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何时开始?会有多长?

2009-04-23 10:03风笑天
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摘 要:现有独生子女父母空巢期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很多缺乏实证资料的支撑,某些结论是否反映客观现实需要验证。通过对12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城市1245名在职青年社会调查可知:目前处于空巢期的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比例大约在36%,独生子女父母在48岁左右进入空巢期,空巢期平均为23年左右;独生子女父母空巢期开始的平均时间比人们预计的要晚,空巢期持续的平均时间比人们预计的要短;特别是,他们的空巢期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之间的长短差别也没有现有研究所预言的10年那么多,二者相差只有3年左右。

关键词:独生子女父母;空巢期;家庭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C913.1;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1-0051-11

作者简介: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江苏 南京 210093)

一、问题与背景

独生子女是我国社会中一代特殊的人口,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我国社会中一类特殊的“细胞”。当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第30个年头的时候,与这一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出现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也已经长大成人。随着他们中的第一批成员开始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其中的一些人不可避免地离开了他们的来源家庭,而他们的父母则开始进入“空巢期”。

“空巢期”指的是在家庭生命周期中,当所有子女都已长大离家,家庭中只剩下父母两人一起生活的阶段。这一阶段既涉及到家庭的结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父母生命周期中老年阶段的生活和保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重,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对空巢现象的研究。从目前情况看,现有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空巢家庭的问题,分析和探讨空巢现象的成因、趋势以及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等等。这类研究更多的是在提出问题,而非经验地探讨问题,其引起人们重视该问题的意义大于对该问题研究的意义。二是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养老模式以及社会支持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三是有关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四是有关农村空巢家庭及其养老问题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老年人,探讨的也主要是传统多子女家庭中的空巢现象和空巢问题。

本文关心的问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现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是否会更加提前?他们的“空巢期”是否会比同龄的多子女父母更长?

二、文献回顾

笔者对CNKI的检索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来,尽管学术界发表的有关空巢现象的研究论文有四十余篇,但与独生子女空巢家庭有关的研究却只是在新世纪开始后的最近几年中才出现的,并且数量上也只有很少的几篇。

谭琳最早在论文中提出要关注由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构成的“新空巢家庭”。她对这种新空巢家庭的若干特征进行了描述:“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和家庭关系长期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唯一的孩子长大成人离开父母时,家庭骤然间变成‘空巢。”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中的“许多人还不到50岁就进入空巢家庭生活,考虑到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因素,他们可能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0-30年,甚至更长。”“与以往非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相比,新空巢家庭的成员一般比较年轻,按80年代较高的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25岁、男性27岁计算,假设平均初婚初育间隔为2年,如果独生子女18岁离家时,进入‘空巢家庭生活的父母的平均年龄在45至47岁之间。一般来说,城市独生子女的父母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15年左右才进入老年生活阶段。如果城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可能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5年左右。”(注: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

谭琳关于这类“新空巢家庭”特征的上述论述,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只是由于其比较的对象是“以往的非独生子女‘空巢家庭”,因此,我们依然无法了解和区分城市这些独生子女空巢家庭与“目前的”、“和他们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空巢家庭之间的差别。

赵莉莉概述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命历程及其这一生命历程对他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其研究中虽然具有一定的通过调查得到的经验材料,但遗憾的是,其经验调查的内容却只涉及了子女的教育和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两个方面,完全没有涉及到与父母空巢期相关的问题(注:赵莉莉:《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生命历程——从中年空巢家庭的出现谈起》,《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潘金洪从风险的角度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独生子女空巢家庭是“一种全新的空巢现象,即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离家,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提前进入空巢期,并将度过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漫长空巢期,他们在空巢期面临诸多的养老和精神健康损失风险,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他同时指出,独生子女家庭必然较早进入空巢期。按他的说法,独生子女父母要比非独生子女父母“提前10年进入空巢期”、甚至“要提前10-20年进入空巢期。独生子女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父母要度过更长的空巢期。”(注: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只是作者的所有结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若干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分析结果,论文同样没有来自经验材料的佐证。

