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眼中的“中式英语”

2009-05-06 13:29
环球时报 2009-05-06
关键词:中式英语第二语言西方人

法新社5月5日文章,原题:语言爱好者呼吁保护“中式英语” 德国人纪韶融(Oliver Radtke)写了两本关于“中式英语”的书,并努力为后人保存中国特色的英语。“许多‘中式英语不单单是不标准或者不正确的英语,”纪韶融说。他关注的是公示牌、菜单和商店门面上的英语。“许多‘中式英语公示牌含有某种中国概念,这使英语变得丰富,因为有了某种中国意味,或者说某种中国式思维方式,英语更加中国化”。

许多人认为,“中式英语”令人尴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掉,但纪韶融却不以为然。他说,这种“语言”应该保存,“在西方,公共厕所从不用‘urinating(撒尿)一词,但中国没有这一惯例。这种用法非常直白。作为一名西方人,这会挑战我们的思维:为什么我们精心规避这些说法?为什么要有这些惯例?”

“很多‘中式英语使用者起初很反感这个举动。他们认为在拿他们开心。尽管作为一个西方人,用批评的方式书写中国某些社会现象有难度,但这仍是很有趣的话题。”但纪韶融说,中国人越来越支持他的努力,因为他们开始理解他的信念:中式英语事实上有助于丰富英语。单一、标准的英语这一概念已过时,因为英语现在有超过10亿的使用者,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数也迅速增加。“在这些人使用的过程中,英语会受某种程度的影响,不管英语母语使用者喜欢与否。”▲(作者哈姆森,向阳译)

猜你喜欢
中式英语第二语言西方人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亭台楼阁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