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之我见

2009-04-12 07:10邓芳
成才 2009年2期
关键词:本子后进生错误

■邓芳

差异教学之我见

■邓芳

差异教学是近年来在借鉴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掌握教学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指在班集体中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不仅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群体,而且要重视利用各种有效的办法,减少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都得到开发。

那么,作为一名差异教学的实施者,如何建立真正的差异观,认真落实好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呢?我认为,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关注与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差异观

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是为着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新课程理念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教育实际中,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教育观念中,总是难以接受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对后进生总会予以严厉斥责。这些做法非但不能帮学生,反而伤及学生脆弱的心理,又不利于增进师生感情。

作为一名教师,当面对班级这个群体时,首先就要承认这个群体是有差异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的教育环境千差万别;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品质、意志、智商等也迥然不同。我们只有承认学生间是有差异的,才会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学生间有差异这一事实,才会真正发自内心去尊重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并想办法照顾差异,促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爱生观

要真正使差异教学落到实处,我们首先就要有正确的爱生观念。我们爱生,不是单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把我们的爱惠及到每一个孩子,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射到每个孩子身上。只有我们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我们,才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

爱生的方式有多种,但如何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我们在爱他,在关注他呢?这可是一个难题。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自身也曾为此困惑过。但是,后来我还是找到了一种最为有效的办法。在我们育才二小,每个孩子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本”,这个本子既是学生抄写家庭作业的本子,也是家长与老师之间一根联系的纽带。为了与学生间更亲近,我开始认真利用起这个本子来。每天拿到这个本子时,我除了检查学生抄写是否工整,家长是否签字外,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送一句合适的带有鼓励性质的话给学生。比如,有一次,班级报听写,当听写报完了,组长要收听写本时,后进生小余(化名)却死死压着本子,不肯交本子,我知道,他是想让自己争取听写全对。当时,从他胀红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个孩子一颗好胜的心。那天,我让组长破例晚几分钟收他的听写本。事后,我在他的家校联系本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小余,今天早上,当你不肯把听写本交给组长时,你知道老师从你胀红的脸上看到什么了吗?老师看到了你那颗好学向上的心。好样的!只要你坚持努力,老师相信你这个不服输的孩子一定会学得很好。班上的小祥(化名)是一个外地孩子,父母忙于经商,无心管他,他的学习自觉性就特别差,但他也有一个优点,特别热爱班集体,常常主动为班级做清洁,我在他的本子上这样留言的:看到你躬着身,认真地为班级清扫垃圾时,老师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说,我们的小祥是二(3)班最爱集体的孩子。但是,老师还希望你也是一个最爱学习的孩子。我说过,我的爱是要惠及每一个孩子,因此,我的鼓励不仅给后进生,也给优生。如:“谢谢你!飞宇,每天为老师收发本子,辛苦了!”“朱彦,你今天管理班级真有方法。”等等。

由于我每天把不同的鼓励话语送给学生,学生也开始在本子上给我留言,有的是“老师,谢谢您!”,有的是“老师,我一定会做好的。”等等,有时候还会有家长大篇感激的话语,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我每日的激励中,变得好学了,懂得关心父母了。

看到学生的转变,看到家长的欣喜,我深深感受到了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副不可缺失的良药,也是教师减少差异、缩小差异的良药。当然,这种鼓励源于教师有一颗爱生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学生长处的眼睛。

三、要注重后进生的习惯培养

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之所以差,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习惯不够好,有的不善于听;有的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写作业不够细心、有的做事没条理等。要使一名后进生学习得到转变,首先就得改变他不良的学习习惯。

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一是针对孩子不同的不良习惯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症训练,有的训练孩子听的能力,有的训练做事的条理性。二是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听课时,提听课的要求;作业时,提出作业要求;朗读时,提出朗读的要求等。有了要求,学生自然知道该如何做并会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三是开展多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去培养良好的习惯。如,针对学生不细心的毛病,开展“细心大王”的评比,因为是评比,学生在抄写时,不仅会比平时更认真,而且,抄完后还会自觉检查。细心的习惯也就在这评比中不自不觉地养成了。

习惯养成了,学生能做到专心听,细心写,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如果也能做到如此,学生学习的差异也就将大大减少。

四、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要让错误继续蔓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出现错误是一件常见的事,但是,做老师的要想办法及时纠错,不能让错误继续蔓延。比如,有的孩子在一年级就爱给“饶”字的右上角加一点,如果老师不及时给学生指正错误,任由这种错误演变为一种习惯,那么这个学生在写这个字上,可能就会终生出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把给学生纠错作为一项责任来抓。

如何给学生纠错,我想纠错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学生自查错误,也可以是同桌间互查错误,还可以是老师针对孩子们易犯的错误,故意出错,让学生集体纠错。纠错是一种方式,真正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错误率。学生错误率减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自然缩小了。

五、用创新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了无生机的课堂学生是不喜欢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果每天的教学形式总是千篇一律,学生很快就会有厌倦感。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识字是每天的必备的课程,如果教师每天都和学生玩开火车的游戏,学生早就厌倦了。因此,教师在不同的课型中,应设计不同的识字游戏。例如,在《会上树的鱼》一课,我设计的识字游戏是弹涂鱼追赶大螃蟹的游戏,谁读得对,字音读得准,谁就是能赶上大螃蟹的弹涂鱼。在《失物招领》一课,我设计的却是评选“环保大王”的游戏,谁读对了黑板上词语,谁就拾起了地上的垃圾,谁就是真正的环保大王。在《黄山奇石》一课,我带学生玩的是识词语观奇石的游戏,学生认读对一个词语,就可观看一幅黄山奇石图。又如,同桌间互读生字的奖励也是不一样的,《雨后》奖励的是小雨点,《花名歌》是将自己最喜欢的花奖励给对方。不同的课型设计了不同的游戏方式,不仅紧扣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永远能保持听的兴趣。

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是不用担心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因为他们在兴致昂然地听,知识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脑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达到了,差异教学也就达到了一定的目的。

六、坚持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由于每个人感触不同、情感不同进而兴趣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文科,有的爱理科,有的擅长抽象思维,有的动手能力强。从这个认识出发,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育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应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人们常说“行行出壮元”,道理就在这里。然而,正确的评价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如何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公正合理呢?在本学期,我设计了一项每周夺冠的活动,从周一开始,我就发一张计分册给轮流管理的干部,对学生的学习、两操、课间、吃饭、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的加分记载,每一个方面,只要你达到了老师要求的标准,你就可以有加分的机会,一周累计下来,得分最高的前十名,为该周的周冠军,同时,对后进生又设计了一个结对评比的活动,所有的后进生均可找一个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谁的分高,谁又可以评为本周的进步冠军。这样的评价机智,不再仅拘泥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比较,让每个孩子都有勇气敢于竞争,同时,又在竞争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真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合理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才能让学生高效愉快地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心智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二小)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本子后进生错误
本子的心愿
扔掉的本子
在错误中成长
小本子大梦想为2021 年挑选一本手账吧!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我的新本子
如何对待后进生
不犯同样错误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