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新闻:报网互动的有益尝试

2009-04-07 03:24吕旭辉邹圣旺
新闻前哨 2009年3期
关键词:晚报聊天报纸

吕旭辉 邹圣旺

摘要网络聊天和版面的开设,体现了网络时代新闻性和平民化。这个面向年轻读者,以时尚、故事性为特色的版面,是一次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对接的有益尝试,也是新的互动形式、新的新闻品种的试验田。

关键词报网互动新闻QQ吧

2007年5月,黄石日报社《东楚晚报》开通了一个新的互动平台——东楚晚报QQ吧,并把这作为一个全新的专栏,固定在热线版。与此同时,以QQ吧为依托推出了一个新的新闻品种——QQ新闻。每周定期和读者见面。

QQ新闻就是借助QQ和QQ群与网民聊天,收集新闻线索、发动网友互动。这个互动平台和新闻品种推出后,立即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青睐,反响很好。

网络聊天和版面的开设,体现了网络时代新闻性和平民化。这个面向年轻读者,以时尚、故事性为特色的版面,是一次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对接的有益尝试,也是新的互动形式、新的新闻品种的试验田。

一、聊天新闻是什么

报纸的聊天新闻,不同于电视台、电台的聊新闻,这里没有嘉宾,也不是新闻评论栏目,而是用QQ或MSN等其他工具聊天,再把所聊内容搬上报纸版面。

有研究者认为。聊天新闻最早见于杭州的《都市快报》,该报于2006年2月推出了“快报热线网上聊”。此后,许多媒体纷纷跟进。《姑苏晚报》、《扬州晚报》、《郑州晚报》等均有此类专版和专栏。网络聊天并将聊天的一部分内容发表于报纸上,成了记者工作的一部分、报道的一个新形式、报纸版面的一个新面孔。

东楚QQ吧聊天新闻起步于2007年5月,在全国不算早,但在湖北省内算得最早,也是比较成功的。记者通过QQ与QQ群在跟网友聊天的过程中获取新闻线索、新闻故事,并根据需要随时到事件现场进行核实采访。

东楚QQ吧衍生出来的新闻品种,东楚晚报将之定位为“QQ新闻”,在这个范畴下又分了若干个小栏目:QQ故事会、QQ辩论会、QQ帮你问、QQ留言板、QQ新生活、QQ摄世界、QQ外采等。

东楚晚报QQ新闻讲究八个字:时尚、可读、服务、参与。东楚QQ吧成立后,相继组织了网友义演义捐助学、网友植树造林、网友赈灾义演等社会影响很好的活动。同时,QQ新闻版各栏目先后刊发了《晒晒“十·一”趣图》、《玩具换份油焖大虾》、《倒立喝酒吃饭》等大量读者爱看的文字和图片趣闻,以及《200网友网上搜寻离家“网瘾少女”》、《上午买的摩托车下午被盗》、《网友真情寻血救母子》等独家事件新闻。另外,还刊发了《轻度近视要不要戴眼镜》、《爱情和事业,孰重孰轻》等新闻专题。

目前,在东楚QQ吧这个平台上,东楚晚报还衍生出了换客大会、图书漂流等互动性、服务性强的时尚活动。

二、报纸为何青睐聊天新闻

报纸设置聊天新闻栏目,主要是争夺年轻读者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新的竞争的要求。而QQ在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为报纸设置QQ聊天平台提供了一个客观条件。

(一)报纸发展面临困局

不少报纸的读者群老龄化,年轻读者流失。美国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日报的阅读率已从1970年的78%持续下降到2002年的55%。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针对北京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北京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1岁,报纸读者已经步入老龄化。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在全国36个主要城市通过对80100个样本的调查显示,全国城市报纸的日到达率已由2005年的68.8%降至2006年的65.5%,城市居民每日读报时间已从40分钟降为38分钟。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关心的东西呈现多元化。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根本不买报纸,即使看报也是匆匆浏览一下。“每天22分钟”,这是2006年韩国广播广告公司调查平时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所获得的结果。人们的读报时间已连续七年呈减少趋势,现在与十年前相比已减少了一半。其原因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年龄层的网民对上传图像、照片等都非常积极,而与“互动性”距离较远的报纸自然影响日渐降低。CTR《2006中国城市互联网网民形态报告》显示,网民接触互联网的日均时间迅速增长,从2002年的88.5分钟提高到2006年的137.8分钟。报告认为,互联网成为网民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

