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空洞抽象为具体形象

2009-04-10 09:19李弗不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作伴被子读书

李弗不

【学生病文】

我爱读书

邹爱华

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念着这样一句话:“有书作伴好还乡!”那时的我还不懂事,爷爷为我解释了很多遍,我仍只是摇着头,一个劲地说:“不懂,不懂!”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触大量的书,像是走进了书的海洋一样。

书,确实是一个好伙伴。当你孤单时,它会在你的身边为你解闷;当你失落时,它会用“失败乃成功之母”来安慰你;当你迷醉时,它又会为你捧上一杯浓浓的“茶”,消解你的醉意。

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爱读书,但决不是冲着这话来的,而是冲着读书能够增长知识来的。后来读书多了,我才知道“青春作伴好还乡”是杜甫说的,原来爷爷是仿照杜甫而说的,那么,我也模仿着说“有书作伴好还乡”。

读书的好处很多。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积累。

读书重要,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读书你才能读小说,你才能写信,你现在上网不就是读书的结果吗。我们日常生活,购物不是大量地用到所学的知识吗?

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学是为了更好的读书。

人类要文明,社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生活要改善,大计是学习,义务教育已立法。

学习是人类自古以来获取知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传授和发扬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学习。

实际些说,有大学文凭才能从事工程师、医师、会计师、老师等技术岗位的工作。

当然做什么做好了都是有前途的,但有技术一定会对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好处,技术就是知识,就要学习。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可以丰富知识,不会一问三不知,而且书很好看的,不信你试一试。但读书要读好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读书的最大的好处在于你在不断地提高和再提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是在运行着一个不变的真理,就是无止境地求实和求真中,只有这样,人才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读书是一个真正人的理性的行为,你认为呢?

【病因点拨】

通读这篇作文,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别扭、做作和空洞,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虽然是在说理,是在论述,但是话语生硬,犹如开政治讨论会,官腔味十足。比如,“读书的好处很多。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积累”“人类要文明,社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生活要改善,大计是学习,义务教育已立法”等等,这样的句子,不仅生硬、枯燥,而且本身就有语病,不通顺,上下不能联结,是属于强硬拼凑式的句子。类似的句子,文中还有不少。

全文虽都在说读书的重要性,但没有条理,没有主次,颠三倒四,混乱不堪。一会儿说读书的重要,一会儿又说修养重要,然后又跳到说读书重要,给人一种无层次无结构的感觉。

全文都从大的方面,甚至于政治层面去说读书的重要,说得很空洞,很抽象。让人读过以后,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更不要说得到什么感悟和启发了。我们说,写文章应该尽量具体、形象,使用修辞,写生活,写细节,是具体、形象的好办法。

另外,题目也非常老气、俗套,不妨考虑形象、具体一点。

【升格佳作】

有书的天空

邹爱华

书,是一轮明月,照耀着我前进的道路,直达灵魂的故乡。

——题 记

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念着这样一句话:“有书作伴好还乡!”那时的我还不懂事,爷爷为我解释了很多遍,我仍只是摇着头,一个劲地说:“不懂,不懂!”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触大量的书,像是走进了书的海洋一样。

书,确实是一个好伙伴。当你孤单时,它会在你的身边为你解闷;当你失落时,它会用“失败乃成功之母”来安慰你;当你迷醉时,它又会为你捧上一杯浓浓的“茶”,消解你的醉意。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爱读书,但决不是冲着这话来的,而是冲着“有书作伴好还乡”的。杜甫敢说“青年作伴好还乡”,而我说“有书作伴好还乡”。

我读《西游记》,认识了唐僧,结识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他们领着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我读《史记》,观看了一个又一个英雄的伟绩,我被那些感人的人、事深深地感动过;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把保尔·柯察金当作榜样,我不以这为羞耻,不认为这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举动,保尔的精神是我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中国青少年应该学习的,我认为这不是赶不上时代潮流,相反,这恰是真正的历史时代潮流。

《家》《春》《秋》三部曲,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女神》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格林童话》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飞鸟集》则又让我了解到泰戈尔的聪慧……

书犹药也,曾经医治了我几多的愚昧;书如酒乎,它们让我醍醐灌顶。书,像一面明镜,像一轮明月,照耀着我前进的道路,引领着走向知识的海洋,精神的渊薮,灵魂的故乡。

辩论赛上,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出一系列有关的知识,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刮目相看,我感到很自豪很高兴;与同学聊天时,我可以扯出很多话题,让同学们又吃一惊,我同样感到自豪。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书赐予我的厚礼。