石燕则通过将独生子女家庭空巢期划分为“子女依赖期”、“子女独立期”、“父母依赖期”三个阶段(对应阶段的父母年龄分别为45-55岁、55-74岁、75岁以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不同阶段中独生子女家庭在经济供给、情感交流和生活照料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但是,石燕做出这种划分的依据同样不是来自具体的经验资料,因而,其三阶段的年龄划分是否能够反映客观现实、是否合适值得进一步探讨(注:石燕:《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阶段划分与特征》,《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文献回顾表明,与对独生子女家庭空巢现象的关注相比,研究者运用经验数据和资料来进行描述和分析则显得不足。现有的几项探讨独生子女家庭空巢现象的研究对这类家庭的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这种新的空巢现象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但是,由于这些讨论和分析缺乏相应的经验数据的支撑,因而,它们关于新空巢家庭的特征、新空巢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特征、以及新空巢家庭与传统空巢家庭之间在进入空巢时间的早晚、空巢期的长短等方面的差异等的结论,更多的只是建立在某些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理论推断。这些假定的数字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他们毕竟还不是现实。现实与假定的这些数字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别?我们尚不清楚。换句话说,有关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问题,目前还缺乏具体的经验研究的结果。我们目前依然无法了解和回答诸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比例究竟有多大”、“相比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中年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时间究竟会提前多少”、“他们在空巢家庭中生活的时间究竟会有多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弥补现有研究的这种缺陷、用经验的数据回答上述问题正是本文的目标。弄清楚现实中的这些数字,我们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等问题的讨论将会具有更为客观的基础。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通过调查城市在职青年的方式,收集有关他们父母目前的年龄、居住状况、单独居住的时间等与空巢期有关的资料。选取在职青年而不是直接选取他们的父母,原因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的实际比例进而进行相关比较;原因之二是对在职青年进行抽样比对他们的父母进行抽样相对容易界定总体;原因之三则是对在职青年进行自填问卷调查比起入户对他们的父母进行访问调查更容易进行。

本项研究的调查对象是1976年及其以后出生的城市在职青年。样本采用按比例分层的抽样方法进行抽取。调查城市依旧沿用笔者2004年设计抽取的12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城市(注: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代表性,城市的抽取主要考虑到两种标准:一是空间上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类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二是从城市性质和规模上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最终抽取的12个城市包括上海市、北京市、重庆市、南京市(江苏)、长春市(吉林)、兰州市(甘肃)、厦门市(福建)、新乡市(河南)、桂林市(广西)、金华市(浙江)、鄂州市(湖北)、安顺市(贵州)。有关12个调查城市的抽取方式,详见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每个城市采用统一的分层定比抽样的方法抽取200名各个行业的在职青年。具体抽样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出每个城市所要抽取的各类在职青年的人数。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笔者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城镇就业人员分年龄的行业构成统计(注: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8页。),计算出各行业20-29岁人员的所占的比例(未计算农林牧渔业等不适用的五类行业),得到表1中的结果1;然后根据这14类行业人员的合计百分比(87.7%)重新计算出每一类人员的实际百分比(即将87.7%作为100%来计算),得到表1中的结果2;再对结果2中的数字乘以2(样本规模为200),得到表1中的结果3;最后对少数几个人数过少的行业做了一点小小微调,得到表中的结果4。即我们要在每个城市的各个行业抽取的实际抽样人数。

其次,在每个城市抽取单位。具体方法是:从本市的电话黄页中,按照14种职业类型,从每一职业类型的全部单位名单中等距抽取3-9个单位(虽然实际调查可能只会用到1-3个单位,但考虑到有些单位规模较小,可能没有足够的符合要求的青年职工,或者其他一些不适合调查的特殊情况,故抽三倍的单位,将后面的单位作为候补)。实际调查时,如果所抽的第一个单位可以提供足够的调查对象,就只在第一个单位调查;如果不够,则再到第二个单位调查;如果还不够,再到第三个单位调查。

最后,在单位中抽取在职青年。具体方法是:如果能得到单位青年职工的名单,且符合要求的青年职工人数比较多时,则采取间隔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如果符合要求的青年职工人数较少时,则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如果无法得到单位职工名单,则由被调查单位按调查的要求协助进行对象的抽取(此环节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做到严格的随机抽样,仅当被调查单位的抽取不存在系统偏差的前提下,可近似地看作随机抽取)。

调查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将问卷发到被调查对象手中,尽可能按“集中填答,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完成。不能集中调查的单位,可以分批进行或个别进行,但都尽量在同一天内完成。调查共发出问卷2460份,收回问卷2412份,剔除因填答不全、有逻辑错误等原因造成的无效问卷55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35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其中,生长在城市的在职青年为1245名(排除了生长在农村、目前在城市工作的在职青年问卷共1112份),他们构成了本文分析的样本。样本的基本结构如下表2:

