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我国民营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建构

2009-04-17 03:13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经济民营企业供应链

王 鹏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发展十分迅速,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首先阐述了新经济时代的特征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其作用,最后就我国民营企业如何构建供应链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民营企业;供应链;供应链建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30-02

一、新经济的到来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新经济时代

随着20世纪后半期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经济浪潮在美国已经兴起,并席卷全球。所谓新经济,即利用信息、知识、因特网等技术,使企业的经营模式、流程等得到优化,使相关企业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并提高企业对顾客的服务水平。所以信息、知识、网络等技术是区别新经济与旧经济的主要标志。

面对新经济的到来,企业必须树立新经济的经营观念,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因特网等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新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运作模式与旧经济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必须注重信息、利用信息、依靠信息进行创新,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使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更准确、更快速。不但能提高企业的效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也提高了顾客服务水平。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发展十分迅速。例如,20世纪40年代下半期,美国政府曾把“二战”时期国家投资的大部分军工企业先后转卖给私人垄断组织。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保守党上台后不久,就把钢铁企业和部分长途运输企业民营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自由开放思想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现企业民营化。与此同时,拉美、中欧、东欧、非洲和亚太地区的许多发展国家的民营化也渐趋活跃起来,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化浪潮已波及100多个国家。

我国民营企业解放后有过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缓慢。党的十五大后,中国民营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WTO的加入,民营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又受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民营经济在经营模式、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民营经济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民营企业要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要学会“走出去”,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其中,供应链管理思想即是当今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好理念。

二、供应链管理在新经济时代的作用

(一)供应链管理理论概述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各个环节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链条,其中包括资金流、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等。在实际当中,供应链一般由多个中间环节构成,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供应网。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商流、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使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价值最大,并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使顾客的效用最大化的全过程。

通过供应链管理,一方面提高顾客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新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1.供应链管理是在信息技术比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使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及时沟通、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能够改变上下游企业的库存状况,大大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并降低整个供应链企业的运作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3.通过供应链管理能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等技术,企业能够与客户及时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时应对,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三、民营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系统

民营企业由于在资金、规模等方面相对较弱,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依靠单个企业难以取胜,必须建立自己的供应链系统,变单个企业的竞争力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然而构建供应链系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和步骤。

(一)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供应链系统的第一步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比较晚,无论在资金、管理、资源等方面都不及国有大型企业和外国民营企业,所以我国民营企业不能像它们那样依靠资金搞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拥有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下,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并通过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的交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企业不断产生综合优势或某一方面的绝对优势,从而获得长期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还包括“协调”能力和“结合”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创造性、可延展性、难以模仿性和学习性等特征。民营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那么,企业如何获得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措施有以下六个方面:

1.开发人力资源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措施。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有一批对企业忠心耿耿的生产经营和业务骨干,企业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开发出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2.技术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各种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在生产技术上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其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而企业要在生产技术上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正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3.管理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民营企业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从家族式管理走向民主管理,不仅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创建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程序和制度,而且要在管理手段上做到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培养核心竞争力。

4.营销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的开拓、创新、规划、竞争都需要有新的经营理念和前瞻的视野。知识经济不仅改变着市场,而且也改变着企业的经营观念。没有创新的营销理念,没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手段,民营企业就不可能有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5.服务创新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民营企业除了建立完善的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企业共性服务体系外,还要建立给予顾客产值以外的增值服务的差异化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发展“战略联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民营企业要构筑与供应商、经销商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帮助客户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化,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供应链系统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供应链系统由原材料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及顾客组成的复杂系统。作为一个企业,一般处于其中的某一环节。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系统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以自己为核心企业发展供应链。此时,本企业处于供应链的核心地位,主导着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以核心企业为制造商为例,本企业根据产品、管理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适当的供应商数目,选择合适的经销商及其数目,通过信息技术等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2.把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此时企业除了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参与供应链外,没有主导权力,但此企业仍是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做好此环节的工作,才能使整个供应链具有稳定而发展的竞争力。

(三)优化供应链,提高价值链增值

供应链管理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增加整个链条的价值。当构建了供应链系统后,要不断地对供应链系统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水平,使供应链系统价值增值。供应链系统优化必须建立在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水平和更大价值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优化。例如网络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控制论、系统论等。

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当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民营企业就不会有市场经济。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比较晚,基础薄弱,竞争力还不够,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联合起来,转变观念,建立供应链系统,通过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新经济民营企业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