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温总理倡导全民读书

2009-05-05 07:43
新闻前哨 2009年4期
关键词:温总理读书节书本

摘要由国家倡导的阅读,是一种有着涵养国民修养意义的阅读。这种倡导最好有一个抓手,如果设立国家读书节,政府通过倡导读书行为,交流读书体会,先大读书氛围,那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这是一个在非常重要的时刻提出的主张:一方面,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物质文化得到空前提高,进入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盛世;另一方面,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国承受了极大压力,酝酿着深刻的转型,世界瞩目东方。在这个时候,一国之总理热情提倡全良读书,自有其特殊意义。

这个时候提倡读书。与以往历朝历代崇尚的读书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封建科举时代追求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在民主革命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撞翻了平静的书桌。书本带给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学知识。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国家竞争的法宝逐步不再只依靠简单的硬实力,而朝着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手兼顾的方向发展。所谓软实力,其实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的文化实力,这些实力的载体,不是飞机大炮,不是黄金白银,而是书本,或是书本的电子介质。它是思想的集成、知识的结晶、智慧的渊薮、道德的摇篮、历史的镜鉴。总之,读书就是完善智慧、完美人生,温总理讲的安全感、幸福感都是从中产生的。

现代社会非常注重人格培养。国家的竞争也是国民品格的竞争。一个国家国民的品格塑造,不仅要注重行动力的养成,更要注重思想力的培育。强大的行动力来源于良好的思想力,没有丰富的知识就谈不上科学的思想,没有读书就不可能创造出比以往书本上更深邃的理念、更自觉的行为、更完美的追求。中国要赢得世界上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尊重,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气质,使文明成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素质。这些都非常需要用国家的行政资源来推动读书,倡导全民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中国是人类出版活动的发源地,读书爱书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所在。仓颉造字和孔子编书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极具神圣的意义。虽然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在以现代国家的力量来倡导、组织和推动全民读书活动,营造全社会热爱读书、鼓励读书的浓厚氛围方面,我们已经落在一些国家的后面。

读书,就是要掌握有用的知识,而不是浅薄地泛览俗文、游戏冲浪。由国家倡导的阅读,是一种有着涵养国民修养意义的阅读。这种倡导最好有一个抓手,如果设立国家读书节,政府通过倡导读书行为,交流读书体会,光大读书氛围,那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读书节将为各行各业的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找到共同的精神平台。在读书面前:人是没有地位高低和贫富之分的,人们可以在读书、品书、交流书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理解,形成更高层次的和谐。

温总理倡导全民阅读,也是对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殷殷托付。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毫无疑问,我们还要吸收和借鉴世界的先进文化,为人类文明多作贡献。这些,都需要新闻出版工作者以十倍的艰辛、百倍的努力,打造出更多的出版精品,改变整个精神文化产品滞后于物质产品生产的现状,以高质量和丰富的出版物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

人民托付,责任光荣,为之奋斗,更待何时!

猜你喜欢
温总理读书节书本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读书好时节
——上海高校读书节活动回顾
开在书本里的花
读书节活动编排质量探析
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引用的古诗文释义
我见到了温总理
英首相亲笔致信温总理
温总理答记者问精彩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