四、结果与分析

1. 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比例

现有的研究往往笼统地论述和探讨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问题,这种论述和探讨容易给人一种“所有独生子女父母都会进入甚至都已进入空巢期”的印象。但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的独生子女父母都会进入空巢期,即总是有一部分父母会和孩子一直生活在一起。那么,目前城市社会中真正进入空巢期的独生子女父母的比例有多大?他们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比例之间有无大的差别?下列表3是本次调查的具体结果。

表3的结果表明,目前处于空巢期的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比例大约在36%,而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处于空巢的比例则大约在29%。独生子女父母处于空巢期的比例高于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比例大约7%。这一结果表明,第一,并非所有的独生子女父母都进入了空巢期。目前处于空巢期的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不到40%;第二,独生子女父母处于空巢期的比例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处于空巢期的比例相差也不太大;第三,由于本调查样本中的城市青年目前都已经参加了工作,并且其中接近80%的人年龄都超过了22岁,即超过了在中学和大学读书的年龄。所以,调查结果较好地反映出目前已成年的城市在职青年(包括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父母目前处于空巢期的总体比例。

考虑到父母年龄与其是否处于空巢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而样本中两类青年的父母年龄又存在差别。故将父母年龄进行控制后再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列表4:

表4的结果表明,将父亲和母亲的年龄分别分为相对年轻的和相对年老的两组(每组比例均为50%左右)再进行比较时,年龄较高的两组中,两类父母处于空巢的比例都不存在显著差别。而年龄相对年轻的两组中,两类父母处于空巢的比例则有着显著差别,独生子女父母处于空巢的比例高于同年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12%左右。前一方面的结果说明,无论是独生子女父母,还是非独生子女父母,当即将进入老年期时(此时他们的子女基本上已经结婚),他们处于空巢状况的总体比例是差不多的;而后一方面的结果或许说明,独生子女父母中,相对较早地进入空巢期的人数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要多。

2.子女离家时期的分布状况

目前的研究一致指出,子女上学读书、参加工作、结婚成家是导致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几个主要因素(注:参见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陈晓敏等《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社会》2003年第6期;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石燕《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阶段划分与特征》,《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但是,在子女变动的这几个时期,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实际分布状况究竟如何呢?换句话说,在子女变动的这些因素中,哪些是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呢?表5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表5的结果显示,父母目前空巢的两类青年在离家的时期分布上差别很大。在独生子女中,离家比例最高的时期是上大学,居于第二位的是结婚,二者合计占了总比例的70%。但非独生子女中,各个时期离家的比例基本相当。相对集中的是结婚和上高中两个时期。二者合计占了总比例的60%。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或许与两类青年的教育程度上的差别有一定关系。是否有独生子女中大学毕业的比例高、而非独生子女中高中或中专毕业的比例高呢?下列表6是调查统计的结果。

表6的结果表明,父母处于空巢期的独生子女青年中,大专毕业以上的比例高达85.0%,而非独生子女的同一比例只有63.7%,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比例20%以上;独生子女青年中,高中或中专毕业的比例则低于非独生子女20%左右。这或许可以对上述表5的结果作一定的解释。当然,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3.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年龄分布

对于目前处于空巢期的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他们进入空巢期时的年龄是多大呢?现有研究一般都认为独生子女上大学、参加工作或者结婚就会形成父母的空巢。那样的话,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年龄分布应该具有某些明显的特征。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表7是调查统计的结果:

从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到,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的年龄分布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跳跃性特征,而是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正态分布的特征。尽管从前面的表5中可以看出,子女在上大学时离家的比例明显多于其他时期,但这种特定时期所具有的影响显然被父母的生育年龄各不相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年龄差各不相同等因素所消减,并没所有形成大部分独生子女父母都在同样的年龄进入空巢期的局面。同时,从表7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大约80%左右的独生子女父亲是在43岁-55岁之间进入空巢期的,而大约80%左右的独生子女母亲是在41岁-53岁之间进入空巢期的。

4.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平均年龄及其与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比较

