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如何应对网络的冲击

2009-04-07 03:24
新闻前哨 2009年3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电视节目优势

徐 红

被称作“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已汹涌澎湃地涌入我们的生活。当人们在尽情地领略和感受互联网的精彩和网络媒体的神奇功能时,电视的炫目光环似乎在剥落。网络之所以吸引大家,除了人们喜新厌旧、探索新生事物的天性,更重要的还是网络给受众带来的从未有过的发挥和诉求空间。

电视的从业者们也用不着悲观,因为网络给电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只会促进其加速自身的完善和变革,这其中包括对新媒体的学习、借鉴和相互融合。寻找和网络的切合点,吸取网络的优势。发展完善自己,才是电视节目的应对良策。

发挥所长充分互动

电视这个以电子为载体的媒体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突飞猛进的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比翼齐飞。时至今日,在电视人身临网络的汪洋大海求索电视的新突破时,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传输手段为他们的创意和梦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世界杯期间。央视推出了一种叫做“交互电视”或“互动电视”的新鲜玩艺儿特别引人注目。这种电视对每场赛事都提供四个角度的选择,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器,任意切换到自己想看的角度。这样,人们就好像把导播台搬到了家中,自己则成了现场导演。当然。目前真正使用互动电视的人并不多。但它却带给我们全新的尝试,不仅观众感到新鲜,对电视业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迈进。

许多电视节目早已在尝试利用视讯电话、有线电话、卫星连线、互联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远距离以至跨国境的双向参与、相互交流。央视《时空连线》、新版的《经济半小时》等栏目和香港回归、大江截流等大型报道,都是成功的范例。这些节目将演播室和国内外的新闻现场、有关嘉宾有机连线,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多点切换和多维互动。

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需要对我们这个急剧变动的世界发言。传统电视媒体是我播你看,观众被动接受。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日益临近,信息在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的信息对不同的决策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关联和影响,因而,对于新近发生的各类重大新闻,受众不仅仅要求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有关的信息报道,更希望媒体能够成为自己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窗口和平台。所以,因“媒体”制宜,建立这样一个发言和交流的窗口,是传统媒体面对“第四媒体”大量争夺受众的压力而采取的有力对策。而引入“互动”理念和手段则是电视的过人一招。从央视到各地方台,各类《对话》、《开心辞典》节目及其复制品的火爆和崔永元、王小丫的迅速走红就是力证。

转化优势为我所用

对于新媒体的崛起,既要承认它的优势,又要利用这种优势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发展传统媒体的表现手段。如何转化这种优势为我所用?

第一,用电视网络的消息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单独一个媒体的信息是有限的,现在加进网络,可算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发生了,这是一个资源。资源是可以共享的。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核实、印证、补充,是真的及时报道,是假的排除掉。把真实情况报道出来以正视听,对于办好节目无疑是件好事。

第二,从网络中启发更佳的选题。网络的资讯是丰富的。电视专题的选题需要不断地创新出彩。流览网络的资讯可以更多地启发电视专题的好创意好点子。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四方,这样才能使节目内容更加鲜活和充盈。

第三,艺术地处理网络上的图片,也是使节目增色的一种手段。电视的制作程序较多,形成播出要经过外出拍摄等环节。为了使观众在阶段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网络上撷选的图片经过特技的包装处理再加上字幕及配音,也能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

第四,与网络媒体联手报道,实现“大互动”。除了在网络中推出自己的节目平台,电视节目也可以尝试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我负责的《车驰天下》节目就同一家网站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我们与该网站经常互相采用对方的信息,共同举办一些赏车、试驾活动。这样的联手可算是优势整合,不仅可以提高栏目的品牌知名度,更是对自身平台的延伸。

第五,打造自己的网上平台。电视节目网页实现了对节目的再拓展和再开掘。毕竟网络的大容量突破了电视新闻的时段和节目长度限制,给了更多人发言的机会,而网络的匿名性又使这些意见呈现多元化,由此吸引更多的参与和关注。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后,许多电视台纷纷开办网上电视。有些电视台网站点击率极高,已成为知名网站。

网络时代,媒体之间的界限日渐消融。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一媒体间的融合和渗透引起彼此间的交叉换位,媒体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充分挖掘网络媒体的优势,与之共荣共存,是所有电视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电视节目优势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