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林区 温馨之旅

2009-04-22 06:40徐凤翔
绿色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湖区亚东林区

徐凤翔在喜马拉雅山中段南翼考察的第二站,是亚东林区。

亚东林区是西藏较著名的一处喜山南麓沟谷,因为它曾是首先开发的通商口岸,也是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外政治活动交往之途。南缘毗邻不丹、锡金。从森林分布来看,亚东地处中喜马拉雅山南翼湿润山地沟谷,垂直分带也很明显,森林发育的条件较好,但是林区开发较早,天然更新后的森林主要是中龄林,古树异木零星分布在深沟远地。

考察亚东林区,需经过冈底斯山系的羊卓雍湖和江孜古炮台一线,羊卓雍湖区海拔在4500米左右,亚高山—高山草原草甸与湛蓝的羊卓雍湖水相映照,一派湖阔天蓝、碧草雪峰的宁静氛围。但是从湖水的色调还是可以分辨出它是一个内陆成水湖泊。记得听湖区水文站的同志说过,羊卓雍湖在很久以前曾与雅鲁藏布江连通,后来因地壳上升而成为内流湖。羊卓雍湖的这种变迁反映了青藏高原演化的历史。由于湖水含盐量较高,冬天基本上不结冰,对沿岸的气候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湖区牧民除了放牧牛羊外,有时还驾牛皮船在湖中捕鱼。一次,我们在湖区调查草甸群落时,遭遇到成群的大蚊子迎面扑来,不知道是哪种蚊子,但可以看出与湖区的湿度较高有关。

离开湖区向江孜方向前进,除了瞻仰江孜古炮台,默默地向当年英勇御敌的民族英雄们致敬外,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地处半干旱区的年楚河谷山坡缺林少柴的状况,反映在沿途的电线杆多用土石垒成,高高的方柱,顶部只有50厘米左右的木杆用于架设电线。但是在年楚河谷地,流水浸润之处,由于光照充足,却是良田千顷,单产甚高,沙棘林、柳树林成丛成带。

前往亚东沟,要翻越海拔4300米的帕里山口,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南北坡气团交汇、风力较大的地段,有海拔7000米以上的两座雪峰,分列于东西两侧,高原面的植被与气候状况显著。我们的高原反应也较明显,所以,我们对山体景观、植被组分进行线路勘察后,很快驱车下坡,向南而去。

亚东沟的路况优于喜山南坡的其他几条沟,公路沿卓姆河而下,路侧的中龄林立木疏生,绿草灌丛,气候温润。海拔3600~4100米,分布着糙皮桦林和当地特有的亚东冷杉林,林下有多种杜鹃。海拔3500米左右的河谷稍显开阔,有村庄农田,山坡上还有一处不大的寺庙。后来知道那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寺庙一东嘎寺。由此南下,进入森林茂密的亚东峡谷。大片的乔松中龄林生长挺拔,反映了湿润山地温带、暖温带的生境。更有山地温带的标志性树种西藏云杉和山地暖温带的标志性树种云南铁杉呈带块状分布。

亚东县城坐落在著名的春丕河谷下司马镇,历史上英军曾由这里入侵西藏,到达帕里和江孜。当我们在春丕河谷及其支沟考察森林、采访居民时,印象极深的是山花繁茂,村前屋后,花盆花架,用各色蔷薇把农田和房舍点缀得绚丽而温馨。居民对我们考察人员的造访极为热情,以当地的“甜茶”(相当于其他藏区的酥油茶)招待。我们更遇到了过去的学生、志愿援藏的小傅,在此任副县长,更把我们待为“上宾”,招待当地特有的亚东鲑。据说此鱼种为洄游型,每年夏秋季由印度洋洄游上溯至卓姆河山间河段,分布区窄,数量较少,为鱼中珍品。

亚东的森林采伐,历时较长,我们考察时,采伐仍在继续。当地亚高山带下段的标志性树种一西藏云杉已经很少,仅单株散生于村落和寺庙附近。在临近边界处的伐区中,胸径1米左右的大铁杉正在被伐,而邻国不丹的针阔混交林却保护得较好。隔沟相望,只见成群的猕猴在树间跳来跳去。据资料记载,该国的森林覆盖率达70%。

亚东一行的森林考察,总体感觉是在温润的春丕河谷,森林更新和恢复较快,因而,满目青山,花繁草茂,是一次专业收获独特而丰富的“温馨之旅”。

(责编:丛萍)

猜你喜欢
湖区亚东林区
生活在湖区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补衣
点击反证法
听风看云喝茶
扬州市湖区渔业的现状与思考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湖区波尔山羊生态型健康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