读者减少,也就意味着报纸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一一报纸的广告额越来越少,况且是具有高购买力的相对优质的年轻读者。困则思变,报纸必须寻找突破传统困局的道路与途径。

(二)QQ是常用通讯工具

人们使用QQ,主要基于以下几种需求:工作需要、交换信息、寻求帮助、娱乐缓解压力、情感需求。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08年日均4000万QQ用户同时在线,其中在办公地点使用QQ的用户数超过了1200万。另据腾讯内部统计,其用户人均拥有QQ好友94个,QQ群4,01个。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更显示,QQ在上班族中的占有率已经远远超越MSN,QQ的用户数已经覆盖了我国网民的近90%。

根据有关人士调查显示,使用QQ的主要是16岁至60岁的人群,18岁至45岁为高峰人群。这么庞大的一个人群,文化素质比较高、年龄结构年轻化、分布在各行各业和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么一个群体,不仅是报纸新闻线索的发现者,而且还是最具有购买力的优质读者群体,对报纸客户——广告商具有很大的“诱惑”。另外,不少记者本身就是QQ用户,使用QQ的交流成本比较低。

如今,QQ等网络聊天工具成为继书信、电话、BP机、手机之后,人们最常用的一个通讯工具。网络聊天工具的出现,为读者、通讯员报料和发稿有了除文字外的图像与声音的组合。利用好最新的网络形式,更好地利用新闻资源,是传媒必须要考虑的事。网络聊天版面,也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尝试。

三、聊天新闻:一次有益的尝试

在新闻平民化的今天,QQ聊天新闻是贴近人民的体现,形式也具有新颖性和亲切感。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互动性强。这是以往的新闻形式所欠缺的。让网络QQ为平面媒体服务,也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一种方式。

事实证明,QQ聊新闻的平台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网络交流,新信息、新思维、新时尚、新潮流层出不穷,极大地开阔了,记者的视野、改变了报纸的新闻面貌、吸引了大批骨干年轻读者。

(一)发现了“新闻富矿”

东楚QQ吧网友来自各个行业,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好多新奇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有时,好多新鲜事市民觉得不是新闻,但被记者在闲聊中发掘出来,有重大事件,记者也会

第一时间获知。

从建立QQ吧到现在,QQ吧发掘新闻的势头比较迅猛。起初,QQ新闻作为东楚晚报热线新闻版的一个小栏目,每天刊发1—2篇新闻。到2008年1月,东楚晚报为东楚QQ吧开辟专版,每周二、周四专版刊出QQ新闻。据不完全统计,QQ吧建立一年半以来,东楚晚报共刊发QQ新闻文字稿800余篇数十万字,有趣新闻图片百余幅。

聊天新闻不仅使得新闻数量多了,而且独家新闻也多了起来。网络时代,媒体抢发有价值的新闻越来越难。于是,创新报道形式、提供独家观点等,成为媒体新的竞争热点。而做好契合个人信息需要的服务,同样也是媒体“独家”的一种体现。

聊天新闻还丰富了新闻版面,在整张报纸中起着很好的信息传递作用。与通常的新闻如消息、通讯等相比,聊天新闻有很大的不同。和聊友真实的对话,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在版面上,用口语化的语气传递信息,提高了信息的接受程度,又使读者有强烈的参与感。而且,新闻题材是网发自己的亲身经历,网友讲述的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记者在稍作处理后刊登出来,让读者阅读时也能身临其境。另外,不同于新闻发布会上的标准新闻,聊天新闻挖掘的素材。全是读者中来,讲述的是老百姓的故事,富于生活气息。

