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湖北信心的“精神年货”

2009-04-07 03:24周志兵
新闻前哨 2009年3期
关键词:机遇湖北改革开放

周志兵

2008年12月底,湖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连续刊发署名“楚天舒”的系列述评文章,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我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剖析揭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及应对之策,展望荆楚大地迈向新台阶的良好前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提振湖北发展信心吹来了一阵强劲暖风。

这组“楚天舒”文章共4篇,每篇8000余字,分别配发链接版予以深度解读。文章以俯瞰全省发展大局的宏观视野谋篇布局,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首篇《改革开放铸辉煌》,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阐述了湖北人民在艰难探索中获得的5点启示与经验;《好运湖北正扬帆》指出,湖北经济发展已进入“起飞”阶段,正面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境外和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比较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等4个重大机遇;《化“危”为“机”保发展》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将使湖北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正以特别之为应对特别挑战。努力使危机转化为湖北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提档进位的难得机遇;《“一带两圈”展宏图》指出,由武汉城市圈构筑核心增长极,鄂西生态圈搭建鄂西发展新平台,长江经济带扮演促进“两圈”互动及协调发展的主轴角色,“一带两圈、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纵览“楚天舒”系列文章。呈现以下特点:

权威性与指导性。文章由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社科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等单位精心撰写,数据翔实可信,论述精辟深刻,体现出公信力、权威性与指导性。其述评。无论是对改革开放“继往开来的经验”的总结、对湖北面临的重大机遇的阐发提炼。还是对湖北以特别之为应对特别挑战重大举措的解读、对“一带两圈”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战略定位。都生动地演示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路径,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客观性与科学性。文章以科学、理性、客观的态度,系统梳理我省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与发展战略,体现出厚重的历史纵深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出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科学精神。文章指出,只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在工业“扬长补短”、破解“三农”难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加强产业“承接”和市场“接替”等方面下足工夫,定能化“危”为“机”,实现大发展。

针对性与前瞻性。文章跳出了片面歌颂成就的旧模式,在成就中思考规律,在困难中寻找希望,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前瞻性。如提及金融危机时,毫不讳言“我省近期经济增长步伐减缓、沿海地区农民工大量返乡”等困难,但更着力于对湖北面临的有利机遇进行理性分析和前瞻,给人以启迪、信心与希望。作者兴奋而又急迫地呼吁,面对重大机遇。全省上下要争分夺秒抢先抓、克难奋进敢于抓、科学谋划善于抓、乘势而上快速抓、坚持不懈经常抓,推动湖北经济扬帆启航。

时宜性与开放性。去年末,国际金融危机寒风袭来,给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带来困扰。如何判断当前发展形势、如何正确认识省情,形成全省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共识,无疑是一项紧迫任务。“楚天舒”系列文章的及时发布,不啻为省委、省政府以媒体为介馈赠全省人民的精彩华章。文章全面展示我省的发展潜力、前景与战略,为海内外企业家、投资者进一步认识湖北、投资湖北,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政策指南和更充足的信心。

这组文章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部分中央媒体和省内主要媒体分别转载或摘要介绍;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企业负责人和外地客商反映,看完这组文章后豁然开朗。仿佛吃下“定心丸”,对化“危”为“机”更有底了:理论界一些学者表示,这组文章客观、翔实、及时,堪称一部全面反映湖北省情和发展战略的“白皮书”、推动积极应对危机抢抓机遇的“动员令”。

从媒体运作层面解析,“楚天舒”系列文章的发布,奏响了主流媒体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的主旋律,是特别时期的“特别之为”,也是党报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喉舌功能、有效传达方针政策的一个范本。

猜你喜欢
机遇湖北改革开放
The rise of China-Chic
RCEP与房地产机遇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再见,机遇号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