关于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的早晚和空巢时间长短问题。现有研究的结论是: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年龄提前,他们的“空巢”期延长。研究者们甚至还指出了进入“空巢”提前的时间和空巢期延长的时间。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家庭的空巢时期来得较晚。假如母亲从25岁开始生育,如果她一生生育四个孩子,生育孩子的间隔是三年,那么这个母亲将在34岁结束生育,如果孩子都是在20岁上大学离开母亲,那么母亲将在54岁进入空巢家庭。同样,如果这个母亲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是在25岁生育,那么这个母亲可能45岁就进入空巢家庭,比前者提前10年进入空巢期。”(注: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

“以往,生育率较高时,当所有子女均离家后,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己基本接近或己进入老年阶段,进入‘空巢期比较晚,年龄比较大。按照城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来算,‘空巢期一般为15年。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但是在我国实行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20多年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一批值得关注的中年‘空巢家庭便己经出现。这些新‘空巢家庭的成员一般比较年轻,按80年代较高的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25岁、男性27岁计算,假设平均初婚初育间隔为2年,如果独生子女18岁离家时,进入‘空巢家庭生活的父母平均年龄在45- 47岁之间。这样,使‘空巢期的到来提前了将近15年,这些父母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15年才进入老年生活阶段。如果按人的预期寿命为70岁计算,这些父母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5年左右,‘空巢期延长了10年。”(注:陈晓敏等:《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社会》2003年第6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父母“提前10年进入空巢期”的结论,是在“假设非独生子女父母有4个孩子、生育孩子的间隔是三年”的前提下得到的。如果非独生子女的父母一生生育的孩子个数不是4个,或者生育孩子的间隔不是三年,那么,这一结论就很可能不成立。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延长了10年”的结论,实际上是在“非独生子女父母55岁进入空巢期”的前提下得到的(70-15=55)。如果非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是在55岁进入空巢期,这一结论同样也不成立。

现在的问题是:与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平均生育了几个孩子呢?他们生育这几个孩子的总间隔又是多长呢?他们真的是55岁才进入空巢期的吗?

先来看看与第一代独生子女同龄的非独生子女平均有几个兄弟姐妹。表8分别统计了样本中全部非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数(频数1、合计数目1)、父母进入空巢的非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数(频数2、合计数目2)以及生长在城市且父母进入空巢的非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数(频数3、合计数目3):

的结果显示,无论按哪种方式计算,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数目平均只有2.6个左右,比独生子女家庭只多1.6个。比起现有研究中一般假定的4个孩子要少得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现有研究关于独生子女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父母“提前10年进入空巢期”的结论将不成立。调查的实际结果如何呢?

表9和表10是样本中两类父母进入空巢时的平均年龄及其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表9和表10的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父亲平均在49岁、母亲平均在47岁左右进入空巢期,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则平均是在52岁和50岁左右进入空巢期。非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时间分别比独生子女父母平均只晚了3年。换句话说,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在空巢期开始时的平均年龄,比处于同一时期的非独生子女父母在空巢期开始时的平均年龄只提前了3年。将两类父母进入空巢时的平均年龄合起来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独生子女父母平均在48岁左右进入空巢期,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则平均在51岁左右进入空巢期。因此,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平均年龄并不像现有研究所预计的那样早(即45岁),而与他们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平均年龄,也不像现有研究所预计的那么晚(即55岁),所以,二者之间的差距也并不像现有研究所预计的那么大(即提前了10年)。同时,根据上述结果,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比非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延长了10年”的结论同样也不成立。

5.两类父母抚育期与空巢期的直观比较

为了更好地对两类父母的生命周期进行比较,我们在统计他们各自的空巢期的同时,也统计了他们的抚育期(具体统计表略)。抚育期的起点是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而其终点则是最后一个孩子离家。空巢期紧接在抚育期之后,它的起点是最后一个子女离家,而终点则是父母一方去世。因而空巢期的长短即是父母一方去世的年龄减去最后一个子女离家时的年龄(即进入空巢时的年龄)。

为了更直观地进行比较,我们将统计结果转化为下列图示。其中作为空巢期终点的平均期望寿命采用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局数据中2005-2010年男女两性数字中较小者,即中国男性为71.3岁(注: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5 Revision,http://esa.un.org/unpp;2007.)。

