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景物描写鉴赏探微

2009-04-12 07:10朱大成
成才 2009年2期
关键词:寒秋写景景物

■朱大成

诗词中景物描写鉴赏探微

■朱大成

古人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是古人鉴赏诗歌概括的总结,这对我们鉴赏诗歌无疑是有帮助的;然而鉴赏诗歌还应结合诗歌的意境加以变通,否则也会闹出笑话。本文结合高中教材诗词中景物描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诗词中景物描写,暗示背景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物描写,它明写寒秋的景物,实质上是借寒秋的景物,暗示当时(1924年——1925年)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荼、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按常理,寒秋之景是肃杀凄凉的、悲寂的,而作者却将寒秋之景写得那么生机勃勃,那么色彩艳丽,这不是不合情理吗?在此我们只能推断,作者借桔子洲头看到的景物来抒发对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的讴歌之情。如果不把上阙的景物描写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那么下阙对往事的回忆,就不能有机地回应“谁主沉浮”的时代发问。

上述景物描写告诉我们,探讨古典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要抓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基调,再结合诗词创作的背景去考虑,才能把景中寄寓的情感理解到位。

二、诗词中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反

衬心情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景物描写,它背景状阔,色彩艳丽,动静结合,令人心旷神怡,当然寄寓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还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汁这些了不起的历史英雄,才能主宰壮丽的河山。尽管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了威武雄壮的戏剧,只可惜他们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那么真正的风流人物何在?是经过艰苦跋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壮阔而又绚丽的北国风光,才是今朝风流人物活动的舞台;北国风光的景物描写,就是为烘托人物的。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物描写,也是为周瑜的出场服务的。作者从形、声、色三个方面描绘如画的江山,是为他心目中的英雄周瑜出场作了铺垫。英雄放在美好的江山中,这大概是古人创作的习惯。

上面是借景烘托人物的典范,也有借景反衬心情的景物描写。如杜甫《旅夜抒怀》诗的前半(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开成都是近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他在成都赖以生存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孤凄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的写景,而是寄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样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如此看来,一二句与三四句描写的情感不能协调,如何理解三四句诗的意图,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只有考虑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才可迎刃而解。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他暮年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如果从修辞的角度审视,就可找到正确答案。

三、诗词中景物描写,折射心志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前六句写景,头两句诗交待了范围和时令,“新雨”的出现,描写了环境,一场秋雨过后,酷暑退去,凉爽来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三四句诗从上到下描写空灵的山中的景物:明月照耀下的奇松怪柏的倩影,银练似的清泉挂在山崖,发出哗哗的响声格外动听,这是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作者在这四句诗中,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画面,令人神往。后面两句由自然之美转到生活之美的描写中去:“喧”既是竹被风吹动发出的响声,也是浣女洗完衣服回家途中发出的吟吟的笑语,从喧闹的笑语中,可以窥探出人物欣喜的内心世界;“动”既是莲叶被风吹动,又是被下水的渔舟撞动。荷叶、荷花、荷香、莲蓬,肥鱼、绿水叫人心动神摇、流连忘返。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石,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全篇除两句外,均是写景。全文以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突出地描写了旅途的自然风光——奇山,异水。水都是浅碧色的,可见千丈之下的游鱼、细石;急湍之处若飞箭,如奔马,气势非凡。山是高大的,千百之峰,争高直指,互相轩邈;长绿耐寒之树间,嘤嘤的鸟鸣、不绝的蝉声,增添了和悦的声响,同时也反衬了山林里的寂静;清越的泉水飞跃而下,仿佛是一首交响乐在演奏。高山和流水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能让”鸢飞戾天者“,望见雄奇的峰峦,就会心情平静;能让”经纶世务者“,仔细看到那清幽的山谷,就会不想回去。可见作者从佛教”天人合一“的教义中发现,自然界的山水之美能够涤荡争名夺利者心中的污垢。奇山异水的美学价值是何等的奇妙。我可以大胆地推断,吴均是最先发现山水美学价值的佛教学者之一。如果仅仅靠抓住景物的特征来理解诗歌的意蕴,那是不成的。

从上述两首诗的景物描写的分析来看,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的意蕴,除了关注景物的特征外,还要了解诗人的地位、身份、道德修养和美学情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探讨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优劣时,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标准,朱光潜对其做了解说:“依我看来,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如果“意象既不明了,情趣又不真切,所以‘隔’。”同时还指出“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梅圣俞说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看到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的道理。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根据朱先生的观点,我赞同上述几首诗的景物描写均合“不隔”、“显”的要求,景物描写如在目前,而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上述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景物描写相比,更符合“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要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诗句,感情不隐,将自己的情感移到他物身上太显,“花溅泪”“鸟惊心”“悦鸟性”“空人景”这些情感的结果太明显,不隐;鉴赏诗歌景物描写时真正有韵味的,还是景物描写‘显’,情感描写‘隐’的诗句。如果平常鉴赏诗歌中的景物,也包括高考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只是笼统地回答,景物描写之中包含着情语的话,那就叫人太失望了。鉴赏者应该深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去,仔细琢磨景物之中包含的是什么“情”。这样的鉴赏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诗歌中景物描写的鉴赏。上述几首诗词景物描写的鉴赏,有的考虑到时代背景,有的考虑到作者的思想境况、道德修养,还要考虑到作者使用的修辞技巧等等。诗歌鉴赏难就难在透过表面的文字深入到诗的大语境之中体味其中的三昧。鉴赏者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去解读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的奥妙。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一中)

责任编辑 张 泉

猜你喜欢
寒秋写景景物
当一首老歌从耳畔滑过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四时景物皆成趣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诉衷情令·夜花吟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七绝·寒秋(新韵)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