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会召开

2009-05-03 06:52黄荔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资源化分类

本刊讯(记者黄 荔)处理好城市废弃物,是全世界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6月25日上午,北京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大会召开,动员部署今后几年北京市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市政市容委主任陈永首先作了《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的报告》。郭金龙市长与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折子工程涉及的区县和部门签订了责任书,有关区县和部门负责人发了言。

郭金龙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区县、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实现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郭金龙市长强调,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着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水平。各区县、各部门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体系:一是积极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开展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做好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减量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把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积极建设、改造、升级各类设施,解决垃圾处理结构不合理、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三是进一步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加强各方协调与配合,推动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郭金龙强调,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提供保障。要按照全市统筹、属地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责任,不断健全和创新垃圾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深化垃圾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高效运行管理体系;要结合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的科技含量,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以首都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会议由副市长黄卫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组长龙新南、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等出席会议。

经验与交流

崇文区: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

崇文区建立长效城市管理机制的做法被专家称为“崇文模式”。这一模式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方面成效显著,全区共有150个单位和小区、22万余人口实现垃圾分类并通过验收,覆盖率达59.6%,提前并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50%的目标。在全市垃圾总量年增8%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区垃圾总量的逐年递减,垃圾减量工作连续两年排在全市第一。其主要做法是:第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将其作为全区发展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将垃圾的回收利用,成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好。第二,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提高全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以中小学垃圾分类为切入点,于2005年在全市首创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小手拉大手”活动,目前全区已有22所小学和2所中学实现垃圾分类,覆盖教职工和学生2万余人。第三,特别注重管理上水平。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城管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再生资源产业化建设联席会,为推动垃圾回收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在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72个正规回收站点,基本实现了回收网点全覆盖;另外,对辖区餐饮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将餐厨垃圾管理纳入全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体系。依托综合执法机制,推行强力执法。第四,以技术为先导,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路。对垃圾收运车进行了技术革新;另外,在辖区内正在建设日处理30吨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同时还兼具融雪等多种功能,在垃圾就地处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朝阳区:加快建设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朝阳区的垃圾处理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处理方式从无序到逐渐规范的过程。2002年,朝阳区投资6.3亿元,搬迁了高安屯村,建立了高安屯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先后建成了高安屯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医疗垃圾焚烧厂3个重点项目,垃圾综合处理消纳工作全面展开。2008年,由于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转,原有的控制系统不能有效阻断气味外泄。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采取将垃圾堆体进行膜覆盖、完善气体收集利用系统、减少渗沥液积存、建立药剂除臭系统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控制了异味外漏问题。与此同时,积极采取治本措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填埋减量化。通过开展垃圾填埋场气味治理工作,当前,在高安屯地区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优势。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以循环经济为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宗旨,通过科学规划项目布局,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和职责完善的管理体系。到2012年,将力争实现朝阳区生活垃圾全部在区内消纳和原生垃圾零填埋,通过采用综合处理技术,使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基本做到园区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通过不断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基地,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示范基地,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园。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实现市属公园垃圾“零废弃”

北京的公园垃圾主要分为绿化垃圾、游客遗弃垃圾、餐厨垃圾三大类。全市公园每年产生的垃圾的总量数目约占全市垃圾清运量的10%。当前公园的绝大部分垃圾仍是直接送入北京市政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从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的高度看,强化了北京城市的资源约束,增加了市政垃圾处理的压力和成本。《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工作的意见》出台,公园管理中心转变观念,坚持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力争2010年实现市属公园垃圾“零废弃”。现已完成了北京市属公园垃圾处理“零废弃”项目的可行性调查研究,计划首先在12个公园管理中心直管的单位中实现垃圾处理的封闭循环。计划在天坛公园、北京植物园设置2座绿化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各公园产生的绿化垃圾;在颐和园等10个公园建立游客及餐厨垃圾分级分类处理系统,处置产生的餐厨垃圾并对游客遗弃垃圾进行细致的人工分拣。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回收,大幅度缩减数量,达到公园垃圾“自我产生、循环消化”的“零废弃”目标。同时,为完成试点任务,把这项工作纳入公园日常管理计划和财政预算,拟成立一支90人的专业化垃圾处理队伍,引进一批先进的处理设备,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机制,确保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的长效性。

(责任编辑:黄荔)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资源化分类
生计资本对江汉平原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影响研究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园林用土或土壤改良剂进行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