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例证

2009-04-26 05:29
辞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习型词典短语

徐 海

摘要本文旨在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例证需求。根据对367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例证主要是为了解决词的搭配或用法问题,为了理解词的语境义。60%的调查对象倾向于英语学习型词典中多收入句子例而非短语例。他们认为动词、形容词、多义词、歧义词以及没有标记的高频词应多举例阐述其用法,并提出例句结构要简洁、派生词应配例等建议。问卷调查结果对于改进英语学习型词典的例证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例证需求问卷调查

一、研究背景

例证常被比作使词典之躯丰满的血肉。学习型词典中的例证主要有六大功能:(1)补充释义,(2)显示词语使用的语境,(3)区分义项,(4)阐明词的语法结构,(5)显示词的典型搭配,(6)指示词语使用的语域或文体。

以往的词典例证研究常从编纂视角出发。编者被看作是“语言事实的单纯描述者”,选例时其主要任务为“选择和确立相关的能阐述被释词所特有的语法、语义、文体及文化属性的语料”。

近三十年来,随着词典用户视角研究的深入,从词典用户角度探讨例证设置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词典用户的例证需求,不同类型的例证在用户编码和解码任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用户的内在因素(如用户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等)对于例证选取的影响。

Szende提到,双语词典的例证应满足用户的表达需求(vou-loir-dire)。在他看来,被释词的句法与语义搭配是词典用户最需要的,应当在例证中加以突出。Szende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但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证支持。正如Nesi所说,很多词典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想当然地认为应当如此”,而没有考虑“真正发生了什么”。Nesi的一项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词典例证在帮助用户生成表达方面,并未起到明显的效果。她把原因归结为:(1)词典中有些例证的质量不高;(2)一些受试缺乏加工词典例证中信息的能力;(3)调查工具存在缺陷,未能考察出例证使用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

词典应收短语例还是句子例?从节省篇幅的角度考虑,一些研究者主张多用短语例,但有的学者认为短语例没有为用户提供足够的词语使用语境,而且短语例“抽象、不自然”。上述两种观点都缺乏实证支持,更令人信服的证据应来自对词典用户真实需求的调查。

Humble指出,例证的选用应当考虑用户的语言水平。初阶者从自撰例中获益最大,而基于语料库的真实例证最有利于中高阶学习者。Humble观点的核心是“学习者从略高于他们能力的输入(input)中获益”。

研究者还讨论了例证中的文化信息问题。Minaeva认为,诸如“signs with three balls hang outside pawnbroker's shops”、“Sheremetyevo,the gateway to Moscow”等例子包含过多英语学习者不明白的文化信息,不适合作为例证;例证应“尽可能不含有社会文化内涵”。而Williams的观点是,例证中隐含文化信息是不可避免的。他提议,“(例证中)有关事实信息和社会活动的文化蕴含应当过滤掉”,但是例证中与文学作品和圣经相关的内容,只要“内涵意义较明确”,则可保留。根据Griee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他提出例证中提供文化信息的原则,即“说足但不多余”。Szende则指出,“好的例证具有社会现实的强烈烙印,反映被释词所赋的内涵”;例证还是“间接提升道德标准的绝好地方”。Szende未指明例证中文化信息的含量,但告诫编者,“含有潜在的政治或意识形态影响的令人尴尬的或微妙的例证”应当剔除。总之,例证中的文化信息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关键是如何在文化信息量与用户接受程度之间权衡。

上述研究都是围绕着用户对例证的需求展开,为今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不过,以往研究较缺乏实证调查,而且未考虑特定词典用户(例如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例证需求。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例证需求。问卷主要包含七个项目:(1)词典用户查阅例证的频次;(2)受试者查阅例证的动机;(3)受试者对例证功能的看法;(4)受试者对短语例和句子例的偏好;(5)受试者对普通英语学习型词典例证数量的意见;(6)受试者认为应多举例的词类;(7)受试者对例证改进的建议。

2.调查对象

来自广州四所大学的367名在校学生参加了此次调查。选择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的原因是他们使用例证的频次普遍高于其他类型的词典用户(如公司职员等),而且英语学习型词典也主要是为满足他们的需求而编纂的。

按照所学的专业,参加调查的367名大学生分布如下:文科类154人(占总数的41.96%),经济类94人(25.61%),医学类73人(19.89%),工程类46人(12.53%)。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294人(80.11%),研究生73人(19.89%)。其中女生251名(68.40%),男生161名(31.60%)。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受试者的英语水平与所使用的英语词典

367名学生中有357位自我评估了其英语水平。24位(占回答人数的6.72%)为初阶,65位(18.21%)在中初阶之间,182位(50.98%)中阶,81位(22.69%)中高阶,5位(1.40%)为高阶。因此,参加调查的85%以上学生的英语水平处在中阶以上,为英语学习型词典针对的主要对象。