孤单时,想到“天涯共此时”,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有人在不远处默默地关心着我,我的孤独感便烟消云散去;失落时,看到“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我很快就又从失落中走了出来,继续向前方迈进;高兴时,读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又会觉得世间是如此美妙,处处充满阳光。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书的天空给予我。

好书作伴好还乡。我兴奋,因为我有了自己的另一片天空;我自豪,因为我在这片天空下痛苦着自己的痛苦,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幸福着自己的幸福。

【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就比原文生动、形象得多了,好读得多了。你看,作者的题目“有书的天空”,不仅具体了,而且形象、生动了。题记也用得十分恰当而精彩。

最可取的是,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个意思,既表达充分,而又没有直说直露,而是灵活地采用比譬修辞手法描绘出来的。可以说是,形象生动而又含蓄蕴藉,余音绕梁。

文章从有书就有了自己的另一片天空来立意,可以说既紧扣文题,又不失深刻。小作者可谓对读书有着自己的一种特别的感触,是真正喜欢书的一个人,虽然其话语无特别惊人处,但理却怡人、启人,读后让你欣然赞同。这才是真正地摸到了写文章的道路。此外,文意流畅,语言清新,善用题记,铺陈排比酣畅文意等等,都是此文的闪光之处。

【拓展训练】

爱只是一根线

苏 珊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真爱。他们天天忙于赚钱,就是为了给我和弟弟支付高昂的学费。他们从来没有像我在书中读到,或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浪漫地互诉衷肠。在他们看来,“我爱你”太奢侈,很难说出口,在情人节彼此送花给对方则是更不可能的。我父亲的脾气非常坏。工作一天的劳累之后,他经常会发脾气。

一天,母亲正在缝被子,我静静地坐在她身旁,看着她。过了一会,我说:“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她一边继续缝着,一边回答道。

我低声地问道:“你和爸爸之间有没有爱情啊?”

母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活,满眼诧异地抬起头。她没有立即回答我的问题,随后只是低下头,继续缝她的被子。

我担心我的话伤害了她。我非常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过,后来我听见母亲若有所思地说:

“苏珊,看看这些线。有时候,你能看得见它们,但是大多数都是隐藏在被子里的。这些线使被子坚固耐用。如果生活就像一床被子,那么爱就是其中的一根线。你不可能随时随地看到它,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爱是内在的。”

我仔细地听着,却无法明白她的话,直到来年的春天。那时候,我父亲得了重病。母亲在医院里陪床了一个月。当他们从医院回来的时候,二老的面色都显得非常苍白。就像都得了一场重病一样。

他们回来之后,每天清晨或是黄昏,母亲都会搀扶着父亲在乡村的小路上漫步。父亲从未如此温和过,他们就像是天作之合。在小路旁边,有许多美丽的野花、绿草和树木。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温柔地照射在地面上。这一切形成了一幅世间绝美的画面。

医生说父亲两个月后就能康复。但是两个月之后,他仍然无法独立行走。我们都很为他担心。

有一天,我问他:“爸爸,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他温和地说:“苏珊,不用为我担心。实话跟你说吧,我喜欢与你妈妈一块散步的感觉。我喜欢这种生活。”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得出他对母亲的爱之深刻。

我曾经认为爱情就是鲜花、礼物和甜蜜的亲吻。但是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爱就是我们生活中被子里的一根线。爱就在里面,它使生活变得坚固而温暖。

(选自《读者》2008年第16期)

【技法点读】

爱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爱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写爱的文章,表现爱的文章非常多,而这又是一篇写爱,表现爱的优秀之作,特色之作。

作者通篇都是用一种修辞格——比喻(题目已经显现)——来写,把“爱”比成“一根线”。这当然是求取它们的公共部分——隐藏的那一部分——来写了。也确实,爱,大多数时候是看不见的,就像线隐藏在被子里、衣服里看不见一样。但看不见并不等于没有,而是赫然存在的。什么样的爱最像是这种情况呢?夫妻间的爱,特别是高龄夫妻间的爱,最像是这样的。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感受父母之间的感情为题材,写来不仅十分真实,而且生动感人。

文章主题不怕重复,就看你能不能有新颖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表现手法。如果你有新颖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你的文章就可以令人耳目一新,惊叹称奇。

【思考练习】

文章十分善于刻画细节,你认为哪个细节刻画得最好最生动呢?略微分析一下。

【参考答案】

作者问母亲和父亲有没有真爱的时候,母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活,满眼诧异地抬起头”看着“我”,这个细节刻画得最好最生动。它形象逼真地反映出了母亲的内心触动,以及对女儿突然发问吃惊。

猜你喜欢
作伴被子读书
与睡莲作伴的追光者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Mary’s Cninese
书香作伴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刘波:大海与我作伴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