从图1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年龄并不早,平均超过了27岁,抚育期大约为21年。子女离家时,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48岁。他们的空巢期大约为23年。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父母由于比独生子女父母多生育了1.6个孩子,他们生育最后一个子女的平均年龄超过了30岁,导致其抚育期相应延长了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24年左右。而他们进入空巢的年龄也相应推后了3年时间。这样,当最后一个子女离家时,他们的平均年龄也比独生子女父母大了3岁,达到51岁,因而他们的空巢期只有大约20年。由于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时的平均年龄比非独生子女父母提前了3年,因而在相同的平均预期寿命条件下,他们在空巢期生活的时间也比非独生子女父母长了3年。调查统计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比起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来,仅仅延长了3年时间,而不是像现有研究所预计的“延长了10年”时间。

五、小结与讨论

1.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文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245名在职青年的调查结果,得出下列主要结论: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比例大约在35-40%。相比较而言,独生子女上大学是造成父母进入空巢期的最重要因素,大约45%的独生子女父母是在子女上大学时进入空巢期的。子女结婚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大约有25%的独生子女父母是在子女结婚时进入空巢期的。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时的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而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则平均在51岁左右开始;如果采用同样的父亲71.3岁的平均预期寿命作为空巢期的终点,则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平均为23年左右。而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则平均为20年左右。两类父母的空巢期相差3年左右的时间。总之,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的开始时间只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的开始时间提前3年左右,他们的空巢期的长度也只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空巢期的长度延长了3年左右。

2.关于比较的对象与研究的结论

目前一些研究者之所以会得出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期“提前了10年”、持续的时间也“延长了10年”的结论,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用来比较的参照对象选取得不够恰当。现有研究在这方面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通过将“目前的独生子女父母”与“以往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进行比较,而不是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进行比较,来得出有关独生子女父母空巢期特征的结论,特别是将“中年空巢”作为独生子女父母的专利。(注:参见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陈晓敏等《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社会》2003年第6期;潘金洪《独生子女家庭空巢风险分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而本研究最大的不同则是通过将目前的独生子女父母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进行比较。正是由于比较对象的这种变化,使我们一方面清楚地认识到现有研究中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期“提前了10年”、持续的时间也“延长了10年”的结论的不严谨性;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不仅是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的年龄比以往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要早,目前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的年龄也比以往的非独生子女父母要早。所以,“新空巢家庭”不应该仅仅只是指中年独生子女父母,也应该包括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换句话说,“中年空巢”并非只是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专利,城市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同样也遭遇到中年空巢问题。

3.关于空巢期的阶段划分与生活内容

现有研究中有研究者注意到目前的空巢家庭在许多方面并不一样,比如“有些是中年家庭,有些是老年家庭。这些家庭在生活方式、亲子联系、家庭成员的身心状态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因而对‘空巢家庭进行阶段的划分是有必要的。”(注:石燕:《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阶段划分与特征》,《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这种看法值得肯定,但作者按照年龄将空巢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45-54岁为第一阶段,55-74岁为第二阶段,75岁以上为第三阶段的看法,笔者则认为有两点不妥:一是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在45-54岁这个时期,有些人还没有进入空巢期、许多人则只是刚刚进入空巢期。因而大部分人在上述第一阶段的时间十分短暂;二是根据目前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大部分人又都进入不了第三阶段。因此,笔者认为,根据空巢家庭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内容等多种因素,将空巢期分为空巢前期(65岁以前)和空巢后期(65岁以后)两个阶段进行研究比较合适。空巢前期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会有15-20年时间。这一时期中,夫妻二人最初几年尚未退休,并且身体相对较好,日常生活不用他人照料,因此,此时更为重要的生活内容是重返二人世界后所带来的心理适应和抚育期结束后夫妻生活内容的转变和调整问题。空巢后期的时间则相对较短,通常在5到10年之间,这一时期夫妻二人早已从工作岗位退出,身体也逐步衰老,日常生活照料逐渐变得相对困难,此时的重要生活内容才是养老支持和保障问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1976年以及后出生、目前在城市工作的在职青年”,它与“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及其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的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调查对象中可能会缺乏一些在1976年后出生、但目前仍在大学读书的青年。这是读者在看待本研究的结果时应该注意的。如果将来有直接以两类青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结果的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才会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同时,上述结果主要反映的只是出生在1976年至1989年之间的城市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情况,对于19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来说,情况是否如此也还有待探讨。

(责任编辑:薛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