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人才的“格”

2009-04-08 08:45毛志成
中关村 2009年1期
关键词:连中三元破格书呆子

毛志成

人才有两种,一种是合格的人才,一种是破格的人才。我们应当尊重哪一种?回答是:都应当尊重。

龚自珍诗中的名句之一便是“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强调的是人才的“不拘一格”,大有反对按照死模式选取模式化“人才”的意味。换句话说就是,真正的人才光是“合格”还不成,必须“破格”。这话对不对呢?当然对,尤其是在貌似“正常”而实际上极为不正常的社会。

相反的例子也有,这就是基于十分“合格”而成了大有作为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也必须看重,甚而应当十分看重。总之,对人才的选取既要重视合格,又要尊重破格。明朝有两个很有作为的人才,其中一个靠的就是“合格”,此人名叫商輅,他是千余年来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另一个叫况钟,他基本上是连参加“高考”都没有资格的人,后来却成了德智双优的名官。有个古戏《十五贯》,歌颂的就是审案公正且又多智的况钟。

先说商輅的“连中三元”。人们都知道,中国的科举考试要过三关,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中的第一名叫解元,会试中的第一名叫会员,殿试中的第一名叫状元。商輅在三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故而被誉为“连中三元”。

商輅的连中三元,没有靠走后门,托关系(只是受到了必要的资助),事后证明他也不是书呆子,不是“考试机器”制造出的模式化产品,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商輅是浙江淳安县人,家里很穷。他的考试成功靠的就是勤学、苦学。在考试中也因一时得意而忘乎所以,受到过沉重的打击,但他改掉了这种轻佻的毛病,老老实实地越发勤学起来。当了状元以后,做了官,相继当过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但人品很好,官风清正。尤其不畏权奸,曾向皇帝揭发了西厂(特务机关)的十大罪状,使皇帝也不得不取消了西厂。他又是睿智的人,看到了官场中的小人要整他,便提前告老还乡(退了休)。这是书呆子么?不是,更不是那种“学历高而能力低”的人。

另一位人才况钟,就不说高考合格的人,属于“破格”的人。况钟是江西靖安县人,家里也很穷,根本没有资格走进考场,长大后只能在县府里当个小文书。但他办事认真,而且给那位不坏的县官出了不少好主意,后来被推荐到礼部当了小官。再后来,他还有机会拿着皇帝(明宣宗)的手书,到外地去搞“调查研究”。况钟的可贵处在于他出身于穷苦民间,对民疾民苦既了解又体会很深,同时对官场的贪污腐败之风洞若观火,他本人也疾恶如仇。刚到苏州时,他只是深入调查了解,不说话,装糊涂。直到把情况弄清,才对贪官污吏进行了当场宣判。先喝令衙役把六个奸吏当场摔死,继之又把五个贪官和十几个渎职误事的官革了职。在处理社会矛盾、处理复杂案件上,况钟后来办了不少为民平怨的事,不必细述。他的政绩究竟如何?且看他调任回京时,老百姓的夹道挽留的情况就可以了。老百姓为了盼望况钟快些返回,还共同唱了一首民谣;“况青天,朝命宣。早归来,在明年!”这是书呆子式的人才很难做出的政绩。

社会既需要“合格”的人才,也需要“破格”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不过,无论是合格还是破格,一个人本身的人格优劣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也只能将合格理解为迎合、自保,将破格表现为胡作非为。因此,无论是盲目地推崇合格,还是糊涂地吹捧破格,都不是理智的,不是清醒的。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学者)

猜你喜欢
连中三元破格书呆子
敢“破格” 不“出格”
跳和跃
shū dāi zi gǎn jī书呆子赶鸡
眼镜+贝雷帽=书呆子的风骚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
脑筋急转弯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