受试者共拥有563部英英、英汉词典。这当中包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32部(占总数的42.1%),《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120部(21.31%),电子词典122部(21.67%)。受试者仅拥有40部国内编写出版的英汉词典(7.10%)。他们还列举了19部英语单语词典(3.37%),包括6部《剑桥英语词典》、5部《牛津袖珍英语词典》、4部《COBUILD英语词典》、3部韦氏词典和1部《朗文活用词典》。另外,他们拥有30部专科类或专门类词典(5.33%),包括15部医学词典、9部同义词词典、3部新词词典、2部图解词典和1部科技词典。显而易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电子词典占领了国内词典市场85%以上的份额。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367名受试者中,191人(占总数的52.04%)拥有一部英英或英汉词典,125人(34.06%)2部,34人(9.26%)3部,7人(1.91%)4部,2人(0.54%)5部,8人未作回答(这意味着可能连一部英语词典都没有)。而拥有一部以上词典的,通常一部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或《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2.例证查阅的频次

366名受试者回答了“查阅例证次数”这一问题。100人

(27.32%)说他们几乎每一次使用时都查阅,125人(34.15%)经常查阅,134人(36.61%)偶尔查阅,仅有7位学生(1.91%)说他们从来不查阅。卡方检验结果证实这四种答案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X2=110.83,df=3,p<.05)。因此,可推断约有62%的受试者常查阅例证。根据他们的回答,查阅例证次数的大致比率为63.66%。

3.例证查阅的动机

在被问及何种情况下查阅例证时,360名学生列举了22种情形(见表1)。很明显,学生查阅例证多是想知道一个词的搭配或是如何正确运用一个词。换言之,英语学习者在“编码”活动时最有可能查阅词典中的例证。其次是为了理解词语使用中的具体含义。

4.对例证功能的看法

在被问及“你是否认为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例证有用”时,有210人(57.22%)认为例证很有用,146人(39.78%)认为有些用途,9人(2.45%)选择“难说”,只有2人(0.54%)认为例证没有用。

根据受试者的回答,例证的功能可归纳为14项(见表2)。

很明显,他们认为“了解词的固定搭配及其在句中的用法”和“帮助理解词义”是例证最主要的两大功能。这一结果与很多词典研究者的观点一致。然而,受试者在回答中提到了几项研究者忽略了的例证功能,例如,例证可帮助记忆单词用法,例证可指明词性等。

5.对短语例和句子例的偏好

据调查,8.84%的受试者倾向于短语例;18.23%的人倾向于句子例;20.72%的人说他们两者都喜欢,但更倾向于短语例;46.96%的人说两者都喜欢,但更倾向于句子例;5.25%的人选择“无所谓”。显然,65.19%的受试者更倾向于句子例。

当问及受试者为何偏好短语例或句子例时,298位受试者陈述了表3所列举的原因。

很明显,受试者是根据某种例证固有的属性、例证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例证的记忆功能等来判断短语例和句子例的价值。受试者的回答应让词典编纂者思考短语例和句子例在英语学习型词典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何种情形下选用短语例和句子例。

6.对普通英语学习型词典例证数量的意见

就英语学习型词典例证数量这一问题,65.92%的回答者认为例证数量适中,22.35%认为例证数量还不够,只有4.19%的受试者认为例证数量偏多,另有27人(7.54%)选择“其他答案”。四种选项之间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x2=346.47,df=3,p<.05),表明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他们的词典中的例证数量满意。

选择“其他答案”的27位受试中,有12人说词典中各词条的例证数量不一致,很难评说例证数量的多寡。5人回答说,词典中例证越多越好。4人评述说,有些例证质量存在问题,与数量无关。2人说他们讨厌词典包含大量例证。另有4人承认他们未注意到词典例证数量问题。

7.应多举例的词类

表4归纳了311位受试者对“哪些词类应多举例”这一问题的回答。

根据受试者的回答,应多举例的词类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介词;没有标记的高频词举例的数量应多于有标记的词(如科技词汇等);多义词和歧义词例证的数量应当增加。

8.改进例证的建议

问卷回答者对改进例证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表5归纳了他们的观点。这些提议包括:(1)配例的原则,如选例应当实用、典型、与时俱进等;(2)配例的具体要求,如选例要清晰、简洁,指明搭配等;(3)配例的数量,如增加短语例的数量等;(4)配例的呈现方式,如使用特殊字体、增加字距和行距等。尽管有些提议相互矛盾(例如增加/减少句子例数量),但是大部分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一些建议,如“选用简单的例子,以免例中出现生词引起不必要麻烦”、“派生词应配例”、“用特殊字体或横线标出例证中的搭配,使其更显眼”等,反映了学习者的真实需求,应引起词典设计者的注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问卷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英语学习者常查阅例证。他们查阅例证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解决词的搭配或用法问题,为了理解词的语境义。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认为例证有用处。他们认为,例证的主要功能是显示词语搭配、明晰词义。多数学习者倾向于句子例,因为句子例可在具体语境中清晰显示词的搭配和用法。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英语学习词典的例证数量适中。一些受试者提出动词、多义词和歧义词应多举例说明。他们还提出了一些改进例证的有用建议。

学习者对例证的部分需求已被词典研究者预测到了。然而,学习者提出的诸如例句结构要简洁、派生词应配例等建议值得词典编纂者注意。

问卷调查是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例证需求的一种有用的方法。不过,学习者一些潜在的例证需求很难通过问卷进行调查。今后的研究可考虑运用一些更客观、可靠的方法,例如通过检索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用法错误来揭示学习者在词语使用方面的困难,有针对性地配置相关的例证。

责任编辑王慧敏

猜你喜欢
学习型词典短语
米沃什词典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健民短语》一则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2015年高考英语最可能考的短语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