(二)改变了传受关系

报纸互动,是组织读者参与办报和策划读者感兴趣的社会性活动的方式。一直以来,报纸与读者的互动被作为报纸贴近性的要素被加以充分利用。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方式不断创新演进。从过去的“读者来信”、到“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报料”等,花样出新,收效颇佳。但如与网络相比,报纸的互动弱点是那么的明显。

我们在QQ群里就一些民生话题跟读者讨论、听取网民报料新闻、而对面地接受网友的信息反馈,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记者与读者(网友)的互动,改变了以往那种记者写什么读者看什么、读者缺乏参与的状况,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变。

同时,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平台,读者可以参与新闻的前期运作,为新闻或策划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传播和互动形式让读者获得了更多的尊重,激发了读者的热情和报料积极性。如东楚QQ吧中设置的《QQ摄世界》,随着数码的普及、手机摄像功能的发展,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所看到的第一手资料、现场拍摄下来,而这些东西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是读者最喜欢的。

(三)吸引了年轻读者

新颖的新闻样式、有益有趣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东楚QQ吧。根据我们的统计,参加东楚QQ吧活动的网友近90%是中青年,而在东楚QQ吧各个群中,中青年的人数也占80%左右。

首先,团结网友从事公益。公益活动是许多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东楚QQ吧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了大量活动,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而且提高了报纸的美誉度。如2007年的“七助贫困生”大型义演义捐、2008年的500名网友植树造林、2008年5月的“我们在一起”大型赈灾义演等。

其次,针对年轻人喜爱户外运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户外运动。如2007年9月与2008年11月,先后组织网友到黄石国家青少年户外运动营地拓展,培养网友的团队精神;2008年7月,参加湖北省“八人制足球赛”。

与此同时,我们将流行于网络的“换客”,通过报纸的新闻宣传变成为现实版的“换客大会”,如今“换客大会”已经连续举行了十一届。由于这项活动非常时尚,反映了QQ新生活,深受年轻读者喜欢,场面十分火爆,每届参加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数百人。

四、QQ聊天新闻的困境及建议

QQ聊天新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对接,但是由于QQ传播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给其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带来了困扰。

QQ传播可以认为是一种人际传播,其传播主体具有广泛性、偶然性、匿名性、平等性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传播,往往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QQ传播的空间无限巨大,人与人的接触带有很大的未知性和偶然性。而且QQ中大多数人隐去其真实姓名、住址、及其个人身份、社会角色等信息,传播主体又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这种匿名性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在匿名的条件下,双方按照自愿的原则交流,如一方不满意,传播就不会存在或者中断。如果有网友报料,而此时记者不在线,那么此次报料就会失败,也许一条“大鱼”就这样溜走了。

另外,由于匿名性。用户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谣言和小道消息就有了传播的空间。没有了大众媒体视真实性和权威性为生命操守,无需层层把关的审查制度,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无从考证的假消息,甚至充满诽谤的留言都屡见不鲜。

QQ,特别是QQ群的开放环境,在扩大了个体交际范围的同时,一些有害思想和信息也会带入到QQ传播中来,给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造成冲击,带来精神污染。另外,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QQ的开放环境和虚拟特征,进行诱骗、欺诈和犯罪活动,给QQ使用者带来伤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

一是加强记者值班制度,让记者有更多的时间在线。另外,要通过互动、活动等形式、机会,收集网友真实资料,建立网友档案库。这项工作,目前东楚晚报QQ吧已经启动,我们组织了首期新闻信息员培训,这个工作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增加记者的外采与核查。针对网友提供的新闻线索,值班记者要加强调查、采访,对线索进行核实,而不能听风就是雨。

三是建立规范的QQ群聊天秩序。如东楚晚报QQ吧,就建立了群规,每天有管理(在优秀网友中产生)值班,维护群内聊天环境,对发表色情图片、不文明言论等不良信息的网友,进行监管。

传播学家罗杰·菲尔德说:“新媒介并不是白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在新媒体出现后,传统媒体要勇敢面对,在技术与理念上把新技术、新媒体的长处吸收过来,壮大自己。

猜你喜欢
晚报聊天报纸
报纸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敞开门聊天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