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年的风霜

2009-05-05 07:43宋非语
中华手工 2009年3期
关键词:制鞋鞋店布鞋

宋非语

传统老字号承载着中华古老文明,但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下,许多老字号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纷纷沉寂甚至消失。“内联升”无疑是老字号里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但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稳健发展,最可贵的是,仍然不折不扣地保持着传统技艺。

老字号的故事

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一天,北京城繁华的东江米巷(后来的东交民巷)鞭炮齐鸣,一家豪华气派的布鞋店开张了。像那个年代众多鞋店一样,采取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百年老店内联升的传奇由此开始。

“内联升”的“内”指宫廷大内;“联升”意为顾客穿上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可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鞋店老掌柜赵廷认为,要想挣大钱,心须在那些“坐轿”人身上打算盘,即为上层社会的人服务。

内联升的经营者通过各种关系收集王公贵族和知名的京官、外官、显官的靴鞋尺寸、样式,及其特殊喜好,编成《履中备载》。不仅使这些高贵的主顾免去往返选购的麻烦,同时又为官场中希荣求宠、拍马钻营者提供了晋见上司的敲门砖。内联升开业不久,即名声大振。

民国后,因朝靴无人穿用,内联升根据市场需求,把服务对象和经营品种都进行了转向,改制便鞋,即后来著名的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其制作的鞋类也进行着改良,比如,增添了老年人冬季御寒的“老头儿乐”;为轿夫和习武之人设计制作的趿(洒)鞋,干活时不怕石头、铁块磕碰……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转变与发展,如今,内联升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制作布鞋的生产、销售企业,也是全国老字号中最大的一家鞋店。

老字号的文化牌

在老北京大栅栏商业区,雕梁画栋的内联升总店里人来人往。满壁花色丰富的布鞋吸引着顾客,现场展示的传统制鞋工艺更是让人们流连。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们的心目中,总有一些品牌,具有民族文化的底蕴。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来祥说:“文化底蕴虽然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字号不做品牌吗?不是,否则也就成不了老字号。”在内联升店铺里,员工们不但要卖鞋,更重要的是传播内联升的百年传奇与辉煌,打造品牌文化。

旧时的老牌子,真正成为今天的国际名牌,是摆在老字号面前的大课题。内联升在品牌定位上,从中老年消费群体扩大到喜欢布鞋的年轻人,尤其公司白领阶层;品类上,扩大到追求纯天然材质的僧侣们的鞋。内联升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现在卖的不仅仅是鞋,而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

保持与创新

百余年来,内联升积累了一套精良的制鞋工艺。其手工布鞋,鞋底厚达30多层,俗称“千层底”。光这底就有几十道工序:一律用新白布打袼褙,纳底时每平方寸要纳81针以上,纳好的底子还要放到热水中浸泡,用棉被包严热闷后再锤干、整形、晒干。这样加工出来的鞋底不变形,而且吸汗、柔软、舒适。

一双成鞋还要历经袼褙、缉口、纳底、绱鞋、验收包装等诸多要求严格的程序。每双这样的鞋,在熟练鞋匠的手底下,也得走上2100多针。

在内联升店铺里,那些老一代的制鞋师经常坐镇现场制鞋。被人称为“老布鞋”的何凯英,已经一针一线地做了近30年鞋。如今,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何凯英陆续收了4个徒弟,其中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 “原汁原味的老手艺,毕竟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这个老鞋匠拎着一双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缓缓地说:“我要把它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与百年来保持优良的传统工艺相比,内联升同样是鲜活而创新的。在内联升的设计力量里,陈征显得年轻而时尚,她曾在法国巴黎学习服装设计4年,吸纳着最时尚的设计元素。在内联升,像陈征这样有着国际视野的年轻设计师还很多,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丰富着现代内联升。

“内联升老字号应该伴随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过着不同的日子。”如今,内联升有分店、加盟店20余家,分布于北京、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和地区。年产手工布鞋20万双。程来祥说,他期许着内联升走进千家万户,让155年的金字招牌越来越有活力。

猜你喜欢
制鞋鞋店布鞋
布鞋情深
MTS潮鞋店
布鞋
小鸡开鞋店
鞋店“店外销售”方案
基于MAYA和Unity3D的在线定制鞋系统
浅析纳米抗菌材料在制鞋研究中应用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温州市民营制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