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再来

2009-04-22 04:54魏继军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鞭教师职业氧气

魏继军

如果有一天清晨,你醒来后发现自己拥有了未曾有过的能力与资质,你希望会是什么?

我希望能够回到小时候,回到那个时候的课堂。

那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傻”字。学习完这个字,老师让组词,同学依次被叫起,“傻瓜”、“傻子”、“傻蛋”,“傻”词此起彼伏。

轮到二毛站起来,他不知所措。因为,他的词汇量与大家相同,不知道该组什么词语好。他很诚实并且惶恐地告诉老师,“我不知道了”。老师很怒,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词,并且还能造句,那就是你有些傻帽!”全班学生一起傻笑起来。

二毛,涨红了脸,咬着牙说:“老师,我会组词了。”

老师斜眼看着说:“这不还行,不傻嘛!”

二毛冷静地吐出了一个日常骂人带有“傻”字的词。

这回大家哄笑的声音更大,轮到老师涨红着脸站在那里。

二毛,被老师“请”出了教室。

课后,他的家长在与老师交谈后,我便在童年的校园里失去了一位学习的伙伴、玩耍的同伴。二毛回去务农了。

诚实不好吗?学生的年龄比老师小,可是尊严就一定比老师的少吗?这是我现在想对老师说的话,如果我能回到过去,回到那节课堂。

可是,那时候,谁会有力量和勇气反抗老师这种调侃整蛊式的权威?不知道二毛会不会“记恨”这位老师,但是我会。他宁可逼着我们选择粗俗也不肯让我们选择诚实,他宁可让一位孩子选择放弃上学的机会,放弃一个存在着希望的未来,也不肯屈尊摆低自己貌似比学生更为强大的自尊。

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师让我们在懵懂的时期从内心失去了对“诚实可贵”的向往,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学生没有自尊。

如果,我能够再回到那个时刻,我真想改变那个课堂的氛围,改变二毛的命运。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自是艰苦,可是比这个更可怕的是教师专业知识的贫乏。

在上自然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氧气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根本,氧气可以燃烧。举例,划一根火柴,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有了氧气就可以。

我回到家,问姐姐,氧气是可以燃烧的吗?姐姐在确定我不是开玩笑后,认真地告诉我,氧气是助燃的,它不能燃烧。举例,划根火柴,有氧气,可以燃烧,没有氧气就熄灭。但是,氧气浓度够高的话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比如爆炸。

姐姐认真告诉我,如果氧气能燃烧,那我们周围都是氧气,怎么没有燃烧?

第二天,老师复习,我举手质疑:“老师,氧气不能燃烧。”老师很诧异,问为什么。全班静静的。我说:“如果氧气可以燃烧,那么我们周围不都是火海了?”老师笑了,摸着我的头说:“不怪你,咱们周围氧气浓度不够。”全班学生笑了,老师是对的。

我不知道,这些年过去了,这位老师有没有纠正这个答案。同学们还会不会记起,曾经大笑的这个问题。我只想说,氧气是诚实的。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曾对我们说,人是由猿猴变来的,时间很漫长。紧接着他又说,衣服在进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衣服,猿人身上的毛就逐渐退化了,不信你们看我们身上是不是没有毛?再看看我们的头,是不是没有衣服,还存在毛?”小学生年龄还小,身上的确赤条条,都觉得很有道理,而且还惊奇地发现没有衣服覆盖的地方居然长着头发。老师满意地点着头。

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我们的脸没有毛呢?老师没有说话,悻悻地接着讲他的课了。

老师,可以不知道答案,可以有不掌握的知识,可以有幽默的戏谑观点,可以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但不能把自己的盲点与戏谑当做真实再不假思索地传授给渴望知识的下一代。

有时候,我真想再回到那个年代。

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教育期刊的编辑、记者,似乎冥冥中与我幼时的求学经历有关。刚工作的时候,我曾想也许能够通过我的工作,改变一些人和事,从而改变有与我类似教育环境的孩子。

当我真正接触当今老师一刻起,我知道一切都有所变化,时代发展了。如今的课改,如今提倡的教育理念,如今讲究的师生关系,如今风行的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如今的教育教学环境早已不是我那个童年时代所能比拟的,现在的孩子要远比我们幸福。

无论何时,做好教师职业不易,做好的教师更不易。在我刚刚成为一名教育期刊的编辑时,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女老师独自坚守在孤岛上的事迹。她一个人领着几十个孩子,在只有她一位教师的学校里学习,孤独、艰苦。但,这位女教师从不让学生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对外界美好世界的憧憬。有个坚定信念支撑着这位孤独的教师,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孤岛上的孩子们——你们的未来没有被抛弃。

这位女教师的内心确有一种独立面对世界的傲岸气概,孤独并非人人能有或配有的。孤独不仅仅是一个人待着,孤独是强者的一种勇气;孤独是热爱生命的一种激情;孤独是灵魂背对着凡俗的诸种诱惑与上苍、与万物的诚挚交流。这位教师用孤独点燃世人对教师职业的温暖。

这篇文章是我们杂志的记者采写而成,故事的本身真实感人,所以文章很动情,至今也让我难忘,对我的精神世界是一次洗礼与升华。

我也曾接到过一位老教师的来信,他在信中忏悔地写到自己年轻初为人师时所犯的错误,他用一根教鞭狠狠地打在了学生的手心,也狠狠地赶走了学生对学校的眷恋。他懊悔不已,这根教鞭在他的内心深处狠狠地鞭笞了多年,良心不停地承受着谴责。这位老教师希望能够得到曾经学生的原谅。我将他的文章改编后,刊发了出去,或许他的良心能够好过一些。他的过去我们无法改变,也不是该由我们承担起原谅的责任,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尊敬他的现在,也许他的经历可以帮助一些年轻的教师。知错就改,谁能说他不是一位好教师呢?

我一直认为,当一个教师为了曾经的过错而放弃尊严的时候,自己无须颓废与自弃,别人亦无责备与嘲笑的权利,当他知错能改,重拾信心,执起教鞭,当初放弃尊严的行为终将成为他通向成功最耀眼的印迹。

我们的工作随教师喜而喜,随着教育的喜怒哀乐而不断地变化着表情,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教育的忠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褒奖,并尽可能地将它们辐射到我们所能触及到的地方。

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这份职业充满崇高的敬意与尊重,不得不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

如果重新再来选择一次职业,我想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猜你喜欢
教鞭教师职业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这根“教鞭”有点甜
教鞭(外二首)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教鞭“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