在与广电媒体、省级党报、都市报、新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有限的“广告蛋糕”被切走,广告经营徘徊不前,甚至节节败退。

3媒体运营成本增加,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报纸纸张涨价,发行成本增加,员工薪水待遇提高,而不少地市报广告量并没有增长,甚至减少,综合效益下滑。在各种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地市报景气指数走低,开始影响地市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

二、拓展思路,主动在危中求变谋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报业“寒冬”,地市报应积极应对,逆势而为,争主动,拓思路,谋出路,强发展,保增长,增效益,迎接地市报发展新一轮春天。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地市报的冲击和影响,首先需要地市报决策者们头脑冷静,思路清晰,树立危机意识,结合各地和各报实际,主动思变应变,掌控主动权,谋划在困难情况下地市报的稳健发展。

其次要有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媒体广告经营是一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科学,地市报在广告经营策略和方法上不能一成不变,要面对危机影响,寻求地市报经营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避免迷失方向而被动受挫。

第一,实现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转变。

地市报经营发展相对滞后,原因之一是广告经营墨守成规,只是固有的“媒体经营”,而非与时俱进,拓展发展思路,探索和实践“经营媒体”新思径。

在一些地市报,广告经营门路狭窄,手段和方法落后,依然沿用原始的仅凭个人关系和感情“拉广告”的落后形式,“动员”甚至强求广告客户上广告。这类广告因失去广告客户的热情与支持,又缺乏活力和影响力,常常遭到广告客户的回绝,已失去效应,走向末路。

不少地市报经营面狭小,仅仅是报纸版面上的商品、形象广告类的单一推出和复制,鲜有其他新品种、新类型、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广告。广告源的狭窄,直接影响到地市报整体经营效益。

媒体是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社会平台,也是亟待开掘的纵深广告源泉。地市报应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载体和平台,实现多种经营,一主多业,综合开发,以扩大和提高媒体经营发展的更大空间和最佳效益。

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提升地市报的生存发展潜力与活力,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广告经营理念,在“经营媒体”方面认真做足、做活、做好文章。在做好版面广告经营,巩固和扩大广告效益的前提下,借助地市报的社会影响和品牌资源,扩大经营视野,发展多种经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运用现代经营政策和环境,吸引社会资本,联合经营,立体开发和发展,适时推出其他经营品种或产品,如发展网络经济、商贸经济、服务经济、地产经济、文化经济等,做大做强地市报经营品牌,实现地市报经营发展增值、强效。

第二,实现由“宣传型广告”向“服务型广告”转变。

一些地市报广告经营品种单一,多为商业、形象之类广告,其特点是直白的“鼓吹”、生硬的“宣传”和直接的“叫卖”。有的广告可信度较差,甚至是虚伪广告,难以被受众接受,甚至排斥。这已影响到地市报信誉和经营效益。

提升地市报广告经营效应,应告别这种低效的旧式运作模式,拓展新思路,开辟新途径,以服务为特色,打动和吸引众多的广告受众,发挥应有的“广而告之”作用,实现广告客户、受众和地市报广告经营三方共赢。

做好“服务型广告”是地市报办报宗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地市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广大受众,因此,应将广告经营的重点转到服务民生上来,积极策划和组织民生广告、社区广告,多为广大民众(市民)提供实用、鲜活的广告,扩大地市报的广告资源,增加广告经营收人。

加快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是地市报广告经营的又一新的阵地和平台。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发展和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投入巨资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家电下乡”等活动,这些为得天独厚优势的地市报广告经营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因此,不妨在“乡村广告”方面动动脑筋,收获新的广告经营成果。

第三,实现由低端发布向高效传播转变。一些地市报广告制作和发布形式简单、粗放,缺乏创新和影响力,重文字轻视觉,广告文案生硬,广告版面呆板,广告传播效应较差,遭到广告客户和部门或单位的质疑。此类广告在地市报上投放量已开始出现萎缩。

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地市报要在广告经营形式和手段上创新,引入先进的广告制作技术,追求广告版面的美化和精化,精减文字承载量,加重图片和色彩的运用,精心策划、制作和发布具有现代特色的广告,提升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广告的传播和影响作用,吸引、巩固和扩大广告客户的投入,全面提升地市报广告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地市报在危机和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新的全面、稳健和跨越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影响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